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踏出地铁站,今天我比往常更早抵达公司。路上,我录制一些关于《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的见解与感受。这个制作团队显然对自己的简洁实力充满信心,未采用过多繁复或刻意取悦粉丝的元素。这反映了欧美在审美与制作上的克制与统一性,避免混杂过多杂乱无章的元素。因此,该片在发布的广告平台上,多以纪录片为标签,但是却不是我初始设想的那样,包含大量个人或团队采访、心路历程回顾、特效倒计时或主题环节VCR等附加内容。
演唱会全程仅凭泰勒的作品及其内容支撑起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盛宴,其间虽有互动环节(talking环节),但均与歌曲主题紧密相连。至于服装与舞台设计,稍后我将单独细说,它们同样展现出了高度的自信,摒弃了浮夸、哗众取宠的设计,专注于纯粹的艺术表达。
舞台整体风格闪耀夺目,各种色彩与璀璨钻石般的装饰交相辉映,从金色开场装到随后的红色装扮,再到全体舞者的闪亮造型,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视觉盛宴。这种设计不仅创意满满,而且恰到好处,未有过分之举,这正是其优秀之处。
既然这部演唱会被当作电影在影院上映,那么它是否拥有独特的故事感呢?我认为,对于国内观众而言,这种故事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一直以来,我虽常听泰勒的歌,却未曾深入研读每首歌的歌词。此次,通过官方翻译的版本,我首次细细品味,发现她的歌曲在专辑编排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从女孩到女人的视角,细腻地展现了歌词的深意。
遗憾的是,影片中的歌词并未配备英文字幕。这在国内较为常见,有中文字幕时往往省略英文字幕,可能是为了避免某些英文词汇带来的不便。例如,含有“fuck the day”等表达时,会进行删减或不做特殊处理,以免引发尴尬。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中文翻译,无法直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英文歌词。不过,这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在享受旋律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通过这场演唱会及其字幕,我们能深刻体会到泰勒·斯威夫特的心路历程,它恰似一个女孩逐步成长的轨迹,这也正是制作的核心理念所在。开场串烧便奠定了这一核心——歌颂女孩与女性的力量。紧接着,我最喜欢的乡村音乐段落迅速展开,无论是电吉他还是乡村吉他的演奏,乃至女孩怀抱吉他的形象,都洋溢着飒爽英姿。这些曲目,如前三张、前四张专辑及同名专辑中的歌曲,完美诠释了泰勒在我心中的形象。此段落如同小女孩的表白,描绘着帅气牛仔的风采。随后,音乐转向分手与黑化的主题,黑灰色调的蛇皮装营造出性感氛围。在黑化之后,泰勒开始吐槽前娱乐圈中企图利用她制造热点、攻击她的人,这些歌曲正是她那段时期的心声。
整体而言,这场演唱会呈现了一个连贯的故事线,这种连续性非常出色,且配以精准的翻译。与粉丝翻译不同,官方翻译更为克制,留给观众更多自我解读的空间。这或许能为音乐翻译行业树立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让我们看到官方是如何处理这类工作的。
关于国内上映版本歌曲缺失的说法,我认为并不严重。我注意到,影片中涉及特殊群体的桥段,如泰勒吐槽被黑时,那位胖胖的黑人舞者穿着女装表演,展现了特殊群体的境遇,这些内容都得到了完整呈现。
实际上,我国电影在包容性和理解力方面远超许多观众的想象。虽然对浅显和带节奏的边缘群体内容持谨慎态度,但真正反映边缘群体生活的作品总能在国内影院找到一席之地。例如,我在观看《李米的猜想》时,惊讶地发现这部2008年的电影中已触及这一群体。因此,虽然这场演唱会与我想象中的传统纪录片有所不同,但若从歌词和文本传达泰勒成长与心路历程的角度来看,它亦不失为一种形式的纪录片。这对歌手提出了高要求:作品不仅要广为流传,还需在内容主题和文本连接上具备一定的故事性,与个人成长经历相契合。幸运的是,泰勒的这些歌曲正是她在那个时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尤其是他步入三十多岁后,虚构了男女青年的恋爱故事,这或许是因为到了这个年纪,已难以再写出崇拜或暗恋帅哥的情节。这要求他在每个年龄阶段都能以真诚的心态,将真心话融入歌词中,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昨晚与妻子观看时,我们还聊到,这些歌即便到了七十岁演唱,也不会显得尴尬。相比之下,像布兰妮等歌手的某些歌曲,可能就不太适合那个年龄阶段了。
演唱会中还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比如伴舞团队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肤色和性别上,更重要的是各种体型的包容。没有刻意追求肌肉或大块身材,反而有一位胖胖的舞者特别引人注目,他的舞蹈充满感染力,让人感受到他对舞蹈的热爱。这种对每位舞者的尊重体现在多处,比如给予他特写镜头,甚至让他在一首歌中吼出歌词。此外,四位伴唱姐姐也频繁出现在镜头中,参与舞台造型和调度,展现了她们的重要角色。这些细节让我深受感动。
有时候,舞台设计无需过于繁复,只需将主角、伴唱、舞者和乐手等核心元素以简约而有力的方式呈现即可。我个人的审美偏好简约,因此这场演唱会的剧作风格非常符合我的口味。相比之下,我不太喜欢那种将各种元素堆砌在一起的“大杂烩”,比如某些嘉年华音乐节目,它们会让我产生强烈的割裂感。
在剧作和镜头运用上,这场演唱会也展现出了高超的技巧。镜头制作方显然经过精心考虑,前期主要聚焦于主角,采用仰拍等手法突出其形象。随着演唱会的进行,镜头逐渐丰富起来,加入了舞者和伴唱的互动,以及乐队成员的特写。特别是鼓手等成员的加入,为演出增添了更多层次。此外,还穿插了一些轻魔幻的场景和特效,如服饰中的蛇形装饰、气球等元素,这些小巧思不仅为电影上映增添了趣味性,也提升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他并未滥用航拍等手法,与某些歌手不同,他的航拍镜头仅用于开场和结尾,以展示演唱会的主办场地——很可能是洛杉矶的某个体育场。这样的设计不仅为场地提供了足够的展示空间,还巧妙地宣传了演唱会地点。此外,体育场顶部显示的红色内容,初看以为是烟花效果,实则增添了视觉亮点。
这场演唱会也可视为一种变相的广告片,因为许多镜头都巧妙地指向了体育场名称,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提词器(尽管我不确定他是否使用了提词器)。镜头设计还巧妙地避开了音响等设备的干扰,通过专业调度确保它们不会出现在画面中。在切换近景与远景时,远景镜头中并未暴露近景摄像机的存在,实现了无缝衔接,这很可能是通过多场演唱会素材的精心拼接达成的效果。
提及此,不得不联想到五月天的事件。我并非意在带节奏,而是想借此及《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的上映,探讨娱乐行业对真实的追求,这反映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真诚诉求。我们喜欢的,往往并非偶像本人,而是我们根据其作品构建的理想化形象。
我们在构建这一形象时,会不自觉地添加个人色彩和期待,使其远离真实。这种共享的形象,对偶像本人而言,却成了一种束缚。一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超越了这种束缚,我们可能会感到难以接受。以五月天为例,他们塑造的年轻励志形象深入人心,但若有一天他们老去或事业不再辉煌,这种形象是否会受损?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粉丝为偶像塑造的形象,在业界常被称为“人设”,尽管我个人更倾向于避免使用这一略带贬义的词汇。我想强调的是,泰勒·斯威夫特在品牌形象管理上显然投入了大量心血。据传,为了这场演唱会,她进行了严格的体能训练,甚至在跑步机上锻炼以提升体质。然而,即便如此,整场演唱会下来,她的头发依然被汗水湿透,但她依然坚持完成了演出。这足以证明,她出色的唱功和舞台效果是通过不懈努力练就的,而非单纯依赖合音修饰。当然,为了提升电影院的观感和听感,演唱会录音也进行了必要的修音处理。
在修音过程中,我注意到有几个细节被保留了下来,比如她气息稍显不足的瞬间,或是某些词句的发音并未完全精准地落在节奏点上。这些细微之处虽然略显瑕疵,却为表演增添了几分现场感,避免了过于完美的CD效果。
我认为,泰勒·斯威夫特在维护个人形象和为电影付出努力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尤其是考虑到她已步入34、35岁的黄金时期,仍能如此全力以赴,实属不易。她的作品充满了个人生活经历的印记,从一个小女孩到大都市的奋斗者,再到成功建立自己的事业和团队,这一路上的艰辛与辉煌都令人动容。然而,对于电影院的营销方式,我略感不满,尤其是将其过度包装为外放型人格的营销手段。我个人在观看时,对这种刻意营造的氛围感到一丝尴尬。我相信,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感受。虽然我们都渴望与音乐共鸣,但过度的营销手段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
回顾以往的演唱会经历,比如苏打绿和周杰伦的演出,我时常遇到旁边观众询问歌曲名称或生硬互动的尴尬场景。因此,我认为在演唱会或电影的营销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观众的感受和体验。例如,梁静茹曾经的演唱会就推出了双人情侣座位等安静舒适的观演方式,这样的营销策略显然更加贴心和人性化。我希望未来的营销活动能够更多地考虑观众的实际需求和感受,创造出更加和谐、愉悦的观演环境。
关于电影院接纳非传统电影内容的问题,我过去持有强烈反对态度,尤其是像《爸爸去哪儿》、《极限挑战》这类电视节目被改编成大电影的现象。当时,连《武林外传》这样的经典电视剧也未能幸免,其大电影版本让我深感缺乏电影应有的深度和电视剧的连贯性,仿佛是两者的生硬结合。至于《爸爸去哪儿》等大电影,观影体验几乎与电视观看无异,这让我更加坚信电影院应坚守其作为电影展示平台的纯粹性。
然而,泰勒·斯威夫特演唱会电影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常规。她绕过好莱坞发行商,直接与影院谈判分成,且给影院提供了相当可观的分成比例。这不禁让我想起观看《乐队的夏天》时的一个场景,马东提及刺猬乐队的现场录像作为换场过渡,结果现场观众竟随着录像中的表演一同高歌,那份共鸣与激情令人动容。这说明了,无论内容以何种形式呈现——真人、文字、图片——只要它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就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电影院亦是如此,虽然无法复制演唱会的现场感,却能以独特的戏剧张力,带给观众别样的体验。
电影院与演唱会各有千秋,前者虽无后者那般身临其境,却能以更宏观的视角展现戏剧冲突,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我个人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演唱会现场,由于距离、视线、音响等因素,观众体验往往受到限制,甚至可能遭遇如陈奕迅演唱会那样的音响故障问题。而现在,甚至有演唱会采用个人耳机技术,确保每位观众都能享受到清晰无干扰的音乐体验,这无疑是对观众感受的一大提升。国内重塑雕像的权利等演唱会也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力求每位观众都能获得最佳的音乐享受。
这些问题若置于电影院背景下考量,或许能找到解决之道。诚然,这可能会牺牲部分现场氛围、聚会带来的神圣感以及影迷、歌迷间的直接交流。但值得注意的是,影迷间同样存在深厚的交流文化。我曾深爱的一部B级片,在国外拥有专门的影迷社群,他们定期包场观影,共享那份难以言喻的狂欢。对于外行人而言,这些兴奋点或许难以理解,但每当关键场景如利刃出鞘,观众纷纷起身互动,这不禁让人思考,人类是否天生就拥有这样共鸣与狂欢的本能。
电影院不应自我设限,若内容足够出色,完全有能力拓宽其边界,为各行业带来新的尝试与启示。泰勒的团队无疑极具创意与商业头脑,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可能性。近期,扎克·施奈德与影迷的告别活动中,通过小型放映会及主演亲临现场分享,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谈及国内,我们也正积极探索电影院的多元化发展,如火锅电影院、情侣电影院、按摩电影院等创新模式层出不穷。然而,未来电影院的走向仍需我们共同观察与期待。
最后,我想小小吐槽一下,泰勒·斯威夫特在我心中始终与乡村音乐紧密相连,就像一位擅长宫廷与古装戏的演员突然转型现代戏并大获成功,让我一时难以适应。我总认为她的演唱会应保留至少半数的乡村元素,而实际上却只占少得可怜的5%至10%。这种转变虽让我有所保留,但不可否认的是,泰勒·斯威夫特的音乐魅力已跨越国界。在此,我不禁好奇,这位在我眼中略显“冷门”的歌手,是否愿意在内地开启她的30场演唱会之旅,让我们一睹她的风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