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小说读过两遍之后,大概就再也忘不掉了吧。庆幸我的智力正常,能够把这篇很久以前在《科幻世界》上看到的文章牢牢记住。于是当我看到骡子上有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之后就迫不及待的下载了下来,法文,没有字幕。好在少年时6年的工夫没有全部丢光,——幸好那时年轻,而且,正常人的记忆倒退没有那么快。就挣扎着看下来了。

刚开了个头,就在不停的扯智力和记忆一类的东西,其实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关于智力的。小说用的是日记体的写法,一个智障的年轻人,接受了一项治疗,能够提升他的智力。这项研究起始于对一只名叫艾尔基农的老鼠的研究,埃尔吉农在接受了同样的治疗以后智力大幅提升。从他开始接受治疗开始,这个名叫查理的年轻人于是开始记日记。读者可以看到,从一个连逗号都不会用的低能儿开始,他的思维越来越清晰,渐渐的,他的能力开始超越常人,甚至超过了替他做手术的医生。他开始学习,在学习中他越来越热爱知识,体会到掌握知识的乐趣。正当一切都在向圆满结局进行的时候,艾尔基农的智力退化,最终死亡。查理看到了自己的结局,他选择了用剩下的时间努力完成工作。于是,在他的日记里,我们又看到他一天一天退回到那个不会用逗号的查理。即便如此,在他不再“聪明”之后,他依然记得能够看懂书,掌握知识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而且,他记得在艾尔基农的坟上献一束花。

仅仅是想象改善人的智力并不足以使这篇小说成为雨果奖和星云奖的得主,小说的意义更多的在于探究一个人的智力与能力和它生存的社会之间的关系。我喜欢小说的原因很多,很大的一部分是因为这篇里没有扯到太伟大或是崇高的感情——一个傻子,傻的时候快乐过,聪明的时候也快乐过。小说里让我最伤感的地方是查理由聪明变回傻的过程,那种意识到自己江河日下却无力挽回的无奈。聪明人是幸福的,但是不聪明的人一样有自己定义幸福的方式。从愚蠢到聪明又回到愚蠢的过程,对查理来说远不止一次特殊的经历。当然,每个人读小说都会有不同的感想,但我想,无论什么样的感想,都会集中在“人的认知能力”这个出发点上。

这也是我对这部电影失望的原因。首先,改编过的电影不再有日记体小说那样的震撼力。这虽然有些吹毛求疵,但确实是电影的巨大缺陷。电影的表现手法与生俱来的缺憾就不多说了,电影的内容偏离原作也远了些——这是让人受不了的。在电影中,查理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控制来维持他的智力,而不是小说中的一次手术。这个设定为电影里的人物塑造打下伏笔,也使得电影偏离小说更远。最主要的是,电影中的查理“变聪明”除了他的学习能力增强之外,更多的偏重在他对感情的认识上 ——个人认为,虽然这达到了电影煽情的目的,却让故事不可救药的落入俗套。原作中,查理对他的老师有过一丝感情但完全淹没在他对知识的渴求之中;而电影里,查理爱上了他的钢琴老师,并开始了一段感情,知道要去探望他的母亲,又被种种矛盾的感情所困扰。不知道这片子是瑞士拍的还是法国拍的,如果是法国拍的,法国人是真的被好莱坞的浪头打到趴下只能随波逐流了。这就是我最无法忍受的:小说中最值得思考的东西,是人的认识环境与社会的能力的提高或降低,对他自身的人格有怎样的作用;到了电影中,这个“认知能力”被偷换成了“感情”这样一个肤浅而泛滥的概念。“变聪明”了的查理并没有用自己的能力去努力认识世界,反而被他的感情所困扰,让人觉得完全是一种浪费。还有,“变聪明”的查理突然意识到他自己是和艾尔基农一样的试验品,而杀死老鼠并且决定停止治疗。(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毕竟法语只能理解70%左右了。)又是一个大大的好莱坞俗套。最后,当查理回到“蠢人”的时候,留在他记忆里的是对爱情的美好回忆,而不是小说里的对知识的美好回忆。简直让我哭笑不得。电影里加入一些现代元素无可厚非,感情——作为一个健全的人的感情,显然是小说里完全没有explore到的。但这个突破口,很遗憾,不大合我的胃口。我眼中的查理是个值得尊敬的人——如月树所说,他的爱自始自终,献给了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自己选择倒退的查理,与小说的精神相距甚远。

小说是五六十年代的作品,放到当代背景未尝不可,但是当代人的理解竟然还不如四十年前的作者,反而自作聪明的加入肤浅的“感情”元素,实在是对原作大大的不敬。后来发现小说改编的电影和舞台剧作品早已有过数出,或许我只是碰上了一个肤浅的版本而已。但很不幸,如此新的作品落入如此老的窠臼,怎“遗憾”二字了得。

http://helenewoo.spaces.live.com/blog/cns!F99A49F4BC71141C!367.entry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2006)

又名:Des fleurs pour Algernon

上映日期:2006-10-18片长:95分钟

主演:Julien Boisselier/Hélène de Fougerolles

导演:David Delrie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