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片子,就是值得多看一遍。

第一遍给了三分,是因为导演初来乍到。

第二遍给了十分,是因为不枉我再看一遍所花的时间。

很多人说《暴雪将至》这部电影不好懂,但其实没什么好不好懂的,故事有头有尾,有凶手,有过程,有结果,什么都有了,你还想要什么?

我之所以再看第二遍,倒不是因为片子的好坏,而是因为忘不掉这电影里的情绪,是的,这是一部有情绪的电影。

觉得片子不好懂的人,可能大致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江一燕为什么自杀?一个是段奕宏为什么打死一个和案件毫不相关的人?
刚才我说了,关于剧情,咱已经没什么好聊的了,因为它就是一段完整的剧情,整个电影已经把所有信息告诉我们了,所以我将抛开电影之外的东西来分析,江一燕为什么会自杀,段奕宏为什么要打死一个无辜的人。

我把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逐一分析,第一个是关于妓女的部分,第二个是关于工厂的部分。

妓女这个行业我不知有多少人了解,可能跟她们接触最多的,是夜不归宿的男性群体。

可惜我是没机会去了解这一群体了,要说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我的世界观还不能拓展到一个并不能把控的地方去,所以要分析江一燕为什么自杀,就只能根据一些社会上研究的资料去了解她们。

第一份资料,是罗振宇当年录制的一期知识类节目,他说,妓女一但从事这个行业,那么她的社交,朋友,都会集中在这个圈子里面,此后一生都难以逃离,举个小例子,假如有一天她从良了,可是生活却遇到了挫折,那么她诉苦时第一个要找的,就是她的姐妹,那么她的姐妹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当然是拉她再次入伙了。

例子还有很多,但这例子,并不是节目里瞎编出来的,而是根据现代心理学里面的“社交”这一领域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所以,江一燕在遇到段奕宏的时候,她算是从良了,可是当她发现段奕宏从来不碰她身体时,作为一个女人,她会是怎么想呢?

可惜咱老爷们也不能换位思考,咱就参考第二份资料吧。

根据“次世代”的达尔文进化论(和达尔文并没什么关系),人类的爱其实分为精神上的,和身体上的爱,而二者合一,才能称得上一段完整的爱。

段奕宏对妓女的爱,显然是精神上的,可能有时候年轻貌美的女性是无法理解这一点的,剧中江一燕就是这样的人,她觉得爱必须是完整的,因此精神上的爱,就必须通过身体来传输。

直到,江一燕发现段奕宏利用她抓凶手的企图时,这种压抑总于爆发了,在她死前晦涩的对白中,其实就是另一种经典桥段:

“你真的爱我吗?”

段奕宏不知如何表达,于是,受伤两次的妓女,在阴暗的角色基础上,选择了自杀。

再说工厂,当年的工厂主要都是污染严重的冶炼场,颇有一种后末日的气氛,片中段奕宏就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

工厂的安保制度,现代人已经很少在见了,所幸当年我在老式的工厂里见过这样的人群,因为厂子大,聚集了各种社会闲杂人等,所以很多时候,小偷,斗殴等事情不是直接移交给公安,而是私下解决,所以就孕育出了段奕宏所饰演的“余国伟”

不过现在的保安都有了制服,看着比公安还正规,毕竟时代变了嘛。

人在底层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上进心的人,段奕宏正是因为自己的上进心,一心想进编制,为了表现出自己,所以对连环杀人案越陷越深,一开始害徒弟触电死,后来又逼女朋友自杀(前面所说的妓女)

于是整部电影从头到尾一直在下雨,这即是段奕宏悔恨的心情,也是导演的心情。

因为电影是倒叙的,也可以说整个故事都是段奕宏的回忆,所以影片里面不仅夹杂了段奕宏的个人感情,导演通过雨来表达。同时赋上了段奕宏的理想,导演通过并不存在的颁奖典礼来表达。
“我一定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段奕宏的理想,可能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理想,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终究承受不了那么大的痛苦与压力,害死了徒弟,逼死了女朋友。

在这种极端压抑下,段奕宏打死了那个无辜的疑犯。

多年后,雨终于停了,真相也终于找到了,可又下起了鹅毛大雪。
影片的个人评价:

故事是完整的,导演在段奕宏的加持下,完美的体现出了属于电影的“情绪”

可是电影始终没有完整地表达出其“中心思想”在哪里,为电影扣掉一分。


暴雪将至(2017)

又名:The Looming Storm / The Storm Looming

上映日期:2017-11-17(中国大陆) / 2017-10-29(东京电影节)片长:119分钟

主演:段奕宏 / 江一燕 / 杜源 / 郑伟 / 郑楚一 / 张林 / 

导演:董越 / 编剧:董越 Yue Dong

暴雪将至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