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平铺直叙式的电影,平淡的好像白开水,又宛如生活的平淡,耿直,难以割舍的众生相之一。

以下剧透

片中男女主角均为刑满释放人员,在电影刚开头的时候。老秦的释放,是自己走出来遇到了原来村的村长。原以为这个村长代表着一些黑恶势力,不成想,是一个不贪不占的角色,给了老秦至少表面看来足够的征收补偿款和迁坟费。常娟的释放,无处可去,在监狱大门外睡了两天。

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编剧或者导演的故意忽略,在此科普一个常识。所有刑满释放人员,均由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司法所对接,刑满释放之后是长达5年的安置帮教时间。我国不是一个放了你就不管的人,部门地区对于这样没有近亲属的人,甚至要求当地司法所上门接人,以保证人员不失控。可能编剧为了制造矛盾,戏剧化的处理了一下,但抹杀了基层司法所的工作。片中的场景不是说完全不可能出现,但在2024年的今天,可能性无限小。下面回到电影本身。

融不进去的是社会,逃不了的是生活。

电影的前半段,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生活融入的艰辛。老秦在电影中释放年龄是56周岁,做了27年的牢,进去的时候29岁,没有谈过恋爱,在农村来说,29岁大龄未婚,要么是残疾的问题,要么是家庭条件坏了了一定程度。老秦显然属于后者,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教育中,他的执念就是生个孩子,去传宗接代。回到社会之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婚骗、找不到工作,然而仍然抱着娶妻的想法,最后去了女监门口举牌子征婚。滑稽的背后透露着社会的冷漠、不给机会。当然,在现实的设定中,这种可能性很低。(再次cue一下编剧,不要抹杀我们基层司法所的工作啊~!)

我想要生,你想要死。

电影的后半段,表面说的是老秦和常娟的婚姻,其实更像是一个生死的问题。老秦想要新的生活,想正常的生活,想娶妻,想生子。常娟因为杀错了人,一直在深度的悔罪当中,想要的是救赎后的自我解脱。常娟对老秦是什么感觉,有感情么,有!超脱爱情的亲情,是求死中的一抹光。在老秦要教育常娟怎么做个媳妇的争斗中,常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这样的人,配当人父母么?“这是向死而生中的再度转折,是一种坚定死质的宣言。完成对受害人家属的赔偿,直接选择死亡。在那次争斗中,她曾质疑老秦是否有资格成为一个父亲,当老秦在医院给了她银行卡和身份证后,在出租车中的哭泣,似乎代表了和老秦的和解,在跳江之前的婚纱,似乎也代表了对自己感情的结束,最后的最后,常娟想要的,仅仅是一种深深的自我否定,我不配为人,不配为老秦之妻,不配为人母。穿着婚纱的自尽,似乎寓意着她对来生的希望。

我原以为影片在宣告常娟为植物人之后会结束,不曾想,还带着老秦照顾的画面。在此之后,我一直期待着奇迹,在新年倒数的321中,我期盼着常娟的突然回应。可惜,影片好像生活一般残酷的没有老天安排的惊喜。在新年的光影中,镜头越来越远,身影越来越模糊。全片终,终结在生死的两难中。常娟想死,又只死了一半,成为了植物人。老秦想生,又陷入了生死两难的境地,拖着一个年轻的植物人。生活的残酷啊,淋漓尽致。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老秦第一次因为杀人被判10年,第二次运输了某种物品,被判了17年。第一次所杀之人,是来偷盗之人,猜测是过失杀人,第二次如果如其所述,是不知情的运输某种物品,不应有17年之久。常娟是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还杀错了人,10年似乎又过轻了。片中这样的设定,似乎想描述的是两个倒霉的人,两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然而,在法治社会中,这两个设定着实是一种败笔。

常娟的一命换一命,带不回那个女孩的性命,即使她没有杀错人,那个酒驾司机的女儿也是无辜之死。编剧不如咨询一下法律界人士,来点真实的案子,反映一下改造后的救赎,改造后如何两人相濡以沫的融入社会,可能影片更有几分看头和真实性。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这一次,缺了一点底线。

婚姻是什么

老秦在照顾常娟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夫妻,有时候一个人扛不过去的时候,两个人也许就扛了过去了。这是全片中作为感情戏,最为打动我的一句话,夫妻的关系,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刻画的深刻。我来帮你,你来扶我,相互扶持。如果常娟跟老秦说了,老秦会给钱么?我想肯定是会的。常娟为什么不说,是怕亏欠的更多,是怕真的想和老秦有个家,有个孩子。又回到了前文,她深深的觉得自己,不配。婚姻是什么,正是面对这种艰难抉择时的相濡以沫,渴望平淡而真诚。

这是一部看了很想说很多话的电影,也是感觉说不出来什么的电影。这个故事,拍的好像发生的身边的事,听到了,令人唏嘘一二,主人公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我们也继续在自己生活的泥潭中挣扎,偶尔想起,内心深处勾起两三事,可能一痛,继续生活。


朝云暮雨(2022)

又名:穿婚纱的杀人少女

主演:范伟 / 周冬雨 / 

导演:张国立 / 

朝云暮雨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