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惯有一种内地电影不敢触碰的对警匪的描写方式。正式这种大胆的对“警”和“匪”的不断探索,对正义与邪恶心内世界和外延环境的不断挖掘,制造了一部又一部香港警匪电影的高口碑。

《狗咬狗》也是其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随着“狗仔垃圾堆出现,小孩子们在吃垃圾”的黑白记录片的断续播放,影片开始了。

整部影片和纪录片里那个写实的镜头一样,从头到尾充斥着压抑,黑色,垃圾,血腥暴力。似乎影片开始就注定了悲剧。

暴力片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暴力美学,从鹏的出现开始,压抑的暴力镜头就一个一个的像观众投掷过来。

鹏杀人不眨眼,因为他生来就是一个杀人机器,他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鹏的形象邋遢,肮脏,眼神充满杀气却又空洞,看不到任何人的灵魂,也嗅不到任何人类的气息。为了衬托出他的凶狠残忍,导演让他杀了无辜群众,和警员肥龙,这也是影片的第一个虐心的小高潮,数个死亡连贯到没有给观众任何喘息的机会。

然而暴力才刚刚开始,鹏的暴力作为杀手是在情理之中,但是警员伟的一系列暴力,却给观众另类冲击。充满戾气和乖张的性格,不仅对上司叛逆,更是对线人或者审问者拳脚相加,导演在这里也为人物性格的不合理留下一个伏笔。

这两种暴力的相互呼应成为影片的一条推动暴力的节奏节拍器。

优秀的影片,元素不会局限在单一的暴力中,人性和爱也开始在逐渐展开,如若在岩石中开放的一朵小花。长期在垃圾堆里生活且一直被父亲强奸的智障女,让鹏联想到自己的悲惨命运,智障女对鹏坚定的爱,也让鹏的生活有了一丝色彩和人性。鹏开始为了智障女而生存。

警探伟身负抓贼的职责和为同僚报仇的怨恨,开始不停的追逐鹏,却让鹏一次又一次的逃走。瘫痪的警察父亲也是他心里压力的来源之一。伟的精神已经濒临崩溃。他发疯一般的追捕,不择手段的盘问,导演似乎觉得还不够虐,让作为警察他失手打死了智障女的父亲。

一路的黑暗,一路的暴力,一路的追逃,一路的压抑。影片终于迎来的高潮。警察和鹏出现了第三次的正面冲突,之前警方失去同僚的悲痛被彻底激发,逐渐失去理智,他们开始殴打智障女,希望引出鹏,但是此时的鹏似乎因为有了爱的力量和新的人生目标而变得更加强大,他杀死了所有的警察,警员伟也被击倒在地。。。

似乎悲哀总是不会单独出现,一组警察全部被杀手杀死后,伟的父亲也畏罪自杀了。原来伟一直崇拜的警察父亲实际是一个监守自盗的毒贩,伟选择对父亲开枪来保护他从小到道维护正义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上,全都是他父亲的血。这一切对伟都太过残忍。影片中伟和父亲都用“以后有的时间再聊”来选择回避对方,回避彼此的冲突和心结,但是却没有“以后”。

鹏带着智障女逃走了,虽然艰难但是有了自己的生活,狗不再是狗,狗想要变成人。

但是人却可能变成狗。警员伟在痛失一切之后,还是选择继续用非正常方式维护他小的时候的梦想,维护那个所谓的正义,虽然这除暴安良的梦想其实愈加飘摇幻灭。此时的伟来到了柬埔寨做了一名和鹏一样的杀手。

狗咬狗。

影片在伟,鹏,智障女的死和一个新生婴儿的哭啼中结束。那一刻照在婴儿上的光不知道是朝阳还是夕阳。

其实导演一直在用一种极端叙事法,来表现爱和对正义的坚持。如果你心痛,我就把你的心撕咬的粉碎,让你即痛的彻底,却似乎又因为没有了心而感受不到,或许此时所有的不甘才会释然。

也不得不承认陈冠希和李灿森这两位当时的年轻演员的演技也赋予了这暴力美学一个更多元化的感觉。

狗咬狗(2006)

又名:猎鹰出击 / Dog Bite Dog

上映日期:2006-08-17(中国香港)片长:103分钟

主演:陈冠希 / 李灿森 / 裴唯莹 / 张兆辉 / 黎耀祥 / 林雪 / 林嘉华 / 

导演:郑保瑞 / 编剧:邹凯光 Matt Chow/李春晖/司徒锦源 Kam-Yuen Szeto

狗咬狗相关影评

⠀
⠀ • 装酷
pe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