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朝云暮雨》改编自真实故事,由张国立执导,周冬雨、范伟主演。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一对刑满释放男女的人生境遇。

预告片中弹出的“她求财”“他求子”的宣传字幕惹人遐想,这样的班底和元素杂糅到一起,究竟会引发怎样的戏剧冲突和情感碰撞呢?
怀着上述期待,我和太太在一顿机电厂老火锅后,走进了影院。此前,我们也在网上看到一些影片的差评,但观影之后,我想,很多时候,片子好不好看,还是要亲自看看再说。至少在我看来,《朝云暮雨》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华语佳作,特别是在一堆崇尚娱乐至死、资本至上、疯狂“擦边”主旋律的劣质电影工业品中更显难能可贵。下面,我就和大家聊聊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受和触动。

一、人与人的悲喜是否真的无法相通

虽然我们常将“人的悲喜并不相通”挂在嘴边,但如果我们真的无法体察他人的喜悲,那么我们的个体情感恐怕也将化为乌有,或者陷入知音难觅的孤独境地,或者陷入极度自私的人性牢笼。

在我看来,关于《朝云暮雨》的诸多差评,很大程度上在于对片中人物的不愿理解或不想理解,而这背后所折射的,或多或少是对社会边缘人的冷漠和排斥。

事实上,对于影片人物情感的共鸣并不需要观众有着片中人物相同的人生经历。

我们看《复联4》时愿为这些虚构的超级英雄欢笑流泪,但我们谁也不是(不曾是也不会是)超级英雄;我们看《奥本海默》时为男主鸣不平,但相信绝大多数观众倾其一生也无法具有奥本海默的学识和建树。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愿意去理解这些光彩熠熠的人物,愿意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故事,而当故事的主角被换成社会边缘人时,观众往往会倾向于排斥、抗拒,随之而来的就是不解和吐槽。

这种情感投射上的“厚此薄彼”,不仅会让我们错过一些优秀的作品,甚至还可能加剧我们对现实的逃避和对虚妄的着迷。

二、孤独与亏欠才是人物情感的底色

不过话说回来,《朝云暮雨》的宣传角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观众形成了“误导”。

海报和预告片中高频闪现的“他求子”和“她求财”很容易让期待狗血烂俗桥段的观众在观影后陷入失望,接踵而来的差评也就难以避免了。

看罢影片后,我不否认男女主在相遇之初的确有些“各怀鬼胎”,但“求财”与“求子”背后的原因或许才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即孤独与亏欠才是人物情感的底色。

范伟饰演的老秦和周冬雨饰演的常娟都因为犯罪和服刑导致各自的亲情及社会纽带被彻底切断。

老秦两度入狱服刑期间,他的父母因年老体衰先后离世,其出狱后沦为孤家寡人;常娟的父母死于一场交通事故,她为此决心杀掉肇事者的女儿,却因杀错对象导致他人无辜枉死。

因此,对老秦而言,他的求子心切既非对性的渴望也非对延续香火的执念,而是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心理补偿,因为在他看来,不“留后”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

反观常娟,她求财的目的是为了承担对枉死之人的附带民事赔偿责任,除去奶奶生前筹集的5万元,常娟还应支付18.44万元赔偿金,而这恰恰是她向老秦索要彩礼的数额。

由此,无论是“他求子”还是“她求财”,背后都是孤独的人生底色和对往生之人的亏欠。某种意义上,这种“求”看似为了自己,似乎又不是为了自己,这种情感的微妙和复杂如何不会让人唏嘘和深思。

三、常娟与老秦是否相爱

常娟和老秦的相遇是两个孤独灵魂的邂逅,彼此从对方身上汲取着人间的温存,但过往人身经历所造就的情感缺陷以及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差异又使两人如同紧紧相拥的两只刺猬,温暖让他们彼此靠近,而刺痛又让他们望而却步。

因此,在我看来,常娟与老秦是否相爱,或许并不是影片必须给出的答案,与其说二人相爱,不如说二人在相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上的依赖和渴望,但对过往亏欠的偿还却让这份依赖难以为继。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剖析一下老秦对常娟的那场强奸未果,以及常娟事后对老秦的情感表达。

首先,老秦的强奸未果无从洗白,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行为,但这也是老秦这个人物的复杂所在。

作为刑满释放人员,老秦从来都不是一个“完人”,即便是洗心革面也难以完全摒弃人性中的自私和兽欲。

事实上,在领证结婚之前,老秦基本做到了对常娟的相敬如宾和有求必应,但在领证以及支付了18.44万元彩礼后,老秦便认为自己作为丈夫具有要求常娟生子的权利及权力,但常娟的拒绝加深了他对于常娟骗其钱财的猜忌和愤怒。

在这种认知和情感的冲击下,老秦自诩有理由对常娟“霸王硬上弓”,结果却换来对方的拼死抵抗和以死相逼,一场“强奸求子”的闹剧才告罢休。

我们从老秦的上述行为可以看出,他对于婚姻和家庭的认知存在严重的偏差,某些方面甚至不如常娟成熟。

毕竟,常娟尚能认识到自己犯罪者的标签可能会成为新生儿背负一生的沉重枷锁,而老秦对婚姻家庭的认知却还只停留在“你要给我生孩子”上。

老秦的这种不成熟除了其自身文化水平低,更多源自他半生都在服刑所导致的社会性不足,而这种心理和认知上的残缺又加深了他与常娟的矛盾,再叠加他对常娟的不信任(总是担心对方骗钱),强奸未果的戏码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但老秦终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在面对常娟的反抗和以死相逼(用碎玻璃自残)之下,老秦放弃了施暴,而是将常娟送医治疗,同时也放弃了让对方为自己生子的执念。

如果说老秦对常娟的强奸未果源于自认被欺骗的愤怒,那么他后来的悬崖勒马和幡然醒悟(放弃求子)则是来自对孤独的恐惧。

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对常娟产生了情感依赖,感受到了有人陪伴的温暖,而自己的自私及暴行却将这一切毁于一旦,所以他想挽回,因为他意识到,比起死后尽孝、延续香火这些虚无缥缈的念想,真实的情感与陪伴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这也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人只有在面临失去的时候,才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到了这个时候,或许等待我们的,多半只是覆水难收的结局。

说完老秦再看常娟,在我看来,他对老秦的情感可能亏欠的成分多一些,因为她骗了老秦的钱来弥补自己对错杀之人的亏欠。

一份亏欠的弥补来自对另一份亏欠的造就,某种意义上,常娟陷入了道义上的“死局”。

作为一心求死之人,常娟显然无法也无力偿还对老秦的亏欠,死对她而言是逃避也是解脱,而在强奸未果的之前和之后,老秦也给予了她足够的温情和陪伴,这或许也让她对老秦的情感更加复杂。

在逃离老秦后,常娟一直将她和老秦的结婚证带在身边,在投河自尽时,她也选择穿上老秦送给她的婚纱。

常娟的这些行为体现了她对老秦的正面情感,但是这其中是否有对老秦的爱情则是我拿不准的地方。

相较于老秦,影片对常娟的“留白”处理更多一些,这也让常娟这个人物充满了悖论,天真与成熟、决绝与隐忍、刚烈与脆弱,以及对老秦的爱或不爱。

四、老秦对常娟的施救与照顾并没有错

很多人诟病影片后半部分,即老秦对常娟的施救和照顾,他们认为既然常娟一心求死,老秦又何苦去救,结果害得常娟作为植物人活下来生不如死。

但事实上,面对他人投河自尽,施救无论何时也应是正确的选择,老秦显然不应因他对常娟的施救而遭受看客的口诛笔伐。

并且,常娟成为植物人的后果既非老秦本意,也非他所造成,而是溺水导致的脑损伤后果。

而老秦对成为植物人的常娟所给予的照顾和呵护,也被很多人诟病“辣眼睛”“看不懂”。甚至有人吐槽说,片尾二人透过一扇小窗仰望烟花的场景更像身处一个囚牢。

对此,我的反驳是,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老秦,恐怕再难有人愿意照顾常娟,而对于老秦和常娟这种如蝼蚁般的社会边缘人士,世间又何尝不是一个隐形的牢笼,那扇小窗或许也是他们仅能仰望的希望与光明。

如果我们换一个脚本,让一个才貌双全且腰缠万贯的青年救起溺水的常娟,然后再以锦衣玉食的生活照顾她,而成为植物人的常娟也如睡美人般被优雅的唤醒,然后二人喜结连理,幸福生活到永远。

这样烂俗的脚本未必换来观众的喝彩,但恐怕很少有人会苛责脚本里那个充满“魅力”的青年。

由此,在我看来,部分观众对影片的差评,在一定程度上来自对老秦这个社会边缘人物的厌恶,来自对命运悲剧的回避,实际并不关乎影片本身的质量优劣。

五、社会的边缘离我们并不遥远

电影中,老秦和常娟都不是天生的“恶人”,在犯罪之前,他们也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但命运的捉弄又总是不期而至。

从老秦的讲述中,我们可以得知,他第一次入狱是因为有人偷了他家的粮食还打伤了他的父亲,年轻气盛的他失手打死了对方,结果入狱服刑10年。

出狱后,老秦的父亲已经去世,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贫困不堪的他选择帮人“运货”,结果因为运输毒品(我的分析)再度入狱服刑17年,再出狱时母亲也已去世,留给他的只有一笔颇为丰厚的老家房屋拆迁款。

而常娟杀人时刚刚年满14周岁,她的父母因为一场交通事故双双殒命,由于无法接受肇事者仅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年幼的她选择了“同态复仇”。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或许可以抠着刑法条文分析他们的犯罪构成,毕竟,在法律层面上,他们的行为构成了犯罪,但如果将他们的人生脚本套在我们身上,我们会不会做的更好?我想答案未必乐观。

很多时候,看似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人生却很有可能因为一场疾病、一起事故、一念之差、一次不公的对待而偏离原本的轨迹走向失控,这种人生的无常往往也让我意识到,社会的边缘离我们并不遥远。

而对社会边缘人群的体察和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思考、尊重、包容、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无奈和无常。

在媒体采访中,导演张国立曾表示,之所以将片名定为《朝云暮雨》,也是想表达人生中的变化无常。

朝为云,暮为雨,这是天意,也是人生。(全文完)

后记

或许是职业的原因,我会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尽管并非“已决犯”,但在很多人眼中,他们也属于社会边缘人士。

通过和他们的接触,我们会发现世界并非非黑即白,人性也绝非非善即恶。

很多时候,人们更关注问题造成的结果,但对于问题产生的原因缺乏必要的重视和反思。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生活就会沦为一场随机性极强的“幸存者游戏”。

没有遭遇问题的人过着顺风顺水的生活感慨岁月静好,而遭遇问题的人则缺乏有效的解决和改善途径而愤世嫉俗。

久而久之,社会逐渐撕裂,人与人之间不愿或者难以相互理解,随之而来就是社会矛盾的积累和各类冲突的爆发,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而像《朝云暮雨》这样的电影则致力于唤起公众对社会边缘人士的关注和了解,尝试化解不同人群之间的撕裂与疏离。

总而言之,我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现实主义题材的华语佳作,也期望我们能够常怀悲悯、包容之心来看待社会问题及不同人群,哪怕只是在电影里。

另外,常娟杀人后拿走死者脚上运动鞋的情节与我去年写的《一个人的犯罪简史:小A“罪恶”的一生》中的内容颇为相似,这或许也是我与此片的一种另类的缘分吧。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大家喜欢《朝云暮雨》这部电影,也喜欢这篇观后感。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孙广智律师,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主要工作方向为针对经济犯罪案件、职务犯罪案件、“涉黑”案件的刑事辩护,曾代理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e租宝”案、盘古氏投资有限公司系列案等经济犯罪、职务犯罪案件,在十余年的执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刑事法律服务工作经验。


朝云暮雨(2022)

又名:穿婚纱的杀人少女

主演:范伟 / 周冬雨 / 

导演:张国立 / 

朝云暮雨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