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任务,似乎是《火星救援》的前传,或说火星救援明显想接续这一部的故事。NASA拍这样的电影,既是科普也是科幻,当然背后也有“敛财”的目的——NASA需要更多的财政支持。
world pace station,也就是空间站的设计十分经典,近来我国的流浪地球也采用这样的设计,“大转轮+大圆桶”成了空间站的经典符号。什么能代表美国?华尔街、好莱坞、纸牌屋、橄榄球,似乎都可以,但我想,可以使美国抬高国家品质的是NASA。哪个民族继续担任仰望星空的任务,哪个民族就可以担当领袖民族的身份。目前,美国,至少部分美国人,担得起这个角色。
开篇叙述较为冗余,但正如老电影等“老东西”都有一个特点——慢。节奏不能太快,慢慢来。2001太空漫游,开场十几分钟就一个长镜头,观众去趟厕所回来,完全不耽误后续的剧情。慢的东西养人,快的东西消耗人。本片,开场用了很长时间交代航天员之间的感情,其实很重要。浩瀚长空,高处必定不胜寒,友情、爱情、亲情,反倒成了“人”的锚定。这也是在宇宙中航行,仍然对人情保持一种温情与敬意吧。
本片的主题是什么?生命不断在追寻生命。
这似乎就是说,科学探索类似恋爱过程,也是一种追求。探索,就是追偶。为何求偶?生命,生来寂寞而孤独。单数,不成双。而火星,无论东西方,都是人类求索的对象——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吐槽一下,美国电影总会出现“黑人科学家”或是“科学智者”,这种政治正确也实在是无语。以至于连美剧都会频繁出现黑人黑客,黑科技的“黑”似乎必须找同样肤色的人来体现。黑,也成了符号化的“智力”。老子尚黑,尚玄,玄就是黑,杳杳冥冥。黑,神秘。
片尾半个小时是本片的高潮与升华——人类起源。作者提供了人类起源的一种解释:火星起源论。
“they seeded the earth!”火星是人类的故乡~
-they are us, we are them~
值得一提的是,在宇宙中,人类的标签是DNA,或者说,人与人接触的确认(确认对方是个“人”)用的是DNA。DNA成了人类在宇宙间的通行证。DNA——生命的通行证。双螺旋结构,成了人类的代码。这就让我产生一个疑惑,DNA能代表人类吗?尸体可以提取DNA,那么生命真的是DNA吗?这种定义背后有两个基础:1)物质的人;2)编码的人。这种明显物质决定论、机械论的世界观,是整个探索的世界观(以至于宇宙观)基础。我当然不承认DNA是人的代言。(甚至也不承认是生命的代言)
本片的解释机制是:演化,万物一体。演化如同烟花,灿烂而短暂。火星本有人类文明,一颗流星撞毁,文明的一支来到了地球播种。于是鱼——爬行动物——猛犸象——恐龙——原始人陆续登场。
在这些宇航员的探索中,失去了同伴、爱人。因此本片是一场科幻救赎。这些失去了亲友的探索者,在宇宙浩瀚图景中“化”掉了自“我”。且,探索不仅是求索,而是回家。找寻生命的迹象,就是找寻生命的根源。回到地球是回家,回到宇宙也是回家。
科普作家是传教士,科学的传教士。而科幻作家(在我心目中)更高了,是以“科学”为法门的修行者。其营造的宇宙图景如“西天极乐”,如“蓬莱三山”。我曾和京苇说,看了科幻,看不进去其他书了。


火星任务Mission to Mars(2000)

又名:目的地火星 / 火星计划 / 火星使节

上映日期:2000-03-06(美国)片长:114分钟

主演:加里·西尼斯 Gary Sinise/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唐·钱德尔 Don Cheadle/康妮·尼尔森 Connie Nielsen/杰瑞·奥康奈尔 Jerry O'Connell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Brian De Palma编剧:格雷厄姆·约斯特 Graham Yost/吉姆·托马斯 Jim Thomas/John Thomas/洛威尔·凯农 Lowell Cannon

火星任务相关影评

记录
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