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这件事就好像潘多拉魔盒,你没法不去打开它,但是作为普通人却又无法控制打开它所带来的后果。这个男主角算是全美国无数投资者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一个:对投资这件事情懵懵懂懂,只是不想让储蓄浪费掉,只想赚点额外收入,经济并不宽裕,养着家人,又供着房子,勤勤恳恳地打工挣钱就是为了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在你稍微有点理财常识以后,比如读了Poor Dad Rich Dad,你就知道了在这个狗咬狗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身在工薪阶层象限的人们到底有多么的苦逼——如果你不去对比其他象限的人你还不觉得自己到底是如何被各种压迫剥削掠夺的,当你领悟时,你又没有勇气也不懂得如何逃离这个底层象限。这就是男主人公的命运。

他的故事同样是无数中国股民的遭遇。老百姓把钱放进股市、基金、房产,就以为自己成为了投资者。其实,稍有不慎他们的钱就成为了真正投资者的美餐。把钱放在理财项目里,并不等于拥有了资产。如果你的资产不能带给你实际的收益,它就不叫资产,而是负债。不懂得投资的完整理念,只能叫做投机。投机需要天赐的运气,还需要可靠的消息,两个都没有,那就是注定给别人送钱。

什么叫经济危机?如果你没有购买任何投资,除了有可能被裁员,你往往感觉不到危机排山倒海的恐怖。这个片子让你极致地领略一下金融海啸可能给普通投资人带来的打击。赶上次信贷危机的男主角不但基金全赔光了,有病乱投医又被律师敲诈了一笔,居住的房产也无法在崩溃的房市出手,还不上房贷(房贷贷款利率在这个时候还因为避险进行了浮动性上调),导致银行催债,失去了工作,继而失去了房子,最糟糕的是患重病的老婆被保险公司以coverage cap为由拒绝承担医疗费用,之后不堪一系列打击割腕自杀,几天之内顶天立地的男主人变成了丧家之犬,失去了他为之奋斗的一切。这过程中我唯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男主角购买的房地产基金赔到连本带利都没了还多出来6万美金的罚款,而这大额的罚款正是把他逼上绝路的原因(否则他无非是损失全部储蓄,重新找工作,从头开始攒钱还房贷);但是其他一系列连锁反应,都是我们任何一个中产阶级可能面对的灾难——其实你生活的根基已经建立在极其脆弱的薄冰之上,只要一处破裂,处处瓦解。为什么?男主人公的经济基础是工资,有了工资才有存款和信贷的信用,才有了买房的能力,才可能积累下储蓄进行投资。在这个链条里,决定性的起点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工作是靠别人施舍的。男主人公的生活基础是家(老婆孩子和房子),家的物化象征即房子的贷款由银行提供而房价则由市场决定,在市场崩溃的时候房价下跌而贷款利率上涨,两边同时损失惨重且进退两难,在这个链条里,生存之本是房子,而房价是由市场操控的。这也就是说,你以为你拥有的并不是你的而是企业、银行或者说幕后操作者暂时赏给你的。工薪阶层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时间,换来的生存保障其实却只是一层纸,当任何一样不幸来敲门时:疾病、失业、法律诉讼、经济危机等,你本以为建立好的一切都可能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让我们思考一下,我们都在忙什么?忙着打工?忙着养家?忙着幻想更美好的明天?当男主角失去全部时,他花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便研究明白了之前根本没时间去琢磨的金融黑手,找到了一串责任人的名字、背景、住址、作息时间…… 如果在这之前,他可以停下脚步,用同样的专注力和热情每天研究一下什么是投资,经济危机有什么样的先兆,如何理财最合理,他必然不会沦落至此,甚至连自己的broker买了什么基金都不知道。事实上,在他知道自己的老婆患有重病的时候,他就应该卖掉基金,为自己的未来支出提供双重保障,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把身家性命拴在一根绳子上,不管这个绳子是所谓最完美的保险,还是所谓最安全的投资。如果你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危机感,那么危机迟早将会到来。

对我来说,入侵华尔街这后半段是弱者复仇的精彩意淫,却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男主人公的遭遇却是真正宝贵的一课,值得所有活在迷梦里的中产阶级警醒。我们要记住的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人类社会,弱者最好的反抗便是成为强者,因为弱者永远不可能消灭强者,强者站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发笑。

入侵华尔街Assault on Wall Street(2013)

又名:紧急救援:贪婪的年纪 / Bailout: The Age of Greed

上映日期:2013-05-10(美国)片长:97分钟

主演:爱德华·福隆 / 多米尼克·珀塞尔 / 埃里克·罗伯茨 / 艾琳·卡普拉克 / 凯斯·大卫 / 迈克尔·帕尔 / 约翰·赫德 / 

导演:乌维·鲍尔 / 编剧:乌维·鲍尔 Uwe Boll

入侵华尔街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