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之盐,欢迎关注
按照目前的规定,影视剧里是不能出现犯罪分子逃脱法律制裁的情节。如果用我国当下的审查机制,《犯罪分子》这样的故事是过不了审的,因为影片讲述的是犯罪分子的逃之夭夭。
但一方面,因为是学生作品所以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也不太会有大范围的传播。另一方面,这是1999年的作品。而最近,随着网友们的推波助澜,这部号称「北京电影学院历史最佳毕业作品」大火了起来。
之前编剧老师,在课上给我们放过这部31分钟的短片,甚至评说它好于程耳后来的作品。而目前程耳只有三部作品《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边境风云(2012)、第三个人(2007)。
早年,程耳甚至被坊间称为「国产片的希望」。如果大家对程耳不熟悉,一定对《罗曼蒂克消亡史》印象颇深。当时很多人表示看不懂这部片子,又令很多影迷狂热这是一个中国版昆汀。
但程耳并非如此难懂,我们可以从其自编自导的《犯罪分子》短片中,一看究竟。就像诺兰导演的处女作《追随》几乎是后来作品的全部缩影。
影片讲述了一个摄影店老板胡天(徐峥饰)为了筹钱给母亲治病,而不得已捡了陌生人的一笔巨款,随之自己走上了逃亡的道路。
距离第一次看这部短片已经过去快一年了,但不得不自己重新翻看才对老师所讲的历史最佳,在剧作和视听上有所体会。首先,这部影片有一个微妙的结构,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编剧老师给我们作为课堂案例来展现。
开场在弟弟在看电视这个动作中交代了犯罪事件,同时又通过这个动作的重复,在影片18分钟的叙事形成了一个闭环。这种结构在当时还算是先锋的,对于进入21世纪20年的我们来说,已经较为熟悉这种手法了。
笔者个人比较喜欢影片在这两部分的视听设计。开场展现电视画面是一女性身体的局部特写以及竖琴,特写药沸腾,回到特写弟弟走去拿药,电视里开始播报新闻,接着是特写药,以及处理药的部分均为特写,声音新闻说到宾馆后戛然而止,出片名字幕。
而这个动作再次出现时,直到弟弟走去拿药都是相同的视听设计。而后,处理药的部分则由特写变为中景。再到近景最后回到近景至电视中画面的全景。这两段的视听设计,以电视画面的表达为中心来设计景别大小,这是合宜而有美感的,而声音则是配合故事发展层面。
同时弟弟这个人物也是使得胡天这个人物性格得以成立的关键。关心弟弟,给弟弟擦脚,在与弟弟互动的同时展示了一个长兄如父的形象。
也透过弟弟建立了一个流氓形象,夜里给不同姑娘打电话招来家里,帮弟弟打架报仇,以及帮助被混混欺负的小摊贩,拍下证据交给警察。
最后的影片的一个小反转,是他帮助的小贩将消息泄露给警察,而医院的护士和医生则帮助他逃走。同时开篇提到沪式童谣:“拔啊拔,拔啊拔,拔不出,老头子叫老太婆来,帮他拔萝卜,”这段歌谣则成了后来他偷拿走钱箱的关键独白,形成了人物紧张的标准。
在这短暂的31分钟中里,可以看到一个极为复杂人物。他明明喜欢李卓,却跟不同的女性保持炮友关系;而又肩负家庭重担,病重的母亲,年幼读书的弟弟;犯了法,最后逃脱时又有说不出来的开心,甚至调侃“自己会改”,也在逃脱前说对不起小张。
这部短片的剧作,很是厉害又极为现代化。影片中不是毫无瑕疵的主角,而滑头滑脑却又有责任的矛盾型的主角,他们在生活中沉浮,这也是缘何可以打动观众的原因。
除了剧作层面,视听处理得也是颇为生动的。不是保守的运用某一种调性,在胡天帮助小摊贩的部分采用了长镜头的调度,隔着玻璃去讲述这件热心,同时玻璃内接电话则是他自己的生活困顿。
这种方式,即有空间感的真实又形成了故事层面的对比,玻璃内外。他的热心更与后面小摊贩的出卖形成了对比。江湖义气,还是在胡天这一面,没有玻璃的阻挡。
同时,在胡天帮助弟弟报仇的段落,视听上的感觉又是充满江湖气的。总体来看,这部短片在剧作与视听都配得上所谓最佳二字。
但就《犯罪分子》本身来说,还只是一部短片,但是至少这个影片是一个高水平的开始。关于逃之夭夭方面的影片,后有《赛末点》这样精彩的故事。
但相较于人物的复杂性和立体感来讲,不得不说连伍迪·艾伦都逊色于《犯罪分子》这部短片。
我们的狂热,应该给予这样的作品,毕竟中国电影从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国家,但烂片横行总是令人无语。还记得特朗普在调侃为何是韩国电影拿了奥斯卡最佳电影时:“说我们有《乱世佳人》,咱们能让乱世佳人回归吗?”
笔者也想模仿这样的句式,我们有《神女》、《霸王别姬》、《盗马贼》、《颐和园》、《红高粱》、《小武》……哪怕是最近也有《狗十三》、《大象席地而坐》,以及《八佰》,能让它们回归吗?

————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以及电影截图

犯罪分子(1999)

又名:血欲迷墙 / Criminal

片长:31分钟

主演:徐峥 Zheng Xu/黄奕 Yi Huang/肖博 Bo Xiao

导演:程耳 Er Cheng编剧:程耳 Er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