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海岸诱惑去看了电影,不写点什么说不过去了,呵呵)

昨晚看了电影,也看了小说。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评价,小说里的查理是个值得尊敬的人,电影里的查理是个值得同情的人。

法国电视二台参与了电影的拍摄,另外一家合作单位不知道是不是瑞士的公司。外景地在日内瓦,我四年前去过一次,还能认得出湖上的喷泉与火车站前的小街。

就象海岸说的那样,小说已经被改编过好几次,后来的编剧们大概都是想改出一些新意吧。原作和“重见光明三日”在精神上有共通之处,书中的查理实在是个善良可敬的人,即使他意识到几位研究人员的动机也许并不那么纯良,他也仍然愿意为这项研究贡献心力,期望着能够帮助有着相同困难的人们,特别是在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之后。我不想说这个结局是个悲剧,尽管他并不是那么令人高兴,应该说是有些悲伤,有些同情,更多的是钦佩。。。

电影里面的查理是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傻瓜。影片想考察的是,一个傻瓜飞跃成天才的心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穷光蛋暴发成百万富翁的故事。

查理,一个三十好几,智商六十的傻瓜。他在中学里有一份清洁工的工作。邻居,同事对他都还不错。说实在的,在瑞士这样富足的社会中,特别是日内瓦又是法语区,对于一个完全“无害”,没有任何威胁性的傻瓜,人们一般不会吝啬自己的同情与友爱。

可是查理的记忆深处,还是渴望变的聪明。有一天,这个机会来了。查理接受了特殊的治疗,六个月内,他的智商从六十跃进到一百九十,拥有了等同于数学、生物学双博士的学力,学会了汉语,还弹的一手好钢琴。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想到了国内几所高校里少年班,理基班的学生。我觉得影片要考察的一个重点就在这里。一个人的心理发育是不是能够跟得上他的智力成长。这方面的反例,各个学校多多少少都有一些。

我们来看看随着查理智力的进步。究竟发生了什么。当一个原先的白痴突然能够和你谈论气候和人口的关系,能够指出你工作中的不足的时候,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保持心态的平衡(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一样)。当查理由于阅读的喜悦而忽视同他人的交流,当他毫无顾及的称呼护士小姐为俗人的时候,查理自己的心态也明显在滑向不能为他人容忍的深渊。再看看查理对着Dr.Brugere发脾气的那一段。那些对话十足是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对母亲的逆反心理的表现。这是治疗的副作用么?当然是的,虽然不是生理学上的副作用。可以说,即便没有后来加大注射剂量带来的不良后果,查理的前方也不是光明。

影片里面多次提到intelligence和sensibilite。“Quand j'etais plus jeune, j'etais trop sensible et pas assez intelligent. Aujourd'hui c'est le contraire.”查理也许是个比普通人更加敏感的人,可是由于智力的缺陷他无法表现出自己的感受,甚至感受不到他本来应该感受到种种感情。可是,当他的智力足够发达,可以打开感情的阀门的时候,潮水般的感情冲击让他无从适应。。。把女主角设定为钢琴课老师也是为了表达这个主题的必要,生物学、语言代表逻辑,是依靠智力可以掌控的东西。音乐代表感情,是独立于智力的存在。

影片的结尾是全片中稍微有些亮色的地方,当然我的理解可能有些拔高的痕迹。影片关于治疗的设定和小说里面稍有不同。从片中的解释来看,对查理加大注射剂量的原因是因为艾尔基农有些退化,加大注射剂量後似乎恢复了正常,代价是人变的疯狂,有攻击性。。。摆在查理的面前似乎有两个选择,天才的,不容于人的疯子,或者无能的,等待施舍关爱的白痴。是要人们怕我,还是要他们爱我?查理杀死了老鼠,表现了他对自己从前的生活的憎恶,但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要回到从前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讲,你能感觉到那么一丝牺牲的味道。

再稍微想开去一些,影片似乎还可以和一个更一般化的主题挂上钩:科技的进步带来更大的力量,人类有没有能力去控制这种力量。虽然我一向不喜欢这个主题被人拿来作为攻击技术文明的借口,但是似乎很有那么一批文化人颇以此为乐。

总的来说,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按照影片中的原话,查理追求的只是象一个普通人那样生活。我不是说这样不好,这种描述同样含有现实主义的成分在里面。实际上这就是当今社会的潮流,普世化的价值观么,提倡个人的价值,追求“小”叙述。按照这个定义,这部电影拍的并不差,很多地方非常细腻。但是和小说比较起来,你能感觉到这几十年来社会思想的变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许有一天,我们又会发掘出一些从前的老古董呢。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2006)

又名:Des fleurs pour Algernon

上映日期:2006-10-18片长:95分钟

主演:Julien Boisselier / Hélène de Fougerolles / 

导演:David Delrieu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