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算是动画萌新,第一季久仰大名倒一直赖某种厌恶流行科幻的刻板印象没去欣赏,在社交网络的狂轰滥炸和朋友圈骂声一片中入坑第二季。

也许之前没看第一季是遗憾,但这次也给了我绝对客观的外部视角去看待第二季,没有怀抱任何粉丝期待的平常心。

一口气看完个人觉得倒是还不错,满分10分也有7.5,当然绝大部给的是第八集。

个人排序:
《溺毙的巨人》>(空缺七个档)>《突击小队》>《自动客服》>《高草丛》>《沙漠中的斯诺》>《救生舱》>《整个房子》>《冰》

下面按各集顺序:

一、《自动客服》
不算出彩,家电统治人类的世界观已有过多作品建构。甚至《爱情公寓》都吃过的剩饭,再看就显得平淡了。

滚雪球的剧作发展结构甚至不如前段时间在b站大火的上视毕设动画。

但两处对比有意思:

人物造型上的:人类造型夸张的头身比例VS机器造型简约的几何美感。

象征意义上的:消费主义VS功利主义

二、《冰》
《冰》的画风是个人最喜欢的视觉风格,低暗调子的色块挤压排布很有黑暗漫画的特殊质感。看完短片一时间是不知所云,觉得人物关系走向大段省略。初觉得颇像是科幻片《千钧一发》里的人物关系,基因差的弟弟以肉身努力奇迹中战胜兄弟的励志走向。但回看原作之后发现原作落点是走的更远的,兄弟间关于身份认同的情感纠葛。而小说里这情感纠葛细腻的描写是独属于文字的,从大段心理建构到神态表情的细腻变化,注定了影像化就必然词不达意。

甚至关键剧情及结尾都做了改变和删减,直接改编了戏剧落点,改编选取难度作为客观原因终究是使之虎头蛇尾草草了事。

三、《突击小队》
参考对象就十分明显的《银翼杀手2049》了,飞车设计、开局的抓捕事件构图、多处眼睛特写致敬初代《银翼杀手》。两个主人公结尾倒地时镜头语言及意蕴排布都极度相似,

《2049》是主人公一路拼杀自己终于拥有了灵魂

《突击小队》同是主人公在杀戮中有了悔悟感受到了生命之爱

剧作相比原作有一定的增加拉长,结尾加上了击杀队友作为人物弧光落点的重要事件以及多处眼睛特写等艺术上的加法。有言映射我国某些政策,虽然有建构东方女性的刻板印象在,但阴谋论的角度还是未免牵强,或者只是主创未考虑的避嫌罢了。

故事设定说生满树木雨天漫漫的湿漉纽约,(题外话伍迪电影纽约的雨迷之寓言)外部环境是少见的外部环境世界观。见惯了废土、霓虹和废墟,未来雨林城市的坏境倒显得雅致。终究只是单纯地作为美术呈现,并无湿热潮湿的质感作为文本一部分存在于故事中。对于精心的景致多少有些可惜。

四、《沙漠中的斯诺》



小说原作中对与动作戏的表现堪称精彩,但短片的动作设计可以说毫无想象力。反转反杀的动作设计最多的就是遮挡身位,角色背刺。几乎是低端惊悚片一惊一乍的拍法,场面也只有血是R级。反杀硬转的剧情几乎就是《影》结尾那般灾难级的强行转折。

五、《高草丛》
定位是动画作惊悚片是个尚未开辟的类型市场,但拙作多少带有四处copy的味道。视觉场景到剧情参照2019网飞出品电影《高草丛中》,怪物造型与《潘神的迷宫》的没脸怪也有几分相似。

立意是对于工业革命对于殖民视角的反思,火车是一如既往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现代主义象征,而高草丛则是无拘原始的自然状态。开辟的铁路撕开原始草丛,刀刃一样切开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西装革履的主角更是典型的西方殖民主义优雅文明者的形象。文明铁路建设之初谁又是第一个冤孤的鬼魂呢?殖民主义历史具体语境中的弃民是原始人?工人奴隶?被资本吞噬的资本家?不得而知背后是有野心的西部叙事。

比较可惜的是深层立意全靠车长台词说教,
加上剧情转折都是硬转很难谈上通过剧情落点继而高级的表达。

六、《整个房子》


解构圣诞老人形象的视角不错,但重组的造型也太丑了!这个是异形+《千与千寻》锅炉爷爷的合体实在联想不到黑暗童话,只有概念先行的辣眼。

七、《救生舱》



题材上与《自动客服》同为探讨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远景构图到节奏点设计都近乎一辙,只是更迭了时间地点及其人物多元化的视角有待商榷。

甚至感觉这集就是制片硬凑一集给第八集的垫脚石。

八、《溺毙的巨人》

码字之前各路解析已经满天飞了,正如短片所表达的那番庞然大物意蕴被渺小个体各色需求学识包裹中解构再解构。

这篇是个人觉得是七集里原著改编的最好的,甚至视觉表意的层面比文字更佳。回归于文字的评论再多都是班门弄斧了。

成功还是归功于这位上海出生的英国作者JG-巴拉德。短片几乎是完全贴切着小说的脉络到戏剧落点去设计的,只是眼球的视觉刺激自然是比文字要来的直观且震撼。


回到内容本身,巨人这个形象是绝对成功的符号喻体,所留空间之多比喻层次的丰富,在这之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系统去解读。
这个如此具有文学性的形象,自然是离不开同文学的类比。评论说最多的是类比马尔克斯《最美的溺水者》中埃斯特班对贫瘠小镇的虚幻救赎;到麦尔维尔的《白鲸》人与自然魂灵的互逐;态度的更替又有如王尔德的《快乐王子》;至于《格列佛游记》倒是觉得只是巨人故事本身的原罪,其本身是反格列佛的。从创作时间来看且并不构成《溺毙的巨人》(1964)抄袭《最美的溺水者》(1972)再之在马戏团对阴茎的推镜头又精准的完成了《鲸鱼马戏团》的致敬。但主题还是并不相似,《鲸鱼马戏团》是纪录社会希望的陨落,而《溺毙的巨人》与之虽对上符号聚焦相似小镇、马戏团、外部旁观者、巨物。但内核是指向的是深渊里似有无深邃的寓言,换言之留白比《鲸鱼马戏团》更多也更加抽象。

类比林林总总但无论《溺水者》还是《鲸鱼马戏团》这些形象更多都是本体的叙述,本身并不构成独立的多元解读系统。但《溺毙的巨人》文本层面更多像是后现代解构主义的一个独立的故事系统,《溺水者》到《鲸鱼马戏团》相似的他者形象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符号存在。

若非要类比一部文学倒是觉应该是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同样的《万有引力之虹》也是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得代表杰作,换言之二者都有打上“文本”“解构”“隐喻游戏”等标签的烙印原罪。

一段文字几乎就是巨人本身映射的过程:

大自然只解演变,不解消亡。
——《万有引力之虹》

巨人形象同时也是只解演变不解消亡,再像王小波所言般无可避免走向庸俗。像是马戏团展览生殖器的人便是这一符号的典型象征,亦或《万虹》里的斯洛索普。

《巨人》里科学家主角不断强调尸体背后的人格灵魂,倒是蝼蚁般的众人变成物化的拆解工具人。

《万虹》里的火箭被赋予人格化,外部的人而被物化。

无意讨论品钦《万有引力之虹》是否对有巴拉德借鉴之嫌,只是相似的理念在大师笔下总是殊途同归。

对于系统的解读总会有是乐此不疲的愉悦

目前为止分享两个看到自认揭谜自恰且自趣的视角。

一个关于传播学视角,民众利用自己的方式为巨人的残骸编织新的叙事,而曾经那个巨人飘上海岸的事实成为生活里不起眼的碎片。是否符合传播上泛意的论调,三人成虎。即我们当今对于信息接受的碎片化以及传播者的目的性而导致的荒谬。无意套用于任何一处公众舆论皆如是。

一个关乎剧集本身。同时也象征着爱死机本身呢这部剧集带着自己的初衷诞生,然而一旦影视作品投入,公众就必然将其解构,消费,误读,错指。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及社交品位的标榜终而形成后现代主义式的“作者之死”。

最后参杂自己的一些过度解读,从剧集画风设计上看从前几集人物造型的夸张到漫画风格继而在悄然之间人物造型与真人越来越像,直到出现真人实拍的面孔,似乎是创作者者有意排布使人的血肉的意义得到解放,但最后一集第八集。人物造型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甚至分辨不出来这是超写实cg,直到某个脸部动作捕捉特别僵硬我才发现自己的混淆,我艹这不是人啊!余后的诧异让我不断反思,我在影像中一下子竟然无法清晰分辨出自己的同类,似乎这才是真正的赛博朋克。而这种由夸张的真实再到虚拟真实的体验,我似乎越来越相信肯定这是创作者有意而为之的混淆。随着cg技术发展,技术成本的不断压缩真实人物的血肉在影像中似乎越来越削减了存在的必要,为了真人表演似乎将是文化遗产 而从技术主义的角度来说未来完全有可能。

那么又要回到《爱死机》的命题:未来,如何分辨同类,或同类与同类的关系又是如何。


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二季Love, Death & Robots(2021)

又名:爱 · 死 · 机械人(港) / 爱 x 死 x 机器人(台) / 爱、死亡 + 机器人 / 爱、死亡 & 机器人 / 爱、死亡 & 机器人 第2辑

主演:诺兰·诺斯 艾米丽·奥布莱恩 艾洛蒂·袁 艾克·阿玛迪 米歇尔·C·博尼拉 诺希尔·达拉尔 安德鲁·霍克斯 德博拉·卡尔多纳 阿亚娜·哈威夫 史蒂文·佩西 乔恩尼·赫恩 朱莉·内桑森 斯科特·怀特 彼得·弗兰森 琪塔·昂赫 阿莱斯·洛森 彼得·迈克尔 弗雷德·塔特西奥 南西·利纳里 本·吉鲁 布莱恩·基恩 塞巴斯蒂安·克罗夫特 比阿特里斯·戈迪尼奥 米格尔·阿莫里姆 米迦勒·博迪 玛丽亚·特蕾莎·克里西 阿奇·马德基 亚历山大·洛博·莫雷诺 斯蒂芬·卡皮契奇 布鲁斯·托马斯 杰夫·伯格 安东尼奥·阿尔瓦雷斯 维克托·勃兰特 瑟吉·诺普科 迪特尔·詹森 克里斯·考克斯 

导演:蒂姆·米勒,肉食部门,罗伯特·瓦利,吕寅荣,里昂·贝雷尔,多米尼克·博伊丁,雷米·科季拉,马克西姆·卢埃尔,西蒙·奥托,艾略特·迪尔,亚历克斯·比蒂

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二季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