《同情者》目前更新到第三集,我就前三集简单聊聊这部剧。

本剧的题材非常适合朴赞郁,谍战、混血角色、流亡异国。

朝鲜半岛的历史早已融入这位韩国导演的生存意识中,在呈现越南内战的故事时,可谓得心应手。

个人觉得,全世界找不到比韩国导演更适合的人来拍越南战争(亚洲人的视角),这话绝不是反讽,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叹。

韩国和越南一样,大部分历史是憋屈的小国生存史,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他们长期处在被阉割的精神状态中,这种状态深深地镌刻在民族记忆里,代代相传。

奉俊昊、李沧东,包括朴赞郁这些韩国大导演,他们的作品中始终携带着这份“精神创伤”,这条脉络若隐若现,如同幽灵一样。

越南的电影工业不如韩国,所以这份叙事让韩国人代劳,也是情理之中。

韩国电影有足够影响力,韩国导演有足够创作经验,韩国影视圈与好莱坞-美国有密切联系,而美国有庞大的工业体系支撑影视创作。

翻看朴赞郁的历史作品,他自己就拍过表现朝鲜南北分裂的电影《共同警备区》。

片中也有南北朝鲜军人的视角,还有韩国混血的中立,这部电影属于他的早期作品,在叙事手法上比较板正。

但是,朴赞郁在表现人物面对祖国分裂,个人情感夹杂在政治立场中接近窒息的感觉是非常深刻的。

他极为擅长刻画男人之间的复杂的情感,他的这份“手艺”几乎在他所有的电影中都有体现。

当然,他也拍出了双女主情色片《小姐》,但是创作逻辑还是男人的,这也导致片中双女主之间毫无火花。这里就不做展开了。

战争的主体基本都是男人,这话绝不是我歧视女性,搞男女对立,而是客观事实。所以,《同情者》找到朴导来拍,算是一种幸运,因为这些都是朴导的绝活。

但是,《同情者》的叙事手法更现代,更多体现出的是朴赞郁导演生涯的结晶。

时空穿插,人物旁白,音乐渲染(包含爵士),视角转换,无时无刻的冷幽默,还有那绿幽幽的影调,这些视听手法在剧中融为一体,而其情绪所指,都集中在男主角的身份焦虑上。

男主是混血,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越南人,他是北越(共产党)的间谍,混进了南越军方高层,最好的朋友是南越特务,在美国留过学,说着流利的英语,对美国流行音乐如数家珍,还和美国CIA交情甚厚,如此重重BUFF叠加在他身上,可谓苦不堪言。

同情者成了自己的同情者,本剧所要表现的就是这种荒诞的自我指涉,同情者的出路在哪里?

讲到这里,小罗伯特唐尼的角色值得好好琢磨。

本剧的一大叙事亮点(不知道原著是怎么写的,看过的人可以讨论下)就是小罗伯特唐尼一人分饰多个角色:CIA官员、大学教授、国会议员。

随着剧情推进,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角色出现。

这种荒诞、不合逻辑的设定很容易让人出戏,但是仔细想想,导演在这里的处理有着他的深意,极富创造力。——美国对主角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而这种差异化影响的背后,有着不变的内核:美国的本质。

朴赞郁对小罗伯特唐尼的角色处理是符号化的,这其实就是对“美国”这个庞然大物的具象浓缩处理,体现出美国这个“大他者”在意识形态上,对主角的影响是渐次有序,分门别类,潜移默化的。

相比作为主角上级的流亡将军、北越同志、南越同志,美国人在对待自己时,似乎更温柔亲切,这种软绵绵善意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有待朴赞郁后续的解读。

这里就有一个悖论:所谓亚洲移民融入美国社会到底是亚洲人自由的选择还是美国的奴役-控制?自由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朴导的创作野心属实不小。


同情者(2022)

又名:동조자

主演: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朴赞郁,唐·麦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