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没有招安。
这记耳光是掴在导演李杨脸上的。
被称为中国独立电影脊梁的李杨的电影作品挂上龙标本来是够稀奇的了。
作品表里赫然放着神作《盲井》、《盲山》的他,拿出品质远逊于前两者的《盲·道》,就更加让人瞠目结舌。
作为“盲”系列三部曲的完结之作,观众们期待的自然是可与《盲井》、《盲山》比肩甚至有所超越的《盲·道》。
可是《盲·道》的表现的确是太不如人意了。
对于起点高、作品质量高的导演,观众向来是不宽容的。
像这次《盲·道》就在豆瓣上遭遇了报复式的打分,评分跌落到4.7。
和《小时代》、《三生三世》比肩而立,这片子能烂到这个地步?
答案是否定的。
只是中国的粉丝向来有“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坏毛病。
《盲井》的成功以后,不少人带上粉丝滤镜,恨不得把《盲山》捧得比《盲井》还高。(在我看来,《盲山》不如《盲井》)
《盲·道》的确不好,很多人就恨不得上去踩两脚才觉得出气,大概觉得“你拍成这样,怎么对得起我的期望?”
平心而论,《盲·道》又何至于是一部及格都到不了的作品?
大家只是接受不了这是李杨的作品罢了。
不过不同于大家首先关注影片本身,我比较在意的是李杨帐下无员亲身上阵为影片挂上龙标的执念。
中国独立电影在地下深耕已久,甚至给大家一种刻板印象:独立电影就是地下电影。
我们的电影的话语环境的确不宽松,但是独立电影的边界却一直在扩大,很多独立电影不一定要蛰伏地下。
独立电影回归地面,争取更大范围的传播或是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我看来是独立电影走向健康、正常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那些咋咋呼呼一个劲地让独立电影作者专注艺术远离市场的人都他妈的是耍流氓。
走进市场意味着独立电影的创作更具可持续性,电影与观众相互教化的作用也更显著。
不过大家存疑的可能就是,走上地面,表达的自由是否会受到妨碍。
中国的审查的确会让电影人闻之色变。
但我们的独立电影中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取向与主流价值观并不背道而驰,只是在剧情和表达上走了刁钻、尖锐的路子。
带着镣铐跳舞,是可行的。
反而是独立电影投入市场,电影作者的创作态度的变化,真的可能限制电影的表达。
简言之,独立电影的作者开始考虑电影能不能回本能不能赚钱,甚至把这种强烈的目的性带入电影创作中,影片的表达自由就大大被削减了。
这部《盲·道》,剧组有多缺钱我是真的看到了,导演自己都要兼任主角。
作为一个导演,可以像毕博士一样对自己的导演水平一无所知,但是对于自己的表演能力应该是有清晰认知的。
李杨对这个角色的把握当然是很失败的,面部的表情和动作都显得很粗糙。
但导演的选角功力又是看得到的,李易祥、王双宝、王宝强、黄璐,一个个都完美地契合了角色。
他自己演主角,我真的只能理解为拍摄经费不足。
除了这个重要失误之外,影片还是有不少迎合市场的举措,最明显的就是频繁而无意义的煽情。
煽情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是行之有效的,近来在票房表现上最为成功的一部电影——《前任3》,导演田羽生就是深谙此道的好手。
《盲·道》里的煽情当然是拙劣和无效的。
但我最担心的,是电影作者为了迎合市场而扼住了自己发声的喉咙。
作者不受干扰的创作态度,才是独立电影的灵魂,无关题材,无关技法。
独立电影的慢慢成熟,慢慢突破商业电影的桎梏打开一番新局面,可以预想是个并不短暂的过程。
就像冯小刚炮轰观众烂一样,的确很多电影观众在审美上并没有更高层次的需求:
“我看电影,就是图一乐”,
“兹要是看见岳云鹏那张脸,综艺大电影我也笑得出来”
那其实独立电影跟观众就该是个互生互促的关系,观众的审美得到锻炼了,自然独立电影的市场表现也就好了。
去迎合市场,但是又怎及得上正经八百的商业电影,真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昏招。
就像我开头讲的,独立电影没有招安,向审查、向市场低头,改易自己的创作态度,那这片子真的已经称不上独立电影了。
不过就算导演在创作态度上并无改变,但这部影片还是有两个先天缺陷,即便是拍《盲山》、《盲井》那时候的导演都未必能克服。
那些个经不起推敲的剧情和演员的表现不佳,我就不啰嗦了。
首先,《盲·道》这部影片是导演脱离《盲井》、《盲山》中所熟稔的乡村题材和方言语境的一次尝试。
很可惜,这次尝试无疑失败了。
《盲井》中的河南话和《盲山》中的陕西话可以说是两部电影的骨架,台词干练有味儿,人物也随着方言立体起来。
而乡村题材也让他的叙事更有真实性和震撼力,《盲山》中最后村民围堵带走白雪梅的警察,这一幕乍看多么骇人,仔细一想,这还真就是那里的农民。
而《盲·道》就不一样了,导演对城市人的话语、行为模式都没有很深入的理解,最后赵亮被杀时反复回响在画中的“不要多管闲事”的呼声显得太生硬太刻板了。
台词也组织得很啰嗦,没味儿。
有时候我觉得听不到方言真他妈可怕,我觉得人们统一语言建成了巴别塔,不能上天,只会下地狱。
尤其听到盲女对赵亮的那句“长大以后我要嫁给你”,硬生生把两人的父女之情给扭曲了,已然不是俗套可以形容,简直就是恶俗了。
只有随着剧情,镜头再次回到乡村时,我才觉得,那个对乡村熟悉的导演回来了。
尤其是晶晶被继父性侵,软弱的母亲只敢在屋外痛哭忏悔的那一幕,我觉得导演是真懂乡村。
另一处就是对“盲”的处理,前两部的盲其实指的都是以主角的经历来展现周围人的心盲。
以主角离奇的经历展现的是周围人对罪恶的视而不见甚至反为伥鬼。
言在此而意在彼。
《盲·道》里则真的出现了盲人,把盲女晶晶被控制去乞讨和萍水相逢的大叔赵亮的解救作为主线,但是对周围人的刻画太流于表面,太单薄了。
不论是控制盲女甚至将另一个小孩打成残疾来乞讨的犯罪分子,还是晶晶那母亲、继父,形象都不立体,看过之后都没有很深的印象。
给人的感觉就是配角仅仅为剧情服务,没有深层的含义和象征。
完全就是言在此而意在此,只是想讲一个大叔解救盲女的温情故事。
对于被人贩子控制的儿童乞丐这一社会问题欠缺深度的拷问和挖掘,只是简单地隔靴搔了搔乡间重男轻女的痒。
这两个缺陷比起剧情、演员来,我觉得是更致命的问题。
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要打一个及格分:题材不新颖但鲜有人触及,故事虽俗套但是完成度高。
毕竟要当一个好观众还是要不偏不倚一些,不能老“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这样子对电影是很大的伤害。
我们当然期待独立电影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
但在此之前自己要学会当一个好观众,客观地评价和对待电影。
如果不想电影行业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我们这种好观众会是最后一道防线。

盲·道(2017)

又名:盲道 / 盲流 / Blind Way

上映日期:2018-02-02(中国大陆) / 2017-04-22(北京电影节)片长:110分钟

主演:李杨 Yang Li/杜函梦 Hanmeng Du/于越 Yue Yu/胡明 Ming Hu

导演:李杨 Yang Li编剧:李杨 Yang Li

盲·道相关影评

天平
迷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