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二世》我看过原著和梁实秋的译本,也买了下周去London Shakespeare's Globe Theatre的话剧票,今天机缘巧合找到这部剧,看完真觉得相见恨晚:宏大的制作,原汁原味的对白,丝丝入扣的表演,绝对对得起这两个小时的时间。

我个人觉得莎士比亚的剧集,从故事的层次和可看性来说,历史剧要好过悲喜剧。看剧本不同于看小说,没有那么多场景描写、心理描写给你一个既定的理解方式,因此每一种演绎都可能是一种对作品的全新理解。这部剧基本上是完全遵从原著而演绎的,因此它呈现的是主创们对《理查二世》的理解。

本维肖饰演的理查二世和罗里金奈儿饰演的亨利四世是一对逊位王和造反上位的王,然而小本的演技真的完爆罗里。电影前半段,小本把理查二世的浑、幼稚、任性完全演出来了,逗猴子是电影里新加的桥段,没有画蛇添足;后半段在威尔士被逼逊位、在威斯敏斯特供认罪状、在温莎地牢死前独白,三段都相当精彩,人物内心剖白在抑扬顿挫、举手投足间表现的非常到位。这位理查王甚至被小本演出了一丢丢的仙气儿和一丢丢的娘,也许不脚踏实地治国的国王多少是有点仙气儿,而茨威格也曾在《断头女王》中描述那位被玛丽女王看不上的苏格兰国王,幼稚无主见,毫无男子汉气概,或许这么想幼稚和娘炮倒也是有点相通的。然而罗里的演技我就真的看不懂了,前半段中规中矩,我觉得是因为蒙冤被驱逐、无故被抄家的身世让他略略显得很隐忍,但是直看到最后,他都一脸隐忍,表演根《黑镜》里那个倒霉PM一个模子,一点起伏都没有,这真的太减分了。

理查二世人物形象鲜明统一,但亨利四世我看原著和看电影给我的理解反差就很大。原著给我的感觉,亨利是个戾气很重、功利心很强的年轻人;他跟毛伯雷的对峙上,先狠狠丢下手套,在比武中毫不示弱,从放逐中千方百计回到英国,集结支持者逼宫,篡位成功还要逼理查说他是自愿让位...所以带着这种预设,罗里的表演让我非常失望,我一直有脑补《都铎王朝》的小乔演这个角色,那种可以和理查王的高傲相对的气概和骄傲。然而电影中演员过分的隐忍的表情,令我失望之余,倒是从另一个层面让我领悟,《理查二世》在戏说历史之余,透露出这么一层深深的“为王者的无奈”。如果没有诺赞波兰,亨利或许没有那么干脆地一步步紧逼理查退位、认罪;电影最后,当叛乱平定之后,众位将叛徒首级狠狠丢在国王面前的贵族大臣,难道不是一种对国王的震慑?如果说误了理查的有他身边的格林、卜希,那亨利身边何尝没有一个野心膨胀的诺赞波兰?

理查二世Richard II(2012)

又名:空王冠1 / 虚妄之冠:理查二世 / The Hollow Crown 1

上映日期:2012-06-30(英国)片长:140分钟

主演:本·卫肖 Ben Whishaw/克蕾曼丝·波西 Clémence Poésy/帕特里克·斯图尔特 Patrick Stewart/杰姆斯·鲍弗 James Purefoy/大卫·苏切特 David Suchet/大卫·布拉德利 David Bradley/汤姆·休斯 Tom Hughes/琳赛·邓肯 Lindsay Duncan/大卫·莫瑞瑟 David Morrissey/罗里·金奈尔 Rory Kinnear

导演:鲁伯特·古尔德 Rupert Goold编剧: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鲁伯特·古尔德 Rupert Goold

理查二世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