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看到《我来自纽约》的预告片后,立马屁颠屁颠的找了许久才看完了这部剧。虽然是2016年在马来西亚上映,但直到这几天才将要在中国上映,这个时间差,我也只能表示不解了。。。。。。
该片讲述一个自小在纽约长大的小女孩因母亲工作忙碌无暇照顾,被送到马来西亚,与古板外公生活的故事。
11岁的小女孩Sarah(陈沁霖饰演)从未见过外公,内心很是排斥,但慑于母亲的命令,不得不留下。
母亲(萱萱饰演)作为女强人,因事业四处奔波,无暇照顾女儿,只能联系10多年不曾联系的老父亲帮忙照顾。但她自己来去匆匆,只塞了厚厚的一笔生活费给老父亲,话都没多说几句,心事重重的走掉了,留下来不及说话的老父亲。
老父亲(狄龙饰演)是一家医馆的跌打师傅,平日帮助小区的人治治简单的摔伤、骨折,为人古板老实,受人尊敬。
故事就发生在这一老一小的相处期间。
刚来的Sarah极度不适应小区生活,经常扯着嗓子飚英文表达自己的不满。外公听不懂英文,只能用肢体语言或者一字一句的说着中文,但这无疑是“鸡同鸭讲”。
情急之下,他求助了小区邻居。邻居明氏夫妇的儿子家宝立马自荐当翻译。
但他蹩脚的英文只招来了Sarah无情的嘲笑。
交流好似陷入了死局。
所幸小孩子的心思是单纯的。在明嫂的支招下,外公招呼了自己的小孙女和邻居的娃娃们,一块去吃了顿麦当劳。
居然炸出了Sarah会说华语的重大事实。最难的交流障碍这下解决了。
Sarah也敞开心扉,与阿宝几个小伙伴成了好朋友。
她逐渐接受了马来西亚当地的文化,努力融入当地的生活:吃福建面食,学做汤圆,穿红大衣过春节,将小背心短裤换成短袖中裤,对外公的称呼也从一开始充满鄙夷的“怪物”到“师傅”,最后变成充满信任的“外公”。
而外公也逐步跟上世界潮流,买了智能手机,学习如何上网。
文化的互相冲击开始有了融合的趋势。
在圣诞节当天,Sarah十分怀念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心情郁郁寡欢。
外公尽管不屑洋文化,但为了让她开心起来,专门做了棵“圣诞树”和“火鸡”菜。
当然,“圣诞树”就是借了他人家门口的铁树做的,“火鸡”则是一顿土鸡煲,与美国文化的“圣诞树、火鸡大餐”相去甚远。但这份心意让Sarah感到很温暖,专门买了一个可以让外公不再需要用墙壁挠痒的挠痒棒送给他。
几个月的相处间,爷孙俩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人文理念,有时矛盾重重,冲突不断。但这不能阻止他们的心走的更近了。
因为他们共同思念的一个人——Sarah的母亲,也是外公的女儿。
而这成了维系他们感情的系带。
母亲与外公是有矛盾的。当初母亲为了爱情,想离开马来西亚前往美国,但外公不允。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以十几年甚少联系为结局。期间母亲被抛弃,自己独自一人边读书边抚养女儿长大,而外公因为英文表达不清,签证失败无法前往纽约。
双方都很挂念对方,就是拉不下面子道歉。
Sarah的出现让他们的关系有了缓和的余地。外公放下面子,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表达自己的愧疚,以及深切的爱意。
母亲也心怀愧疚的回家过年了。
一家人终于解开矛盾,和好如初。
这部影片虽不是出自香港本土,却充满了浓浓的香港家庭剧味道——简单直白的现实理由,琐碎的生活细节,有点无厘头却积极向上的日常对话、略微生猛的感情变化,永远猜得到走向的剧情......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让这部片现实感更强,当矛盾与冲突在时空碰撞中渐渐消融,你才能感受到那细水长流的蔓蔓温情。

家人,不就是这种舒适的存在吗?
PS:几年前看过一部叫《孙子从美国来》的电影,套路与这部类似,不同的是那一部多了皮影戏的传统文化,多了一种别样的人文精神。影片节奏缓慢而柔和,动静相宜,感觉拍摄手法更加成熟和精练,可以一观,正太很可爱哦~~至今想起来仍然觉得很温暖很治愈~~


我来自纽约(2016)

又名:The Kid from The Big Apple

上映日期:2018-08-18(中国大陆) / 2016-03-10(马来西亚)片长:121分钟

主演:狄龙 / 宣萱 / 陈沁霖 / 迪内希·奈尔 / 林家冰 / 罗敏儿 / 陈智深 / 张宝权 / 文森特·约翰·凯尔西 / 邓壹龄 / 

导演:张爵西 / 编剧:张爵西 Jess Te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