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拍一部写意的电影,镜头要对准作家。
其是对生活最具感受力的人群,他们把握比生活本身还要清晰的细节,同时又追逐比情绪更要缥缈的浪漫。
无需刻意营造,自带气质已让电影芬芳。
[阿德尔曼夫妇]是两位作家谈情。
其细节体现在他俩在酒吧第一次相遇,莎拉移不开的眼神里,投射出维克多吐出暧昧烟雾的侧脸。
浪漫具化在圣诞夜,维克多不计后果拉起莎拉离家夜奔时,天空下起瓢泼的雨。
作家又充满矛盾,对待生活,无比感性,对待文字,却异常理性,时常处于神经质的自我解构之中。
而这意味戏剧化,作家其人,一不小心,便成一出电影。

虽然书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巴比伦就有了,但作家并没有与之同时出现。
这里存在作家和编辑的差别。
远古的史诗记载的是众口相传的故事,作者的任务是负责将这些故事收集加工,其工作更接近当今编辑,而非作家。
法国作家米歇尔·福柯曾坦言,所有的作家都是作者,但并非所有的作者都是作家”其中便包含编辑和作家的辩证关系。
不想当作家的编辑不是好编辑,没做过编辑的作家行文太糙。
文豪鲁迅当了一辈子的作家,也干了一辈子的编辑,这让他文字愈加锋利,一针见血。
另一位大家茅盾,刚从北大毕业,打的第一份工是在《小说月报》当编辑,这也是茅盾写作水平上升最快的时期。
而编辑不只锻炼基本功,还兼伯乐功效。
剧作家曹禺进入大众视野,是得益于编辑巴金。
也是托编辑的福,巴金处女作《灭亡》正是在叶圣陶编辑下改了又改,此后巴金开始平步文坛。
《狂人日记》发表后,鲁迅写作进入高产期,但他并未钻到创作的怪圈中,比起在文学上追求更高造诣,鲁迅更喜欢为青年作家尽编辑能事,为其铺路。
萧红便是受其恩惠的作家。
[天才捕手]中也阐明了编辑对作家伯乐作用,两者既能对立,也可统一。
回到[阿德尔曼夫妇],莎拉看似维克多的缪斯,实则是其编辑。
古典艺术毕业的莎拉,水平自是在维克多之上,第一晚相识过后,莎拉改起他的稿子,自此开始对维克多一生的私人编辑。
而也正是因莎拉,维克多成为著名作家。
作家创造念头,编辑打磨思想,二者中间差了一对阿德尔曼夫妇,一位巴金,一位鲁迅。
文字长城道阻且长,千里之行始于编辑。
灵感是什么?
是初春河流化冻冰块的碎裂声,电流炙烤钨丝后灯泡亮起的光晕,天空鸟儿欣快的啼鸣,是作家的命。
著名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为求灵感,跑去深林嗅草木,啖露水生活了两年,写出代表作《瓦尔登湖》。
同样,倘若不是因拜伦聚会的鬼故事消遣,人们可能永远不知道写《西风颂》的珀西·比希·雪莱还有一个同样才情的妻子玛丽·雪莱。
还有[阿德尔曼夫妇]中多次提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代表作《罪与罚》里主人公犯下的罪行,灵感来自一桩三十年前的法国凶杀案。
灵感虚无缥缈,不可定量,它在刻意的找寻中,也在无意的际遇里。能等来自是爽快,但是作家不经等,这样无异于给其碗筷,却让人来喂食。
杰克·伦敦有云:“你不能坐等灵感,你得拿根棒子追寻它。”银幕上作家们趋之若鹜,为灵感极尽手段,电影桥段也因此生面别开。
[永无止境]比较实在,灵感被物化成可见可吃的药丸,饭后嚼一粒,才思泄了洪。
但药丸过于科幻,大部分是通过环境追寻灵感,然而若择地不慎,也会误了卿卿性命。
[闪灵]的男主是个典型,在进驻酒店之前精神状态已令人堪忧,闹鬼酒店给的灵感,化为崩溃的理智和砍向妻儿的利斧。
[1408幻影凶间]的麦克属于偏向虎山行,作为无神论者兼恐怖小说作家,追寻灵感的麦克偏要去1408一试凶险,不过却再未能走出房间。
而同样是找灵感,[午夜巴黎]显得既柔和又凶猛,一架午夜马车,带男主梦回文学黄金时代的巴黎。
其柔和处在于无需嗑药,也无牛鬼蛇神,只有可随时抽身的穿越。凶猛在于,2010年的作家,可曾想过与格特鲁德·斯泰因(“迷惘的一代”的发言人和引路人,海明威导师)和海明威高谈阔论,让其修改手稿?
灵感来时如山如海,去时如烟如雾,飘忽不定间,找寻故事的作家,成了电影的故事。
一个作家肯定也是个好的情人。
感性给了浪漫气质,文字凝练出性感淬成看客的精神鸦片,同时给读者编织张无法自拔的网,作家从不缺仰慕者,或者说是潜在情人。
尤其对于颜值文笔均在线的海明威。
海明威前后总共迎娶了四位妻子,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连名分都没有的情人,这些女人被他才气吸引,因他风流离开。
同样快活的还有莫泊桑,这位小说界的巨匠,短短43年的人生中,农家姑娘、餐厅服务员、寡妇、黑人、老太太均有尝试。
可惜,雨露均沾的莫泊桑,死在了梅毒和精神病的折磨中。
回到1858年,凯瑟琳·狄更斯不会想到,自己四十六岁的老公出轨了个17岁的演员,当分手信寄到手上时,她才幡然醒悟。
遥想当年,凯瑟琳也是因其才情,陷入对狄更斯狂热的爱恋。
现实里如此这般,银幕上同样意乱情迷。
[心之全蚀]里,兰波恃才傲物,生性自由,活似象征派里诗歌。迷人的气质让同为象征派诗人的魏尔伦沉浸不已,抛弃妻子,与其私奔到了伦敦。
[王尔德的情人]中也有同样的故事,王尔德家中红旗不倒,外面还有个同性情人。
作为英国最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的情史自然也不落人后。
[莎翁情史]里,一边是家庭,一边是别人的未婚妻,同时还是他灵感的缪斯,莎士比亚两手都要抓。
而[阿德尔曼夫妇]里,维克多显然也是个渣男,妻子尚在产房分娩,却跑去隔间和护士偷情。
知情者道德上谴责作家,殊不知,那些零零总总的韵事,依然只是隐藏在文字背后,他们喜爱的作家复杂形象里某个投影。
而爱上作家,也就爱上了他的全部。
时代需要作家,其是思想的先驱,激昂文字,针砭时弊,紧握历史的舵轮。
电影也要作家,观众能洞悉那些文字搭建的围墙里,关着一个怎样鲜活的生命。
-
作者/夭夭酒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阿德尔曼夫妇Monsieur & Madame Adelman(2017)

又名:Mr & Mme Adelman / Mr. & Mrs. Adelman / 從前的我們(台)

上映日期:2017-03-08(法国)片长:120分钟

主演:多莉亚·蒂利耶 / 尼古拉斯·贝多斯 / 德尼·波达利德斯 / 安托万高尔友利 / 克丽丝蒂娜米勒特 / 皮埃尔·阿迪提 / 扎布·布雷特曼 / 朱利安·波义塞利尔 / 让-皮耶·罗利特 / 杰克·朗 / 尼古拉斯·布赖恩松 / Betty Reicher / 罗纳德·格特曼 / 

导演:尼古拉斯·贝多斯 / 编剧:尼古拉斯·贝多斯 Nicolas Bedos/多莉亚·蒂利耶 Doria Tillier

阿德尔曼夫妇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