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有些烧脑的黑色喜剧暴力电影,喜欢昆汀塔伦蒂诺和科恩兄弟的影迷一定会喜欢它。
其实大可不必在观影过程中一直冲着片名去数已经出现了几个神经病,七个神经病凑全了么,以及神经病们的排序问题。

本片的导演和编剧是同一人,爱尔兰的马丁•麦克唐纳。之前看过他08年的电影《杀手没有假期》(In Bruges),也是他自编自导,男主角也同样是科林•法瑞尔。
这两部电影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由同一编剧在同一时期创作完成,他们都在暴力的展现中试图去宣扬一种反暴力的和平。只是当时导演自己觉得还不具备去拍摄《七个变态》的能力,才率先拍了人物更少、场景更少的《杀手没有假期》。

马丁•麦克唐纳是一个喜欢表现杀手生活的导演,而且在他自己的世界观中,他坚持认为作为杀手是要有必须坚持的底线和原则的。
《杀手没有假期》里的雷因为在执行任务时杀了一个孩子而内疚不已,同时他自己的老板哈里也要杀死这个犯了杀手大忌的手下。带着一股浓重的宗教色彩,牧师、修女、儿童、女人都是杀手不能去碰触的禁忌。结尾让人唏嘘不已,肯因为下不了手杀死亲手带着入门的雷而与哈里火并,最终为了提醒雷坠楼而死;而哈里在追杀雷的过程中误杀了一个侏儒,以为杀死了小孩,触犯了杀手原则的他选择了自杀。
杀手世界有着一种变态的暴力美感。

单从剧本的创意、复杂和牛逼程度而言,《七个变态》完胜《杀手没有假期》,但是无论是在国内的豆瓣、时光还是国外的IMDB上,《杀手没有假期》的评分都高过后者。
《杀手》比较顺畅的讲述了三个杀手的故事,情节紧张,节奏流畅,暴力成分也美感十足。不需要观众去耗费很大的脑力去理解剧情,跟上编剧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看起来支离破碎的故事线。不需要理解哪个部分是真实的,哪个部分又是剧中的男主角自己编写出的故事。如果说《杀手没有假期》是一曲杀手悲歌的话,那么《七个变态》则是马丁•麦克唐纳对自己、对编剧这个行业的一曲赞歌。

《七个变态》片头还在介绍出品公司的时候,风格化的音乐就已经响了起来,“死亡天使从天空降临来取你的灵魂”带着马丁独特的“杀手宗教”的韵味。
在《大西洋帝国》中很出彩的Jimmy迈克尔•皮特和迈克尔•斯图巴两个人在好莱坞标志附近的某座桥上说着他们上一个杀手任务,对白有些神经质,一个杀手Tommy因为老板要求打烂死者的眼睛仍然有些不能释怀,另一个人Larry有一搭没一搭的劝解着。
这个开场跟《杀手没有假期》里的两个主角遭遇的处境有些相似。有路人经过,两人都能迅速地做出掏枪防御的准备,但就在两人执着地去释怀内疚之感的时候,背景处一个蒙面持枪的男子快步走了过来,二话没说干净利落地就将二人正对屏幕地爆头,前一秒钟还占据了观众所有注意力的两个杀手,下个镜头就倒在一片血泊中。于是变态一号留下两张方块J扬长而去。

很多人都说这部影片中透着一股浓浓的基友情怀,最大的变态Billy为了好友Marty能写出《七个变态》的剧本,才把自己的人生变得那么的癫狂刺激。
其实不然,Billy跟Hans本身就是一种变态的存在,两个人以绑架狗盈利,Billy是“方块J杀手”而Hans跟他的妻子Mara是为了惩罚杀死自己女儿的凶手而变得疯狂的贵格教徒。Billy为了激发Marty的灵感把Hans的事情换了一种方式讲给他听,但在此之前Hans跟Billy已经是好朋友了,Hans的事情也早就发生过了。在Billy的日记中,Marty发现了Billy连续11个小时盯着并烧掉邻居家房前国旗的描述,也就是说在Marty要写《七个变态》的剧本前,Billy就是个Psychopath。他执着于电影要以他结尾。

男主角,有酒瘾的好莱坞编剧Marty,更像是编剧马丁的自我代入,连名字都是如此的相似,说不定导演的朋友们也都称呼他为Marty呢。
导演把自己脑海中曾经冒出的无数个有意思的杀手故事,通过这种“戏中戏”的结构融合到一部电影中。影片中表现出的各种寻求灵感的方法或许导演本人真的用过,或者说试图用过。在他们逃到沙漠中,Billy跟Hans帮助Marty构思剧本的情节中这一点展露无遗。
这些个疯狂的故事,疯狂的人物,暴力的程度,枪战的方式,人死的方式都是由编剧一人决定的。

影片中出现的变态们都执着于一件事情,Maggie跟扎克这一对则更像是早年的《天生杀人狂》,Maggie执着于杀人,扎克执着于爱Maggie。
有趣的是,《天生杀人狂》的男主演伍迪•哈里森在本片中扮演一个执著于宠物狗的黑社会老大Charlie,他的变态在于爱惜那条狗胜过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越南人跟Hans夫妇执着于复仇,Billy则执着于电影剧本要以他想象中的方式结尾,他一定要让自己彻头彻尾地融入这部电影中。这些变态几乎都有一个催人泪下的过去,除了Charlie和Billy。
Hans是其中最有情怀的一个,与抱兔子的扎克一样他们都有着自己深爱的黑人女性。这些变态都有着强烈的个人准则,当你以为影片要以Marty剧本的完成以及新生结尾时,抱兔子的扎克打电话给Marty要讨还公道,说过的话和做出的承诺最好兑现,不能因为“我抱着兔子”就觉得我是个随便的人。扎克不断拿手抚摸砍刀的时候,不光Marty自己害怕,观众也跟着一起紧张起来。

影片中充斥着黑色幽默,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Hans离开Billy跟Marty到达休息站,遇到了Charlie的手下们。手下用枪威胁他,Hans平静地说“我不怕,开枪杀我吧。”倒让Charlie的手下愣在当场。

影片的音乐运用极好,在暴力场面中往往会用上很温馨动听的音乐。开场Billy将两个杀手爆头,“溅了观众一脸血”,接着响起的主题曲的前奏却是十分美好跟动听的。
主题曲The First Cut Is the Deepest(第一次伤害最深)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民谣摇滚歌手Cat Stevens(凯特•斯蒂文斯)的一首原创作品,收录在个人第二张专辑《New Masters》(1967年12月)中,美国歌手P.P. Arnold于1967年5月首唱,并将这首歌成功打入UK Singles Chart的前20名。
这首1967年的作品作为2012年拍摄影片主题曲,其歌词“the First Cut Is the Deepest”似乎在隐晦的提及变态们所遭受到的心灵创伤。Billy跟Hans死后,Marty开始了一段新生活并把剧本完成时音乐是欢快而充满希望的。

马丁在这部影片中对众多经典暴力影片、西部片、黑帮片都做了致敬,展现每个人的死态时,镜头充斥着一种强烈的美感与致敬之意。处处充满着《低俗小说》与《天生杀人狂》的影子,但又独具马丁那种“偏执的杀手宗教”仪式感。剧本之好,近年来无人匹及。
不必执着于去梳理出一个线性的叙事线,感受导演营造给我们的紧张感、刺激感以及悲情氛围才是最重要的。马丁笔下疯子和杀手的世界不只是充满美感的,还充满着情怀。
或许每个编剧在构思剧本时都会经历跟Marty一样“生死纠结”的感受,马丁•麦克唐纳把自己在创作剧本过程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经历的各种折磨,用片中男主角与一群神经病的癫狂之旅彻底展现了出来。
如果一句话点评这部影片,那么它是一部烧脑、癫狂、好看并且非常酷的电影。

七个神经病Seven Psychopaths(2012)

又名:疯狗绑票令(台) / 癫狗丧七(港) / 七重人格 / 七个变态 / 七个变态人格

上映日期:2012-10-12(美国) / 2012-12-07(英国)片长:110分钟

主演:科林·法瑞尔 / 山姆·洛克威尔 / 伍迪·哈里森 / 克里斯托弗·沃肯 / 艾比·考尼什 / 海伦娜·马特森 / 迈克尔·斯图巴 / 迈克尔·皮特 / 哈利·戴恩·斯坦通 / 加布蕾·丝迪贝 / 欧嘉·柯瑞兰寇 / 

导演:马丁·麦克唐纳 / 编剧:马丁·麦克唐纳 Martin McDonagh

七个神经病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