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上尉》很有可能进入不少人的年度十佳之一。



这部二战题材影片的恐怖程度可能比今年所有恐怖片加起来更甚。它讲述了权力的可怕,描绘了文明下的疯癫。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它有穿越时间的魔力,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一直伴随在侧,既早于影片的故事节点之前,又跨越时间和空间,绵延到现在,以及未来。



影片最为恐怖的一幕是这样的:“冒牌上尉”威利·赫罗德冷静的命令士兵,用对付飞机的高射炮扫射“万人坑”里的“罪犯”,



一时间血肉横飞,断骨四溅。很快高射炮弹药用尽,威利·赫罗德掏出了手枪,开始处决剩下的罪犯,



围绕在他周围的军士们,效仿长官的行为,火速包围“万人坑”,宣泄式地胡乱开枪。枪声不断,射出的不光是子弹,消耗掉的还有他们的灵魂。



尸体堆中,有一位罪犯仍旧在哀吟,威利·赫罗德命令曾第一个服从加入他特遣队的士兵,进入坑中,完成近距离,精确射杀。



那位士兵战战栗栗地开了枪,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威利·赫罗德敬礼。



而后,狂欢的庆祝与不停歇的肆意屠杀交织并行,整个集中营的囚犯被渐渐杀光。



威利·赫罗德不肯善罢甘休,他命令他的壮大起来的队伍,走到集中营外,到城市中去搜查“可疑者”,然后随意实施裁决。终于,魔鬼吞噬了他的心灵,这里变成了地狱,文明输给了疯癫。
索尔仁尼琴说得好:
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
那种淹没一切的信念刺激出疯癫的行为,让文明黯然失色。



福柯更进一步,针砭时弊的指出:
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的产物。
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
文明的表征是理性,理性是秩序、对肉体的道德约束,群体的无形压力以及整齐划一的要求。



但一些列事件的叠加,人性的释放,文明的漏洞,让越位现象不断升级,让权力扩张无所不能。



最后,权力假借一切,施行了为“元首”证明的规训与惩罚——毁灭性的大屠杀降临在这个原本被文明钳制的罪犯集中营里。疯癫与文明的界限总是这样模糊,两者互为彼此,缠绕不清。



1657年,法国总医院借医学研究之名建立和对穷人实行“大禁闭”,以此消除所谓的社会动荡;1794年,却有人在比赛特尔宣布解放收容院里带着镣铐的罪犯,以此解决劳动力不足、满足战争需要,笼络人心,达成政治目的。1945年,在德国投降,希特勒自杀的前几日,被追杀的逃兵威利·赫罗德,意外捡到一套上尉的军装,开始招摇撞骗,站在了权力之巅,如撒旦一般把疯癫狂病散播到集中营和周边地区,感染了成百上千的人。



疯癫和权力如病毒般传染开来。首先凭靠的是那件上尉的制服。



制服象征着位置和权力,上尉的服装,就让逃兵拥有了和权力共谋的机会,可见权力的不受约束与极端性。《冒牌上尉》先后多次呈现这件服装的变化。第一次穿上上尉服时,其实并不合身,裤子稍长,这让威利·赫罗德第一次来到农庄时并没有马上威慑众人,而是靠妥协换来了食物和住所。



第二次来到农庄,他因为不合身的上尉服,其实很快就被普通士兵察觉,但依然没有人揭穿他。






直到来到了集中军营,他站稳了位置,开始裁剪裤子,让上尉服更加合身,



到了后来,他甚至不再需要上尉服饰,穿着短裤,就可以下命令,让人听从于他。



上尉服的权力象征性并不没有消失,而是威利·赫罗德本身,他的面容和肉体已经和权力融为一体。在融为一体的过程中,他发现,要握住权力,需要杀人!在酒馆里,他吃了肉,睡了床位,旅馆店长逼迫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杀掉一个偷盗者,以正规法。



在路上,他拿出手枪,威胁士兵。在军营里,他和队长相互利用,终于开始了大屠杀。这些被囚禁在集中营的人,都是前线的逃兵,扰乱了后方,被关在这里,等待军事法庭的审判,可战事吃紧,根本没有人来理会这群被排斥者。威利·赫罗德的到来,无疑给集中营的队长解决了难题。



本来有人一直不同意杀人,认为屠杀同胞“太不德国”,可在威利·赫罗德假借“元首”之名的淫威之下,也不得不妥协。大屠杀之后,威利·赫罗德彻底了获得了权力的认证。其实,从士兵到军官,都有人识破了威利·赫罗德的假上尉身份,。
但没有人真正揭穿他,小酒馆的老板,希望借用他的身份和权力,正法一个小偷;农场的逃兵,希望被他收入队伍中,逃避处罚,分一杯权力的羹;军营的军官们,则希望通过他,处决这些麻烦的犯人;他们听从他的建议,服从他的命令,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还可以推卸责任。
但权力的合谋逐渐形成,整个军营开始失控,逃兵不再被当做人来对待,而是消灭、宣泄的靶子和对象。



罗伯特·斯文克多次表现了威利·赫罗德和他的士兵们陷入疯癫时的癫狂行径,从军营的餐厅到城市的旅馆,这群人,借着上尉服,那些带有煽动性的元首话语,规训旁人,惩罚旁人。一句“他是叛徒”脱口而出后,就可以在大街上处决一位市政官员,然后占领旅馆,拥抱女人,把他人当做玩偶。



但盟军部队进入德国后,威利·赫罗德被捕,却因为各种原因,被无罪释放。更荒诞的是,这个故事真实发生过。威利·赫罗德出生于1925年,是一位屋顶工人的儿子。他因为在德国下萨克森州埃姆斯兰营地(片中的二营地)的残暴屠杀而被称为刽子手。



他在营地的八天时间里,谋杀了超过100名同胞。而他当时只有19岁。



一个月后,德国宣布投降,赫罗德因偷盗行为被皇家海军逮捕,经调查后被确认为战犯;半年后,赫罗德及其手下被占领英军要求挖掘当初被杀害的集中营囚犯,一共挖掘出了195具尸体。1946年11月14日,赫罗德在断头台上被处决,终年21岁。



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疯癫体验在一种冷静的知识中保持了沉默。这种知识对疯癫已了如指掌,因而视若无睹。更可怕的是,有一种结构正在形成,这种结构不仅没有消除疯癫与理性的歧义性,反而决定了这种歧义性,甚至为其提供了包容性。
片尾,导演安排了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彩蛋。赫罗德带着自己的特遣队在今天的德国大街上继续随意“裁决”。



他们肆无忌惮地调戏女人,抢夺他人财物。



而路人们的反映大多数是服从,而没有反抗。



疯癫再次降临,假以文明的形式,用权力要挟了一切。就在上个月,德国民调显示,右翼民粹政党德国选项党(AfD)的民意支持度创下了历史新高。《冒牌上尉》绝不是一部历史剧情片,而是一幅当代肖像。
它让我们一边警惕四周,紧盯历史的车轮是否正在后退,一件上尉服就可以导致大屠杀。
这是何等的恐怖。



最后疯癫了的尼采说过:
作为西方世界的历史基础的悲剧结构不过是对悲剧及其沉寂后果的摒弃与遗忘。
《冒牌上尉》用惊悚的故事惊醒我们,不要忘记那段疯癫的文明史,警惕权力的合谋,正视自我的内心。

冒牌上尉Der Hauptmann(2017)

又名:以希魔的名义(港) / The Captain

上映日期:2017-09-07(多伦多电影节) / 2018-03-15(德国)片长:118分钟

主演:麦克斯·库巴彻 Max Hubacher/米兰·佩舍尔 Milan Peschel/弗雷德里克·劳 Frederick Lau/Bernd Hölscher/瓦尔德马·科布斯 Waldemar Kobus/亚历山大·费林 Alexander Fehling/萨缪尔·芬齐 Samuel Finzi

导演:罗伯特·斯文克 Robert Schwentke编剧:罗伯特·斯文克 Robert Schwentke

冒牌上尉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