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的嘲弄:电影开篇,日本实验电影味道,快速、晃动的默语镜头。小丑之妻在众军士前裸浴,引起哗然。小丑赶到,下水报出赤裸的妻子,衣物已被人藏起,无法遮蔽妻子的身体,赤脚踉跄抱着妻子,羞惭急切要摆脱讪笑赤裸无助,摔倒,以马戏团众人抬回帐篷收尾。这是一个插曲,故事转入阿尔伯特和他的情人。

2.情人出轨:阿尔伯特无意发现了情人安妮的背叛,心中愤怒无从发泄,与小丑喝两杯酒后找出手枪,出现惊人一幕:在小丑说要杀死熊和自己老婆后,阿尔伯特的枪顶住了小丑脑袋:
“你害怕死亡?”
“是的。”
“我那只能自杀了。”
“你要杀死自己?”
阿尔伯特惊醒,丢掉了枪,和小丑打开门,到了草地上,音乐、欢笑、打闹,“啊,我爱生活啊”,阿尔伯特重生般的感叹。

3.当众失败出丑:与弗朗斯单挑,狼狈不堪,成为马戏团里上演的最后一出戏剧。关上门准备自杀,颤颤巍巍鼓起勇气扣动扳机却没有子弹,再扳打穿面前的玻璃,此时小丑在窗外问“你死了吗”“没有!”出门,走到熊笼,打死了熊。

4.上路:“给马打上马掌,准备离开。”

5.妻子的小店:阿尔伯特妻子在小镇上开个小店,平和安静,夏天、冬天,没有什么改变,他跟妻子说想留下来,照看店子带孩子,妻子拒绝。浪子的念想,如小丑的梦:他变成一颗石子那么小,被放进了老婆的子宫,在里面做美梦。

6.情人的乞盼:他瞪着情人,愤怒已经消失,接下来是他的背影朝情人走去,电影结束。

7.殊途同归?
让我们回到电影的开始,小丑的羞惭没有继续刻画,可能待精神恢复后也就平息了,释怀了,没有阿尔伯特的冲动宣泄,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情感的风暴过去后,剩下的是什么?不也是如小丑般对生活的容忍?

8.一个起点:我认为这是伯格曼电影的一个起点,连接《第七封印》《沉默》《假面》《狼的时刻》等名作。
纪德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人物的精神分为三个层面:智识层面、情感层面、灵魂层面,前两个层面都是显性的,但不会触及心灵。智识的虚伪、情感爆发后的贫瘠,是伯格曼在他之后的电影持续探讨的主题。

小丑之夜Gycklarnas afton(1953)

又名:小丑的夜晚 / 小丑时刻 / 裸夜 / The Naked Night / Sunset of a Clown / Sawdust and Tinsel

上映日期:1953-09-14片长:93分钟

主演:奥克·格伦贝里 / 哈里特·安德森 / 哈塞·埃克曼 / 安德斯·埃克 / 古德龙·布罗斯特 / 安尼卡·特雷托 / 埃里克·斯特兰德马克 / 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 库尔特·勒夫格伦 / 基基 /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 编剧:Ingmar Ber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