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俄罗斯与亚美尼亚两国合拍电影——Zemletryasenie。影片取材于1988年发生在亚美尼亚的大地震,巨大的震动将斯皮塔克镇夷为平地,将列宁纳坎变为废墟,将基洛瓦坎城等多个区域及城市变得满目疮痍。
这次本土导演Sarik Andreasyan,运用视频影像,全面回顾了这段过往。以自己的方式,纪念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致敬那些奋力拼搏的救援人员,感激那些伸出援手的国际组织。也再一次呼吁众人“勿忘历史,珍惜现在”。<图片1>
开篇,聊了一下事件的背景,接下来进入作品解析。(褒贬不一)
I. 正统俄式灾难片
看惯了美式同类题材电影的观众,一定非常不习惯这部作品的叙事风格与节奏把控。感觉叙事散乱,铺垫冗长,节奏缓慢,的确如此,但是换个角度来讲,或许这些所谓的“不足之处”正是这部俄罗斯影片值得回味的亮点(正统的俄式风格)。怎样理解呢?
1,叙事乱?可能是由于人物众多导致的假象!仔细观看,不难发现,本作没有固定主角,而是群戏为主,以众生相,解读人性与人心。
2,铺垫长?的确。没有开门见山,而是缓慢递进。先是和平景象,随后一片荒芜。画面前后对比,极致的反差,让观众了解现实的残酷,思考人生的意义。
3,节奏慢?整部作品匀速向前推进,有条不絮。事件、人物、情绪慢慢展开,使人过目难忘。<图片2><图片3>
II. 真实的感受与过度的煽情
真实感受!
影片众多人物中,让观众感受最真实的要数Michael Poghosian饰演的”倔老头“。从”地震前,他对妻子的抱怨;对女儿未婚先孕的愤慨“,到”地震后,他救出废墟堆下的爱人,相拥而泣;释怀原谅了女儿的过往“。所有的一切,都被真真切切的演绎了出来,十分感人,相当动情。<图片4><图片5><图片6>
过度煽情。
”情绪“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略微有些"过"。煽情的制造似乎有些刻意,加上钢琴的配乐,让人有种说不出的凄凉之感,可惜过了这个“度”,显得“过犹不及”,尤其片尾“Konstantin与Robert对话”的那一段,煽情过头了,偏题了。<图片7>
III. 主题形散,喧宾夺主
“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要义,然而对于一部电影而言,同样重要。可惜,这部作品似乎忽略了这个关键点。导演有意无意的将几个”主题“融汇在影片中,让人略感迷茫。
就影片本身而言,显而易见,导演试图通过地震这一事件,展示”众生相“,凸显“人性的善与恶”——既有互相救助、舍生忘死,也有贪图小利、乘火打劫。(一针见血的揭示”人性主题“)<图片8>
相对于这条主线,另一条隐形支线(肇事司机Konstantin与车祸孤儿Robert之间的故事)的出现,就让人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
导演在开篇与结尾(两个时段),运用两段场景,引出了另一个主题”自我救赎“。
场景1。8年前,隧道内发生了车祸,Konstantin抱着流血的小男孩Robert缓缓走出。
场景2。地震发生后,刑满出狱的Konstantin拯救被困于建筑下面的女子;与乘火打劫的恶者对峙;深情对话长大成人的Robert;最终因失血过多,牺牲。
与”人性善恶“相比,”自我救赎“这个主题的出现显得有些突兀。首先,与大背景完全不匹配;其次,影响了主题的升华;再者,双主题的出现,迷失了作品的焦点。说实话,真心不明白导演缘何如此安排?!这个构思与想法的意图,个人理解无能。<图片9><图片10>
写在最后。看罢影片,个人最大的体会莫过于十六个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善待自己所深爱的。<图片11>
导演★★★☆☆(典型的俄式影片,可惜主题有些乱)
演员★★★★☆(正常发挥,Michael Poghosian居功至伟)
剧情★★★☆☆(群戏演绎世间冷暖,刻意煽情过犹不及)
视效★★★★☆(开头地震的特效震撼人心)
音效★★★★☆(感人至深、特深情)

推荐人群:所有人
更多影评+剧照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图片12>

亚美尼亚大地震Землетрясение(2016)

又名:地震 / Zemletryasenie / երկրաշարժ

上映日期:2016-09-13(亚美尼亚) / 2016-12-01(俄罗斯)片长:101分钟

主演:康斯坦丁·拉夫罗年科 / 玛丽亚·米罗诺娃 / 维克托·斯捷潘尼扬 / 塔特夫·欧夫基迈恩 / 米卡耶尔·波戈相 / Michael Janibekyan / Sos Janibekyan / Armen Markaryan / Arevik Martirosyan / Asmik Aleksanyan / 萨比娜·阿赫梅多娃 / Mikael Aramyan / Marjan Avetisyan / 阿尔焦姆·贝斯特罗夫 / Arsen Grigoryan / 

导演:萨里·奥德赛耶 / 编剧:格兰特·巴尔谢吉扬 Grant Barsegyan/阿森·达尼埃良 Arsen Daniel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