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此片的动力来自两点,读过远流出版的马梅所著的《导演功课》和CC去年发行了此片的DVD。然而不幸地是看完之后的感受也有两点:马梅的编剧依然如之后的《铁面无私》一样平庸,同时更加坚定了,CC出品的节目当中品质最差当属美国现代电影。考虑到这家以出品世界各国经典影片而享誉全球的公司位于美国的事实,所以很不厚道地怀疑CC出版此类作品有扶贫赈灾的尽义务的成分存在。

影片一开始,女主角先是被粉丝认出索要签名,交代她成功人士的背景;而对女病人的诊治引发了她后续行为的动机:试图改变现状;无巧不成书,随后就医的男孩的强制性赌徒身份和他的负赌债的陈述,便为女主角提供了一条合理的将动机付诸行动的途径。马梅的开场设计几乎完全都是在情节服务的,它缺少对于主人公人物性格的更深入刻画。观众虽然知道了主人公是成功的心理医生,但却不是从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情节或者台词中去领会到的,而是由导演强行灌输的。

随后女主角去了“赌场”,问题进一步凸显。如果之前当面对男孩突然拔枪时却表现的镇定自若最终化解危机算是一种对女主角性格特质的成功刻画的话,那为什么当面对游戏屋的老千设的赌桌骗局时她却单纯的像是一个刚走向社会的女学生?当然观众可以理解为,行业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的人对于社会复杂性差异认知也不同。但显然心理医生特定职业,使得这种借口的说服力大大降低。而随后老千们向她演示信封骗术的段落,更是将这一人物的性格刻画上的矛盾之处发挥到了极致。拜托,就算此时观众不知道钱是如何被取走的,但也一定知道那信封里是空的。导演凭什么会认为,面对如此肤浅的小戏法,观众会和她女主角一样天真的大吃一惊?

银行取款时的赌术揭秘则是另一处马梅自以为是的高明,实际却是在贬低观众智商的的情节设计。梅西所客串的那个取款人为什么最终会不出所料的出钱相助?是因为导演借男主角之口说的“你释放了信任,所以他回馈了这种信任”吗?虽然必须承认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类似的骗术。而且它们在特定环境下也确乎行之有效。但问题在于,这是一部悬疑类型的电影,而不是社会纪实片。所以,编导的任务不是将二流骗子诈欺爱贪小便宜的街道大妈的故事搬上银幕敷衍了事,而是要尽可能设计那些让具有最高智商和丰富观影经验的观众都难以猜透的情节。退一步说,即使编导无法使已然怀有强烈戒备心理的观众认同片中被骗角色的愚蠢,也该让他们体会到你所设计的情节的新奇与有趣——比如阿根廷电影《九个皇后》中,两个骗子假冒亲戚汽车抛锚,而从某楼大妈处骗钱的故事。

当看到旅馆约会后几个人用捡皮箱的方式作套骗钱的情节时,着实吓了一跳:马梅不会真的照搬连中国的法制教育节目中都算老掉牙的骗术吧?好在,他后面还是加入了二度曲折。不过在女人“适时地”看到被骗之人浴室打电话时,还是猜到了其中的蹊跷。而发展到她第二次替骗子掏钱免灾,真相便更是昭然若揭。

影片的失败之处也就在这里:观众几乎是和女主角看到完全一样的情节,但只有女主角还蒙在鼓里。而这种蒙在鼓里,与希区柯克电影有本质的不同。希式悬疑的产生是因为观众先了解到,而主人公自己却不知道。可这部电影不是女主角应该蒙在鼓里,而是导演刻意的让她蒙在鼓里。

结尾前,男孩莫名其妙的上门告假,正赶上女主角出门销毁证物(马梅实在没招了,竟然想出这种破局情节)。于是她看到了某样眼熟的东西,突然恍然大悟……笔者当时就想,这么巧?此片最终该不会是个大卫·芬奇《游戏》的皆大欢喜的套路吧?要是那样,倒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而值得期待了。可结果呢……唉。

其实,对于此片讨论依然可以引申至本人热衷的“主题和细节”关系问题。尽管你可以说惊悚悬疑只是外衣,马梅试图通过女主人公的离奇经历和黑色结局,要表现人类内心深沉的某种欲望通过诸如游戏屋的冒险被激发等主题思想,云云。但这些思想只需一张A4就可以阐述清楚呀!真正考验编导实力的正是那貌似不够重要的外衣的编织水平。说道这里不免想起前些日子翻译的“英国人看新浪潮”的结束语:

德加曾对马奈说,他有很多想法,但发现想要付诸笔端写成诗时却很难。而后者回应道:“德加,诗不是用想法写的,而是用词句。”

只能说,本人不喜欢马梅在此片中所用的词句。很不喜欢。

赌场House of Games(1987)

又名:赌馆

上映日期:1987-10-11片长:102分钟

主演:林赛·克洛斯 / 乔·曼特纳 / 迈克·努斯鲍姆 / 莉利亚·斯卡瓦 / 威廉姆·H·梅西 / 

导演:大卫·马梅 / 编剧:David Mam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