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5-08

Solo • 情陷撒哈拉:私人话题

——照旧不是影评,是随想。

我对着一台没有网络的电脑,喝着可乐姜汤,播放器里放着听了无数遍的《东邪西毒》原声。(我有时候对喜欢的东西会形成一种固执得可怕的习惯。)其实有时候我们被网络所累,我翻看自己以前的日记,没有网络的状态下,它们都真实、粗糙、但极富趣味。
没有百度,没有QQ,没有新浪微博,没有豆瓣,我才有时间看完这部《情陷撒哈拉》。
音乐在这个时候变得迷幻柔和起来,是《惊蛰》的后半部分以及《痴》。很巧的意境来写感受。

我私人的撒哈拉:

我没有想过这个片子居然是1997年的韩国电影,而且是李英爱的电影处女作,男主角长得深得我心。而且,我预先仅仅知道是写发生在撒哈拉的故事,也没有想到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勾起了我太多的回忆和感触。
1997年的我在家乡某书店给自己买了一本书,一个记者写的很烂的拿三毛当噱头的书《在西撒哈拉寻找三毛的足迹》,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没有网络。哪里都没有去过。所以无比珍藏一些文字类的东西。这本书很烂,让小小的我很失望,仅仅只是猎奇和浮在表面。文学和现实是两个世界,我宁愿只看书,不跟他若干年后追寻什么足迹。
很多年后的现在,我看了这部韩国电影,拍得很不韩国,只有两个东方人,有一半是法语英语,色调倒有点八九十年代我在电影院看的一部国产片的感觉。好多东西让我感到亲切,如回到梦中。
默罕默德,穆斯林男人的通用名,西非国家之间战乱及内战,殖民地和专属国的斗争,联合国观察团,殖民驻军,游击队,(《哭泣的骆驼》)裹着头巾的战士,圆月弯刀,(《沙巴军曹》),警察局里邋遢粗暴叽里呱啦的当地人,(《天梯》)梳着大辫子的少女,蒙着面纱裹着布的女人,(《娃娃新娘》),撒哈拉威土黄色的矮房子,燥热的散发着羊粪堆味道的空气,屋顶上储水的井(《白手起家》《哑奴》),茫茫沙漠中一个格格不入的东方面孔的女人,(《结婚记》)。尤其是在当地人夜晚的集会上,三五个骑着骆驼的人鸣枪示意,围观人群热烈欢呼,我居然不安和害怕起来。当年的三毛书中写的西非,原来那么深刻地刻在我脑海里,没有图像,没有视频,场景却如此活灵活现。当这一切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感到惊诧,因为那简直是一模一样,还有很多很多,就像我曾亲眼所见一样。这个,大概才是真正的足迹,撒哈拉留在我心里的足迹。

韩版撒哈拉的故事之哭泣的阿尔及利亚:

很多刹那让我忘记这是一个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事关一个韩国女人流落在并未与韩国建交的阿尔及利亚,机缘巧合中一个朝鲜军人救了她,历经艰险,两个人不可抗拒地相爱又分离,像一首我同样喜欢听且爱唱的歌,《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虽然最后他把她用卡车载到另一国的韩国大使馆门口的那场戏让我掉了几滴泪,但是足够让我揪心的还是他们深夜混在偷渡车里,车内人人带着头巾和面纱,他护着她,默默挡开隔壁左右男人昏昏欲睡靠过来的脑袋,这时女主角的内心独白:“我现在被他抱在怀里,我呼吸两次气的时候他只呼吸一次,让人不敢想象地幸福,即使是造物弄人,即使这个沙漠永远没有尽头,现在我们的心在一起。”
还有,默罕默德的信里说:“不能和爱的人在一起的男人,他的心和烂了的石榴没什么两样。”
大概,每段刻骨铭心的故事里都一定要有无法两全的悲剧爱情,一定要有一个默罕默德这样单纯的少年。对着那些复杂的世界,说出简单,质朴的真理。
爱一个人,就想要和他在一起,生活,就这么简单。
所以,七年后,她拿着默罕默德的信,再次出现在阿尔及利亚机场。哪怕内战连连。撒哈拉的沙漠上有他们的足迹。
什么亚洲非洲,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主题思想资本主义,朝鲜韩国,赤道北极。

爱他,就去见他吧。

PS:音乐很优美,以至于我在看完后几天的一个凌晨四点,徐徐醒来,脑海中回荡的全是它。

PPS:泼个冷水调整下心情,沙漠里走了一天一夜没吃没喝生死未卜还有心情和体力就地激情戏?且不说这满地的黄沙(OMG),沙漠里温差又大,说实话,黑乎乎漏个肩膀,啥都没看到,竟然还号称李英爱女神造禁多年的情色片,原来黄的只是沙,真是苦了观众朋友了。

情陷撒哈拉인샬라(1997)

又名:Inch'Alla

上映日期:1997-01-18(韩国)片长:107分钟

主演:李英爱 Yeong-ae Lee/崔民秀 Min-su Choi

导演:李珉镕 Min-Yong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