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令孤

战火硝烟的散去只意味着一段时光的消逝,而不代表人们就此可以忘记。很长一段时间来,军事题材影片一直是国产电影的主流类型,但是在如今大众娱乐占据一号高地的文化氛围中,它却日益失去了曾经的辉煌风采。人们对这类作品的印象也往往停留在高大全的英雄和直白的说教层面。这时候,如果有一部影片能够在经典题材上打造出新的风格,无疑就显得脱俗,而《钢刀》便勇敢地做了尝试。

影片的导演阿甘本身就喜欢追求多变风格,在他的创作履历表上,既有恐怖片《天黑请闭眼》,也有爱情片《非常浪漫》,还有改编自贾平凹小说的喜剧片《高兴》。这一次,他又瞄上了战争故事,拍摄了既虐身又虐心的《钢刀》。影片以兄弟两人的较量来折射两支队伍的对抗,以写实的动作戏来替代写意的硝烟战场,以凝重的版画风格来彰显人物内心的厚谊,可谓完全突破此类影片的惯式。

故事讲述两位相依为命的异性兄弟,在一次抓壮丁事件中,哥哥王炳生进了国民党军队,弟弟陈铁金被共产党军队收留。多年之后,他们在战火弥漫的河西走廊相遇,一个成了马家军的连长,一个是红军连长,而弟弟因为任务要从哥哥的阵地穿过。面对命运的捉弄,两个人既要为了维护各自的信仰互相厮杀,同时也无法抹去彼此内心的兄弟情。

陈铁金奉命保护一群留欧回来的艺术家去安全地区,在被炮火和鲜血浇筑成的河西走廊,艳丽的女人的加入,无疑又助燃了这对兄弟的矛盾。陈铁金冒死冲锋保护女人,是为了使命,而王炳生不断去破坏两人的依附关系,又是出于自以为是的拯救。他们虽然处于同一个空间,却又牵连着过去时的情谊和将来时的生死,残酷的不是选择什么,而是如何选择。

战争的敌我对抗属性本就有着强烈的戏剧性,而当这种戏剧性又集中在一对亲人的身上时,就更加纠结和悲剧。在漫长的中国战争史上,出现过很多家庭破裂、分属两个立场的情况,但是由于时代局限的关系,兄弟相残的故事很难得到深刻表现。而《钢刀》因为选对了背景,选对了兄弟情的突破口,因而能在一种含蓄的气氛中表达感染力。当两人手中的钢刀在鞭打和刺伤对方肉体的同时,其实也在刺痛各自的内心。

曾经有机会,他们都可以放对方一条生路,但是对于职责的坚守和对于情感的深藏,让他们误解了彼此的出发点,唯有用血和泪去填充漫长分别留下的空白。向来以暴烈肌肉男示人的何润东和果郡王李东学在片中相爱相杀,他们的气质也契合了角色本身的定位。一个邪恶中不失纯净,一个乖巧里蕴含强硬,而面子上的打斗恶拼只是战争戏的一种互动,里子的内心挣扎才是传递感染力的所在。

其实,这样一个看似简练的故事推进,背后却有着非常广博的历史内容。红四方面军的悲壮西征,与马家军的惨烈交战,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印记。而《钢刀》虽然没有直接叙述这段历史,但是我们能够从影片中紧张的人物对峙和战争场面,管窥到当时的形势。同时,在影片叙事中,那一群从欧洲回来的艺术家也起着关键作用,当她们一身旗袍出现在硝烟中,仿若《辛德勒的名单》中红衣女孩的悲情显身。在她们身上,承载着那一代左翼文艺青年对革命的向往,对改变中国的向往。

除了人物设定挑战了传统战争片的叙事方式外,《钢刀》在技术上也在挑战传统电影的固有拍发,影片中看似宏大壮观的自然环境和打斗场面,其实没有一个镜头采取实拍,完全是在摄影棚的绿幕前完成。也正是由于技术的进步,为创作者的思维提供了实践的条件,《钢刀》将现代动画和传统版画相结合,打造出刀刻般的立体造型。而版画恰好是三十年代左翼美术运动的重要内容,是革命文艺的组成部分,将其作为主打风格也与影片的内容形成很好的映照。

当下时代是一个创新时代,当下社会是一个创意社会,作为文化商品的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内容可以从丰富的历史素材中吸取营养,但形式必须要朝向远看,走的更远,而《钢刀》无疑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当我们为影片的画风尖叫的时候,如果再探究一下其人物背后的历史和拍摄技术方式,或许还会被吓一跳。

钢刀(2016)

又名:Brothers

上映日期:2016-05-20(中国大陆)片长:94分钟

主演:何润东 / 李东学 / 夏梓桐 / 杨奇鸣 / 田原 / 赫子铭 / 宋宁峰 / 王往 / 黄天元 / 

导演:刘晓光 / 编剧:阿甘 Ah Gan

钢刀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