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的“后窗”,受到很多人的推崇,但是我看了以后,却感到非常遗憾,可惜了,本来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而且,距离这个伟大,只差两分钟。
不少观众都说,看了前面一小时,觉得很沉闷,昏昏欲睡,后面30分钟才觉得精彩。我的感觉却正好反过来,正是最后的两分钟,把一部伟大的作品给毁了。
此话怎讲?
偷窥的杰夫认为对面的推销员索沃德杀了妻子,最后,果然是索沃德杀了妻子。这有何悬念?有何精彩?
偷窥本来属于不道德,如此,便成为名正言顺。擅入民宅本来属于违法,如此,便显得理直气壮。那守法的警察,倒让人觉得那么的迂腐无能。这有何意义?有何警示?
只要结果正确,什么手段都可以采用。只要对你有所怀疑,什么违法措施都可以变得正当。这是什么理念?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也许,从电影表现的角度看,“后窗”是具有创意的,能在一个狭窄的空间时,只运用镜头的摇动,演绎出这么一出故事,体现了导演的才华。但是,从影片的内容来看,无疑是平庸的,甚至是拙劣的。而且,存在着许多硬伤。
观众们内心期望的,其实是相反的结果:那位推销员并没有杀妻,这一切全是杰夫的误会而已。然而,正是最后两分钟,却明确的告诉观众,那位推销员的确是个杀人犯,而且把妻子肢解扔到了河里,埋在了花丛下。
那么请问:推销员雨夜几次提箱子外出,为什么不把被肢解的妻子尸体以及作案工具全部扔到河中,却又偏偏还要埋一部分在大家眼皮底下的花丛下?
他又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埋到花丛下的?
午夜的时候,推销员明明是和一个女人一起出门的,难道不是他的妻子?有人说是他的情人,提前偷偷溜进来的,那杰夫前面一直在盯着看,怎么没看到?
影片中可有一处提及推销员还有一个情人的?
等等。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结尾的两分钟剧情反转,推销员并没有杀人,一切都只是杰夫偷窥之后自以为是的臆测。那将会给观众带来什么?
第一,深刻的哲学意义。你所见的未必是真的。正如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提出的洞穴之喻,我们都身处洞穴,看到的、听到的只是一些表象和幻影,不要自以为是地臆测,相反,对感官接受的一切要保持清醒的思考和怀疑。事实上,杰夫呆在自己房间偷窥的行为,与柏拉图所说的洞穴中囚犯观看墙壁上的影像,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如果能在这方面深入发掘,那么电影的主题将会截然不同,影片的价值也会瞬间跃升。
第二,伟大的政治学意义。结果的正义不等于程序的正义,不要认为自身的目的正当,就可以不择手段。因为目的是否正当,结果是否正义,只是你主观以为,主观推测。事实上,主观以为的结果正义,经常被证明是无稽之谈,甚至与当初的设想背道而驰。所谓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而且,更可怕的是,如果这种原则通行,那么只要掌握了话语权,谁都可以把自己打扮成正义的使者,把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说成是为了正义的目的,不仅不受惩罚,反倒值得赞扬。如此,影片又将切入一个非常深刻的政治学话题,话话空间无法估量。
只需要改变最后那短短的两分钟!
可惜,希区柯克是一个很好的悬疑片导演,却不是一个哲学家或政治学家。
我们也只能一声叹息了。

后窗Rear Window(1954)

又名:Alfred Hitchcock's Rear Window / Fenêtre sur cour

上映日期:1954-08-01(美国)片长:112分钟

主演:詹姆斯·斯图尔特 / 格蕾丝·凯利 / 温戴尔·柯瑞 / 瑟尔玛·瑞特 / 雷蒙德·布尔 / 朱迪思·伊夫林 / 罗斯·巴格达萨里安 / 乔金·达西 / 萨拉·伯纳 / 弗兰克·卡迪 / 杰丝琳·法克斯 / 艾琳·温斯顿 / 哈维斯·达文波特 / 本尼·巴莱特 / 马拉·英格丽什 / 贝丝·弗劳尔斯 / 阿特·吉尔摩 / 弗莱德·格兰姆 / 凯丝琳·格兰特 /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 迈克·马奥尼 / 杰克·斯托尼 / 吉格·杨 / Rand Harper / Jerry Antes / Nick Borgani / Iphigenie Castiglioni / Don Dunning / Harry Landers / Jonni Paris / Eddie Parker / 罗伯特·舍曼 / Dick Simmons / Ralph Smiley / Anthony Warde /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 编剧:约翰·迈克尔·海耶斯 John Michael Hayes/康奈尔·伍尔里奇 Cornell Woolrich

后窗相关影评

😶
😶 • 影评
Sherry
例外
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