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失眠季,便有一搭没一搭地炒冷饭看老剧,也开始断断续续写几个字。
在我小时候流行一样东西,叫做录像带。那个炎热的夏天,舅舅借来给我和表妹打发时间,两个小孩子把那套叫《戏说乾隆》的剧翻 来覆去看了许多遍,乐此不疲,当然仅限前14集。
后来渐渐长大各安天命,大家都还玩在一处,却再也不会有小时候姐妹俩用围巾包几件衣服打个包裹往肩上一甩,转头跨上外婆床栏当做跑马的那种荒唐和快乐,记忆也有生命,明明灭灭。日后说起这一遭,都是“不堪回首”的互相打笑,于是便又勾起了对这剧的念想,到今日粗粗一算,这些年这14集我大抵有看过二十多遍。

现在想来,我印象中第一个喜欢的女演员,并非张曼玉,而是赵雅芝。无感白素贞,无感冯程程,她的好,是程淮秀。而江南除霸里的那对,即是我最初见识到的荧幕CP。
我眼里古装剧最妙的CP不过三对:除了戏说第一对,也只《飞刀》的李杨,《大唐》的仲宁。《逆水》的顾晚输在略失了些后劲以及我真的很不喜欢女方。至于金庸剧则不算,查先生写得远比拍的要好得多,且真正妙的并非主流那些,而是如《倚天》的亭悔,《笑傲》的平灵。
扯远了,回头只总结这三对,得出我眼里经典CP的构成要素:
1、傻白甜玛丽苏全滚开(原来从小到大我的口味几乎没变过),但男主荤素不限只需外貌体格武功过关
2、性格大体要互补,智商一定要同时上线最好是棋逢对手
3、女方性格自带适度“外强中干”特质
4、结局一定不能在一起……(最重要的事说N遍)

说回那14集江南除霸。小时候看这段感情的归属只觉极其不解也不爽,如今再看,这结局恰好包含了我审美中最好的戏剧所具备的特质——有无尽想象,有无尽哀伤。
竹林初见,她打马飞驰而过,他见之失神;小狼沟照面,她感激他拔刀相助,豪气地分赃;名园交手,他剑挑她蒙面黑布,情根深种……然后是旱湖之约,盐帮入伙,到最后盐漕化敌,恶官伏法,相望江湖。
最终呈现出的这段感情,分寸处理得极好,缱绻有时,转身有时,爱得勇敢,离得凄然。最动人即是她明明说不相送,仍暗自立于远山,镜头跟着她步步追随遥遥相望;他站在船头,前一刻还是乍惊还喜,后一秒就红了眼眶。纵然又弥补了一段北上相聚,但结局仍是天大地大,各守一方。
从此彼此生命各有四季,兀自悲喜。从此山长水阔,心无定所。闲步于紫禁的铜墙铁壁之内,奔驰于满清的白山黑水之间,原来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终究不是句空话。
世间景色依旧,清风明月夜,雪落长城时,人生每一个攀高堕低或喜悦或彷徨或艰难或痛苦的时刻,都因为良人未在侧而每每逃不脱遗憾的底色。若是终别离,何苦初相遇。但这场遇见终是意味深长的吧,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几时照人还。当东风绕过宫墙,穿林打叶,他会幽幽记起,那年江南春尚好,白衣女子挥鞭快马擦身而过;记起她口中沉沉道出旱湖之约终身不悔……好在有这些,想必让他在记起的每一个瞬间,淡漠了往后岁月里关山万重人海杳杳的怅然(请忽略后面两部)。
正是因为这等待相望既苦又美,才教人在这伧俗尘世,永不万念俱灰。


前两天和相识3、4年的好友Y小姐聊到这剧,她说她也对江南篇情有独钟。于是笑,差不多年纪的人,儿时几无网络,能看到听到的,所差又有多少。

我的小时候,除了泰山压顶的苦刑——钢琴,倒真没有学业的压力——彼时学前班之类概不流行,又不喜与同一栋楼的孩子们游戏,因此tvb、录像带、港台流行乐是我的岁寒三友。后来长大,消遣的事物只多不少,但良莠……真是不说也罢只当笑笑。反正是消遣嘛,只伺开心就行不是吗。
于是又被朋友笑入戏太深,入戏么,根本不是。它怎么会只是戏,它牵起我童年最无忧的时光,那时光没有长大后的失散分离,没有只为逐利而生的压抑,也没有外婆的死去……一切不欢而散只在戏里。
我不是入戏,我是贪心。二十年过去,我想要的,仍是好梦不醒,故人永在。

戏说乾隆戲說乾隆(1991)

又名:戏说乾隆(中视版) / 戏说乾隆第一部 / Make Bitter Qianlong

主演:郑少秋 / 赵雅芝 / 江淑娜 / 周庭坤 / 张庭 / 

导演:范秀明 / 编剧:宋项如

戏说乾隆相关影评

轩轩
Clar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