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众和影评人可能永远都理解不了片中美国丈夫存在的价值及其重要性。(大部分时候,他们水平的天花板也不过是看看高级言情小说)。

对我而言,片中的美国丈夫不仅是三角关系能够产生叙事的基石,更是推动主人公对“身份”“爱”“人生”命题进行讨论,勾连意识与潜意识间的通道。

事实上,如果没有那个美国丈夫作为双人关系的障碍存在,片子里重逢后所有peaceful的散步聊天,都会是且只是一种“保持客套的表演”,会很快被文化、意识形态差异带来的矛盾所击碎。那么整个故事的调性既不会温柔也不会淡淡忧伤,而是彻底撕开客气和陌生的伪装,暴露出过往人生中无数委屈怨恨的刀光剑影,再掀起一场相互角力的血雨腥风……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anyway,人和人之间的坦诚和沟通,有时恰恰要在“不可能”的状态下才能实现。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事实上,对我而言,这其实是一部主角是“美国”的电影,而“美国丈夫”只是美国作为角色介入人物表象叙事的载体。

片中与其说是男女主角在“谈恋爱”,不如说是韩国和美国在谈恋爱。从开头到结尾,无处不在充满了对美国、对纽约、对在那里可实现的一切梦想的赞美和肯定。这部电影的出现,呼应着当下美国和韩国文化蜜月期的相互表白。

像所有恋爱中的人一样,说句早安晚安你好再见都能琢磨出千八百种狗粮的味道。所以它可以平铺直叙,细碎,平淡。然而,即便它平铺直叙,细碎,平淡,最后的第三幕一定是两个男人的见面。两个能够代表纯正本国文化的男人,因为对同一个女人的爱,坐在一起,以她为桥梁,沟通。甚至,最后,她也消失了,只剩两个男人,开始用英语沟通,说“我和你,也是一种因缘”。(我靠……美国主旋律的深耕程度都做到这个份儿上了,不可谓不可敬,美国人为她要个奖也是池中应有之物。)

这个片子唯一的叙事技巧,说白了就是由女主提出的一道题——“已知:我那么那么爱他,他是我的childhood sweetheart,20年的感情,但我还是选择了你。问:我到底爱的是谁?”

回答某个男人的都应该拉出去活埋到兵马俑坑里陪葬。

她,她的梦想与爱情或某个男人都无关,但与荣耀、价值、自我实现有关。关于这一点,“美国丈夫”是知道的。他了解她,成长后的她。而非童年记忆里那个扭捏于谈情说爱的小女孩。他与纽约一样,是她成为她自己的实际支持者。而男主角则代表着她原生文化的印记,是童年,是母语,是她脱生出的一部分自己,作为一个角色,与自己进行对话。所以,对于男主而言,这里的cultural shock是她居然把一切都告诉了自己的美国丈夫,而美国丈夫竟然欣然接受妻子外出跟自己约会。(我相信也是这一点,让国内由男性及gay占领的影评人们感到如鲠在喉,怀疑导演失误。)殊不知导演正是用这种方法,把整部片子拍成了献给美国的一封情书:你看,你连我最亲爱的人不是你都能理解,所以我最爱你。

我总说,“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文明的精髓既不是民主也不是科学,那些词都太大了,西方文明的精髓在于“讨论”,在于相信“理性”而非“幻想”的力量:we can simply talk about everything,honestly. 没有什么真相是沟通和对话不能触及的。也只有在此基之上,那些“说不清的”“不可言说的”的情感,才有了存在的证明。

而片子里把“因缘”“前世”当成一个"韩国文化"话题被反复提及。它本身是为男女主的关系做梗,却是在她与丈夫的讲述中首次提及,最后在男主的自我确认里结束全片。为什么要用这个概念呢?

我说了,西方文明的精髓在于“讨论”,在于相信“理性”而非“幻想”的力量。而东方,恰恰相反。

yep,神秘的东方力量……

它对西方人来说,尤其好使,所谓“缺啥补啥”嘛。But we all know that's bullshit.

……

总的来说,电影带着淡淡乡愁,是对被遗弃的东方老家,含泪露出的一个资本主义商业微笑。两个男性角色的塑造都高度符号化,缺乏可信度。但是演员的表演,尤其是女主角,填补了剧本的孱弱和空白之处。


过往人生Past Lives(2023)

又名:前世因缘 / 前世姻缘 / 前度人生 / 之前的我们(台) / 从前的我们(港)

上映日期:2023-01-21(圣丹斯电影节) / 2023-06-02(美国)片长:106分钟

主演:格蕾塔·李 / 刘台午 / 约翰·马加罗 / 文胜雅 / 尹智慧 / 崔元英 / 严晟敏 / 安敏扬 / 徐妍宇 / 黄胜妍 / 乔尼卡·T·吉布斯 / 丽莎·丹尼特 / 

导演:席琳·宋 / 

过往人生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