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在关注《未来之家》这个纪录片,看了六集,将要接近尾声了。
最喜欢撕蛋写的一篇文章,他对未来之家的理解很到位。搬运过来~


说到未来这一主题:
我们是更期待,还是更恐惧?
更敬畏,还是更上瘾?
我们需要怎样的未来,或者我们渴望怎样的未来?
而今天的文,就是关于两个词,未来,与,家。
未来之家。
  
我们无家可归,却全球热恋、拥抱与爱
“这很酷,这是未来。”
文:小日
(一)
这是一个全球热恋的时代。
有一本就叫:《全球热恋》。
德国作家乌尔里希·贝克和伊丽莎白·贝克-格恩塞姆写的。
作为一本社会研究的通俗读本,被誉为“新世纪情感预言书”的《全球热恋》,通过展示当前世界化的情感奇观,从本地恋协会的抗争,到世界代孕中心印度的现状,让我们看到世界表象之下的另一个平行时空。
这是对很多人而言的,
平行世界的另一天。
《全球热恋》提出一个观点:
世界未来是快速移动的,没有人能固定在某处,而全球化的经济、文化、潮流带来全球化的情感、知觉与价值观的自动流转。
于是,在书中,乌尔里希·贝克和伊丽莎白·贝克-格恩塞姆大胆提出一个概念:
全球家庭。
(更年轻的你,和,我,构成全球家庭,及时相遇,随时相爱)

这或许是“未来之家”的初始概念。
而在微鲸与异视异色(VICE中国)联合出品的系列片《未来之家》里,我们跟随节目组合的路径,一同围观了包括中国在内:
英国,冰岛,荷兰,美国,日本,印度7个国家。踏上了伦敦,拉格比,雷克雅未克,波士顿,海沃德,洛杉矶,旧金山,纽约,阿姆斯特丹,诶因霍温,东京,岡崎,班加罗尔,北京,深圳,上海16个城市中,不同人的生存之道……
我们看到了在常人生活之外,那个平行世界里的1000种关于未来之家的体验。
这样的体验,在今天,或许是新闻,满足我们作为围观者的好奇,但在未来,这样的生存形态,将是新一代年轻人的主流。
一如《未来之家》里,摄影师出身的体验式(也是主持人)竹子所说的:
我是一个世界漂。
在未来,或许北上广深之类的北漂、沪漂,港漂终究过期,更新的一代(也就是超级人类)正在用脚步丈量世界的版图,而他们也成为“世界漂”的第一代。
这很酷,这是未来。

(二)
这是一个快速移动和交融的时代。
共情、平权之上,家的版图在扩展。
移动互联网带来信息爆炸、交通工具缩小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心理距离、中国与世界的深沟通,让移动能力成为一种生存的能力。
未来的人类:移动能力比停留能力更重要(←撕蛋旧文,点击阅读)
作为年轻一代的样本(比起代表,我更愿意写为样本),在《未来之家》里,穿梭北京、伦敦两地的文化创意网红vlogger竹子和来自LA、毕业于斯坦福拥有工程学博士学位的华裔音乐人Mike Gao,这两位体验师正带领我们穿越不同世界的角落,和我们一同探索一个每个人都关心的话题,什么叫家?什么叫未来的家?

家,或许是科技智慧、充满脑洞、或者是温馨美好的。
作为7集系列记录片,《未来之家》分别通过生活样本、角色参与者、关于生存问题的解决之道等不同角度,将7个话题一一抛出,不断拷问我们自己,也拷问这个时代,无论年轻的,还是年老的,关于这个时代的所有参与者、见证者、目击者和围观者。
在拍摄过程中,他们尝了布鲁克林屋顶绿色农场中栽培出来的有机蔬菜、住过全部由遥控器控制的智能家居Airbnb、拜访了把机器人当做伴侣的日本女孩、体验了印度硅谷用垃圾改造而成的房子、参观了将科技与宗教融合在一起的新型坟墓……
七集《未来之家》涵盖了从“大城市小空间”、“机器控制论”、“未来食物”、“人类创造力”、“新旧文明的碰撞”、“科技带来的孤独感”、“中国未来的可能性”等不同话题,通过每集一个角度来观察这个已经发生却尚且陌生的世界。
从而,引出一个价值主张:
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呼唤更多有热情和能力的年轻人,
在对人类未来的课题上,
提供更丰富的智慧,更多远的脑洞。
这很酷,这是未来。
  
(三)
那么,在未来,家是什么?
这问题,或许,涉及个人、温度与时空。
无论是《全球热恋》的伦理关系“全球家庭”,还是《未来之家》所呈现的熟悉与陌生,在未来,我们对家有着全新的理解与认识。
家对于个人而言,或许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个体的能量;
停留的空间;
最终回归的原点;
家的形式随人的行为而转变,于是我们看到体验师竹子在海边做瑜伽时感受到的宇宙能量场,那是个人与敬畏的自然之间的对话,那个瞬间,家是身体;
而在共享型群居空间里,我们看到家是给来自世界每个有意思的人停留的地方,一张床,一个空间,一个轻松愉悦的PARTY就有了家的冷与暖,也就是温度;
而在最终周遍世界后回归到传统家庭,那是出发的起点,也是回归的终点。
  
在冰岛,Mike Gao和当地的音乐人交流,团队的人都觉得冰岛并不是一个孤独的地方
  
位于日本的新型坟墓Ruriden——火化了之后,骨灰放在玻璃佛像背后储存。来访的亲人进门刷卡,佛像LED会亮出不同的光。
  
一个新旧结合的幼儿园,这里的孩子可以讲三种语言。

而在整个旅居轨迹中,竹子和MIKE呈现出一种和全球邻居做家人的“世界漂式居住法则”,在不同的地域和时空里,人们面对同样的生存问题,无论是城市的绿地与食物、狭小空间里的居住智慧、人对社会关系的分享与创造、旧城的改造与生死,以及,个体的孤独,仿佛全球个体都在面对一个关于未来的终极拷问。
人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未来,以及,人们需要怎样的脑洞和智慧,才足以应对共同的命运。在《未来之家》里,我们看到:
生存,从来都不只是单一个体的责任与义务。
所以,个体抱团取暖,拥吻相爱。
这也恰恰是新一代年轻人所倡导的潮流:
“存同求异”
我们如此相似,却如此不同。
这很酷,这是未来。
  
(四)
在未来的家,
人们看到陌生人之间的热恋、拥抱和爱。
这里的热恋,不是来自爱或性,而是来自:
不同个体之间彼此相似同频的真实与热忱。
在一个高度碎片化、快节奏的时代,年轻一代呈现出更加包容、生动且有趣的相处方式,
无论是屋顶上种植有机蔬菜,将底下管道改造成线性公园、在污染的河流里设计干净而开放的泳池、将污染物转化成墨水、寻找与机器人相处的智慧与哲学、还是用科技审视个体的孤独,在《未来之家》的近千种脑洞、畅想和创造中,我们看到新一代的共同点。
那就是对生活的热恋,他们角色不同,
但都拥有着同样的对生活的真诚与热爱。
  
“Air Ink”的发明人:Anirudh Sharma,Air Ink将污染城市的废气转变成墨粉和墨水,并将其大规 模投放市场,同时做了盲人导航运动鞋等项目。Sharma 展现了科技为印度带来的改变。
于是,在这个高速移动,混合且混血的时代里,人们放到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开放关系,也掌握了友好相处的边界、节奏与度。
没错,这就是未来。
未来的世界里,年轻人们环球旅居,
这一点,虽然看起来有点孤独,但他们依然能够及时拥抱和爱。
你理解我,我懂得你。
地球更加扁平,扁平得亲密无解,
人们通过一致的努力和创造,构建未来。
全球热恋、拥抱和爱。
这很酷,这是未来。
  
(五)
从传统的固定居所,到全球移动的世界之家,
《未来之家》试图讨论的更深刻的话题是:
当人们开始理解未来的家,那同时该如何看待原来的“家”?
这是《未来之家》的价值所在。
它颠覆的不仅是场景,
还有传统对家的观念。
一路看来,你会明白:
对世界漂的新一代而言,
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无家可归”的。
这挑战了中国人传统的买房概念,也抛给了年轻人一个更尖锐的问题:
你愿意买房,还是更愿意自由看世界?
如果安家,你又愿意把房子安在哪里?
什么是买房给不了的慰藉?
什么是有钱买不到的奢侈?
在未来,年轻一代或许都是“无家可归”的人。
所谓无家可归,是因为我们更高频次接触、居住和栖息的家的版图,全球化了,扩大化了。所以,未来的人们,或许都有两个家:
一个是全球化生活版图,
而另一个是传统的居所。

全球极速移动,地球之上的航线光谱
一个是一个圈接一个圈的交流与碰撞,另一个,则是我们的起点与回归的原点。
于是,传统意义上的家,或许成为我们的一个私属据点,一如永恒的福祉,一个让我们生生不息的能量支点。
整个支点,欢迎我们随意离开,
也恭候我们,随时回来。
  
未来之家,家是什么?
所以,在《未来之家》的终点,
这个纪录片回到中国,探索中国未来的可能。
据悉,在7集视频节目播放完毕后,实体房屋“未来之家”将在北京白塔寺古老院落中向公众长期开放,得以体验科技、艺术、设计带给家庭居住的未来可能性。
作为《未来之家》的出品方,微鲸科技,从一家专注于家庭娱乐,通过软件、硬件、VR影视娱乐生态系统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到追求与年轻一代及时沟通、心智对话的未来人居形态摸索者,微鲸科技希望将北京白塔寺的“微鲸未来之家”打造成为:
一个立足中国却满足全球年轻一代生活期待的恒久据点;
一个融合传统建筑和创新科技,满足新一代生活品调的互联之家。
而在未来,家的概念也将更加开放共融,因为,年轻一代对于人类未来的探索从不停止,也永不停息。
这很酷,这是未来。
  
“对未来上瘾,为新一代生而不同”

未来之家(2017)

又名:Future Home

主演:竹子/Mike Gao

导演:韩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