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新看了一遍《通往布列松之路》
突然理解了一点点内容,不过更令我意外的是还发现了他和西德尼不同与相似的地方。
两种相对立的风格,自成一派与15部作品完全不像出自一人之手,风格上相差太多。他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去戏剧化与戏剧性,布所说的电影艺术大抵如此,戏剧用演员的表演推动剧情发展,倘若电影与戏剧类同,那么电影就无法脱离于戏剧而自成一门独立的艺术。
但我后来还惊喜发现他俩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普世价值与女性视角。布是宗教信徒,西德尼思想偏向左派,都有追求美丽与和平的愿景,而且对于现实社会的缺陷都有着觉醒与反思意识,在结尾不会刻意抱以美好改动结局,该死死,该分分(不是[允悲]不会让痛苦扭转成向阳,也不会让三观为爱情让步。
布说过摄影机有记录真实的功能,所以他的电影风格以写实为主,在电影里再现真实。这点俩人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西德尼的作品中明显能感受到他对于角色的怜悯,以及价值观的植入。
但布不同,他说过电影里没有导演、演员,也就是完完全全的把现实世界搬到电影里,所以他只用模特,这种模特与演员的一大区别在“驯化”,我所理解的模特更类似于普通人,没有情绪与表演痕迹。试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大多不会有戏剧舞台上的夸张动作表演,只有相逢一瞥的冷淡。
至于他拍摄画面大多从手脚开始,我联想到坐电梯时的场景,电梯上升会有不同楼层的人走入。我通常会先看对方的脚,视线渐渐往上审视,甚至不会看到脸就低下头,于我而言对视蛮可怕的…
所以,这次想通一点点之后我发现以前写的短评都是shit,尤其是错以为后面几部他在影片里传达了同情心,其实是没有的,仅仅是客观记录。他好像说过想把《死囚越狱》拍成纪录片来着,不过这就让我困惑了,布如此喜欢记录真实为什么没去拍纪录片呢[允悲]
不过,我更喜欢他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间接让观众参与其中,而此刻他变成了旁观者,导演与观众发生了错位,自身不对角色遭遇做任何评判,却把这个权利交给观众,所以他最想看的应该是观众对作品中造成主角悲剧之源的社会有何反应,最明显的就是最后一部《钱》,那个结尾太明显了。
难道是间接利用电影这门艺术让观众观察与审视自己[思考]如果真的是这样而且真的达成效果,那么“清晰多于悲观是好的”也能解释得通了…

通往布列松之路De weg naar Bresson(1984)

又名:通往布莱松之路 / The Road to Bresson

上映日期:1984-02(鹿特丹电影节)片长:56分钟

主演:罗伯特·布列松 Robert Bresson/路易·马勒 Louis Malle/多米尼克·桑达 Dominique Sanda/保罗·施拉德 Paul Schrader/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奥逊·威尔斯 Orson Welles

导演:莱奥·代·波尔 Leo De Boer/朱里恩·罗德 Jurriën Rood编剧:莱奥·代·波尔 Leo De Boer/朱里恩·罗德 Jurriën R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