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3-28

问津 • 一九四四:《共勉》

惨无人道的种族大屠杀、非正义的疯狂侵略,德国在二战中的暴行,天下皆知。世界上有多少部反思历史、批判纳粹的电影都不为过——但凡有一部视角不同的电影出现,就是对侵略的美化,就是模糊历史,就是肯定怀柔政策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忽视社会正义。这一连串的大帽子扣上,不累吗?
西有纳粹,东有苏联,夹缝中求生存的爱沙尼亚,处在亡国灭种的边缘。电影向为自由而战的每一个人致敬,向爱沙尼亚民族独立致敬,没任何问题。战争,国际利益再分配、政治手段、外交的另一种形式。这个角度看,红色恐怖白色恐怖都一样,没有正义的一方。我看,《1944》没抹黑苏联老大哥,也没为纳粹洗白。力道刚刚好,别瞎琢磨了。
我寻思着,这得是一篇奇怪的“影评”,因为我想写的东西纯粹是个人口味。例:
不得不提的MG42。我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在《1944》里,这款史上最经典的通用机枪,连声音的处理都尽可能还原了“希特勒的电锯”。简直让人热血沸腾。
一开始被盟军嘲笑为“粗制滥造的铁皮机枪”,后来成为战场上摧枯拉朽的杀人机器。以至盟军士兵一听到它的声音就头皮发麻——最低射速每分钟1200发,人耳已无法分辨清单发子弹的声音,只能听到连续的类似于电锯的连续“嗤嗤”声。当年,这款机枪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出色的武器”成为德国制造的代名词之一。MG42不仅射速极快,完美压制盟军机枪,而且在极端作战环境中,也展现出了十分可靠的耐用性。《1944》围绕它做的文章和镜头都很出彩。
另外:MP38、STG44、P38、大名鼎鼎的98K、疑似铁拳的反坦克火箭筒,包括苏联的波波沙、莫辛纳甘、那个叫什么廖夫的圆盘轻机枪等等,从二战经典制式武器,到军服卡车坦克等所有细节,每一处,都与历史严丝合缝的贴合在一起。这还原度不可谓不高阿!加之,纳粹德国以机枪为核心的战术体系,《1944》也精准地诠释出来了。坦言,仅凭电影对这些战争元素的掌控,我就忍不住想给个五星。
下面贴两张图:
我也不是军迷,剩下的自己找着看吧。反正二战德国佬的装备,真·男人的浪漫。
1944年,爱沙尼亚人迫于形势,煮豆燃萁,同室操戈。历史如此惊人,仅过两年,东方,蒋某冒天下之大不韪,撕毁《双十协议》,悍然发动三年内战。“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喊了多少遍,也没能避免炎黄子孙自相残杀的命运。和平建国百般努力,付之一炬。战争必然带来流离失所、生灵涂炭。试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历史,我看到的,仍是“敬畏”。敬前车之鉴,畏重蹈覆辙。电影好,好在有希望,好在有反思。
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低头。共勉之。

一九四四1944(2015)

又名:1944铁甲连(台) / 我们的1944 / 1944: Forced to Fight

上映日期:2015-02-08(柏林电影节) / 2015-02-20(爱沙尼亚)片长:100分钟

主演:卡斯帕·威尔伯格 / 克里斯蒂安·乌克斯库拉 / 麦肯·施密特 / 格特·劳塞 / 亨德里克·图姆佩勒 / 卡尔·安德烈亚斯·卡梅特 / 亨里克·卡尔梅特 / 帕努·欧加 / 普瑞特·斯川伯格 / 普瑞特·派厄斯 / 马特·派厄斯 / 克瑞斯托·维丁 / 贾克·普林特斯 / 马格努斯·马里乌森 / 迈特·马姆斯登 / 托努·欧加 / 瑟珀·西曼 / 安妮·里曼 / 

导演:埃尔莫·纽加农 / 编剧:里奥·古拿斯 Leo Kunnas

一九四四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