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4年1月25日 20::57
我并没有自信我可以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现在的情绪下。我甚至没有能力写出标题,因为我并不确定自己到底要写下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主题。但是我知道我必须得写下些什么,事实上我早就该写了,在看完《天佑鲍比》后我就应该写,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只是那个时候我选择了放弃,我在看的过程中泪流满面,不能自己,看完后摘出最感动的句子“God loves me as what I were”记在本子上,可是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继续看小说,继续看喜剧,继续看综艺,很可能这部电影对我而言的最大价值只会发生在多了一个谈资上。

很可笑的是,我常常只是在感动自己。我不确定我能不能说清楚。我用流泪这样的行为来感动自己,隐蔽地强调自己强烈的同情心,我用“你们凭什么这样对待同性恋,他们有什么错?!”这样愤怒的言辞来获得自身认识上的优越感。我并非故意这么做,我只是就这么做了,用一种自己当时都无法察觉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是事实上自以为与众不同的我做出了什么真正有意义的有帮助的事吗?没有。往小了讲,我自己的态度真的就那么客观公正吗。……不。
这个“不”字讲的并不那么容易,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有异常强烈的自尊心,我相信这种异常强烈的自尊心的阴影处是同样强烈的自卑感。而这样相对坦诚地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剖析已经让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不适。我并非在批判自己的某些想法,这仅仅是一种表述和剖析,我绝对不可能真正批判自己,我很清楚,我一定会为自己找出些借口。就像我也不可能真正坦诚地完全面对自己的想法,起码现在不可能,我相信人在面对自己时是有自动防御机制的。完整的自己不可能被自己意识到。…… 好像确实开始语无伦次了。

下午看了《圣经这么说/For The Bible Tells Me So》,在B站搜电影时无意间看到。这是一部很好的纪录片,至少对我而言,它带给了我很多思考,不仅仅是关于对同性恋的态度,我很感激这种思考。这样的思考让我越来越了解自己。
人应该是在与世界的信息反馈中加深对自我的认识的。我觉得所有的概念、想法、描述、认识都来自于比较。就像我认为各式各样的描述的诞生的目的是为了区别。描述得要越好说明对区别的把握越到位;对区别的把握到位所以描述得好。然后我们把这种比较的思维过程和结果用一些表达固定下来,简化为了”红色“”哭“”大“”走路“”天空“等等用语,那个比较的过程已经隐与幕后。我们能认识到不同事物的条件是我们知道它们是不同的,否则就无法被我们认识。其实我觉得所有的生物都具有这种比较的能力。这应该是它们生存的条件,否则它们怎么辨认危险、食物、水源等等。但是这样想的话,似乎动物植物都应该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我的意思是,比较这种行为的产生应该是有自我意识做基础的。或许它们的自我意识只不过不是用“思维”这种人类的方式进行的。

诚实地说,我在打字的过程中有些想回避“同性恋”三个字,并非是我还无法正视这个群体。我觉得这是源于我在最初接触到这三个字时这三个字背后包含的文化信息。我并不是纯粹的接受了一个区别后的概念,同时接受的还有隐含的“恶心”“不道德”“有违自然”等附带的消极信息。因为同样的含义,如果说“同志”和“gay”我就完全不会有障碍和不适。这种表达背后的文化信息既与整个民族文化大环境有关,也与个人生活的小环境有关,包括邻居、亲戚、父母、同学、老师、同事等。而这种文化信息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我有的时候在想,有没有可能换一个词语来表述会有利于加强对这个群体的尊重。当然我知道这听起来会像是一种逃避。但是我并不是这个意思。

纪录片里讲到了《圣经》。有些人借由《圣经》中的一些话来批判同性恋,这种做法在纪录片里已经被精彩而犀利地否决。断章取义地抓住名著名家的几句话来为自己的观点服务的现象太多了。关于宗教,我不打算讲什么,因为我也讲不清楚。

纪录片里提到人们对同性恋的恐惧与对性、对女性的恐惧有关。具体的纪录片中解释得很详细和很清楚。其实很多反对同性恋的人并不了解同性恋的相处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不了解所以恐惧并进行扭曲和歪解。在不知道对方是同性恋之前,你可以和他很好的相处,你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人,然而在知道了对方是同性恋之后,你却感到这是一个可怕的人,是一个受了诅咒的人,你觉得对方的一切行为都透着怪异。这种态度的变化中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是对方真的变了吗?还是你自己的思维受到了某些错误观念的误导呢?很多东西并不是肮脏的,包括性,只要你客观地对待它,而不是用一种猎奇的眼光去看待。

这些年来,我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同性恋文化的逐渐盛起。从腐女、耽美小圈子的传播到捡肥皂等大众段子的产生,我没法评论是好是坏。一方面当然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确的认识这个群体,但是另一方面这种认识还是有局限性。比如捡肥皂这个词也许是无心的调侃,也许是恶意的笑话,但绝不是一个带有尊重意义的词。包括耽美文化其实我现在感到这是一种猎奇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身YY的需要。我没有在批评什么,因为我就是一个腐女,我只是在陈述。我相信很大一部分人只是沉醉于美少年之恋的世界里,因为我曾经就是这样。
我曾经说过:“我可以接受男同,但是我不太接受女同。”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觉得很羞愧。我不知道是哪儿来的优越感让我可以使用“接受”这样的字眼,我更不知道是什么狗屁心理让我将男同和女同分开对待。我很庆幸我已经意识到了当时的自己有多么荒谬。事实上我相信很大一部分人在说自己不反对同性恋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种优越感的的,居高临下的展示:“我接受你们与我不同”。但这毕竟不是真正的理解和认同。本来就是自然而然的,本来就没什么错,本来就是合理的,本来就是正常的,哪里需要你状似大度的宽容呢。

纪录片里的父母让我非常感动。Unconditional love。也会有迷茫,也会有不解,也会难以接受,然而他们最后还是接受了自己的孩子。爱需要什么条件吗?并不。他们选择与孩子并肩抗争世界的恶意。其实这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喜欢同性并没有什么错,然而他们却要为自己生来的性向战战兢兢,或是默默地憋在心中,苦苦隐瞒或是要鼓起十足的勇气才能出柜。有太多的人因此与父母断绝了关系,我不敢想象他们的心里有多痛苦。被至亲的人痛恨、厌恶,被抹去一切存在的价值,被痛斥,被排挤,甚至被用暴力的方式攻击。更可怕的是,错误的舆论使他们感到喜欢同性的自己是罪恶的,是肮脏的,而从根本上厌恶自己,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以致选择用死亡来结束这一切。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阳光灿烂的日子却没有一束阳光为他们扫去心中的阴霾。

我想起《天佑鲍比》里鲍比的母亲玛丽说的:“我的儿子一直与众不同,从我怀上他时就是。我知道,我能感觉到。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上帝没有治愈Bobby,他没有治愈他,因为…他根本没病。”
“我深深地后悔自己对同性恋知识的缺乏。现在我明白了,我所受的教育都只是固执偏见、缺失人性的。如果我曾经多去了解,而不是墨守陈规——如果当初,在我的儿子对我坦诚相见的时候,我能够认真听他说,我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心中充满悔恨之情。我相信,上帝为鲍比的善良有爱而高兴。 ……最终,我对他的伤害无法补救。鲍比翻过人行护栏,跳向一辆重卡当场死亡,那不是上帝的旨意。鲍比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他父母的漠视,和他们对同性恋的恐惧。鲍比想成为一名作家。他的希望和梦想本不该被剥夺,但是却被我们剥夺了。有些像鲍比一样的孩子,坐在你们的教堂中,与你们不相识,但他们会倾听,当你们念出阿门的时候。他们也许很快就不再祈祷,向上帝祈祷理解、接纳和你们的爱。但是你们的厌恶、恐惧和对同性恋的漠视会让他们放弃祈祷。所以,当你在家中或者教堂念出阿门之时,请记住,一个孩子在聆听。”
“鲍比对爱失去了信心,我希望你们不会。”

哪怕你们没有看过《天佑鲍比》,没有看过《圣经这么说》,我也希望你们看到这些话。这些话来自一个失去了心爱的孩子的母亲,来自一个母亲的忏悔。
要受到怎样的打击,要经历怎样的黑暗,要怎样的绝望,才会对爱失去信心,我想象不出,我也不想去想象。那些苦苦挣扎的灵魂让我无法不对自己所处的社会感到羞耻。

《天佑鲍比》的主题曲是《I need you to listen》。
I need you to listen
I need you to answer
O God, I need you to 哦 上帝 我需要你
I want to see your face 我想要看到你的脸
It is this love I have 这是我所拥有的爱
It makes me search for you 它让我找到你 I need you to listen
I need you to answer
I need you to listen
I need you to answer
Do not avoid my eyes 不要躲避我的眼神
Or let me anger you 或让我生气
Do not toss me aside 不要把我丢在一旁
O God, do not drop me 哦 上帝 不要抛弃我 I need you to listen
I need you to answer
I need you to listen
I need you to answer
You are the only hope 你是我的唯一希望
I have; father, mother 我有爸爸妈妈
They can leave me orphaned 他们可以让我成为孤儿
But your love must never 但是你的爱永远
Lead me to you, O God, 让我追寻着你 哦上帝
Along the smoothest road 沿着这光明的道路 I need you to listen
I need you to answer
I need you to listen
I need you to answer
There are those who hate me 有一些恨我的人
Do not leave me to them 不要把我留在他们身边
They eat my life away 他们让我远离了我真实的人生
By lying under 用谎言遮盖
Oath or twisting evidence 宣誓或扭曲事实 I need you to listen
I need you to answer
I need you to listen
I need you to answer
I trust your love 我相信你的爱
I will see your beauty after death 在死亡之后我会看到你的美丽
In your land of life 在你的生命之地上
My love will wait for you 我的爱将会等待你
It will be strong waiting 我会一直等待
O God, my love will wait! 哦 上帝 我的爱会等待
看《天佑鲍比》的时候我并没有专门把它找来听。今天对着歌词一句一句听下来,只觉得崩溃。太无助,实在太无助。
因为迷茫,因为痛苦,所以只好乞求上帝的心意。因为受到周遭的否定,因为没有任何人带来温暖和希望,因为连父母和亲人都觉得自己是罪恶,是肮脏,是不被容许的存在,所以只好乞求你,上帝,求你听我说,求你告诉我。I need you to listen,I need you to answer。
求你听我说,这并不是我的选择。我从未做过任何坏事,我爱我的父母,我爱我周围的每一个人,我愿意为我的父母奉献一切。我有自己的愿望,我也有梦想,我想当一个作家。我也幻想可以对全世界宣布我所爱的人,尽管他也是一个男人,我也幻想收到所有人的祝福。我只是生来如此。求你告诉我,这真的是不对的吗?
求你听我说,我也想要改,我也努力地想要喜欢异性,我也不希望我的父母因为我而忍受周遭的恶意的嘲讽。我从来不敢表露自己的心意,我想过很多极端的方式,很多个夜晚我彻夜难眠,只能瞪着天花板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为什么你要让我与众不同,为什么要让我忍受这一切。求你告诉我,这真的是不对的吗?
求你听我说,你不是爱所有人的吗?求你告诉我,你爱我。求你让我看到你,求你给我一个拥抱,我实在太冷。求你让我相信爱。求你不要抛弃我。求你。
I need you to listen,I need you to answer。

写到这里,我觉得很累,其实每一句写下来我都觉得很累。思维和表达并不是同步的,想法太多太杂,语言却表达不清,这让我感到很疲惫。甚至思绪也并不是很清晰。我知道这篇日志的逻辑很混乱,表达很模糊。但是,没关系,因为这事实上是写给我自己看的,写给以后的自己看,把某些问题思考的更清楚,而不是又浑浑噩噩地好过一部好的纪录片。

天佑鲍比Prayers for Bobby(2009)

又名:为鲍比的祈祷 / 为巴比祈祷

上映日期:2009-01-24片长:90分钟

主演:西格妮·韦弗 / 亨利·科泽尼 / 瑞恩·凯利 / 奥斯汀·尼可斯 / 卡莉·许洛德 / Shannon Eagen / 斯科特·贝利 / 李·加林顿 / Madge Levinson / 苏珊·鲁坦 / 丹·巴特勒 / 埃莱·巴德汉 / Patrick Michael Kenney / 拉斯蒂·米哈 / Dan Wells / Melanie Wilson / David G.B. Brown / Dennis Budziszewski / 杰夫·菲尔 / 特维斯·R·马库姆 / Grace Anne Rowan / Lauren Mae Shafer / 

导演:拉塞尔·穆卡希 / 编剧:凯蒂·福特 Katie Ford/Leroy Aarons

天佑鲍比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