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怀着满满的期待看《爱、死亡和机器人》的第二季,得到的是满满的失望。

2019年Netflix上线的《爱、死亡和机器人》在全世界引起的轰动,原因有很多,比如本来“爱、死亡和机器人”这样一个相当未来主义的主题设定和那些emoji组合后面的创意:

比如超级牛X的各类动画画风,像至今无人超越的《证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相当多作品后面的思想性甚至哲理性(首当其冲当然是存在主义的《祖玛蓝》)。

这一切加起来让《爱死机》成为一个异数。

但我在《爱死机》第一季里看到的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多样性”

与其说这十八集短片很好看,不如说产生这十八集短片后面的机制非常独特且充满巨大的生命力。在我看《爱死机》之所以是一个异数,是因为它创造了一种新的创作机制,这不仅对动画电影业有意义,更对整个创意产业都有直接的推动。

所以当时非常激动地写了这篇:

但是。但是同样的创作机制,在《爱死机》功成名就之后,却产出了如此平庸的第二季。这一季八集的整体水准让人不能不想:如果《爱死机》是一部电脑,它是不是突然死机了?

2

第二季不知何故只有8集,每集时长都短小很多,本身就有缩水之感。

再短的片子也还是需要一个故事的,而是故事就会有一个价值观的定位和取向。第二季里短片价值观取向很单一,也很陈词滥调,大概有这样几种模式:

1,未来世界技术统治了人类,机器人不在为人类控制,而是控制了人类。于是当机器人malfunction(运转失常)的情况发生,它们就变成了人类的屠夫。

《爱死机》S2E1《自动化客服》和S2E7《生命屋》就是这样的设定,只是画风不同而已。前者比较幼稚,

后者较为暗黑,再加了一个Michael Jordan的长相而已。

2,未来世界的统治者是借助了技术力量的无人性的非人类,他们对人类(自然人)会进行丧心病狂的杀戮

S2E2《冰》

S2E3《灭杀小组》

S2E4《沙漠里的斯诺》

全都是这样的故事,不同的只是《冰》美术上更酷一点而已。

这种“技术反乌托邦”的主题别说在此类实验性动画短片里,即使是在科幻电影的大圈里,也都司空见惯。几乎同样的故事接着看三次,能不厌倦吗?

这些模式之外的第二季短片,有S2E5《高草丛》,只是这个凡人遭遇厉鬼的故事实在无聊,唯一可看是它近似油画的视觉风格。

还有S2E6的《房内屋外》,用异形替代圣诞老人,长相恶心的心地善良,但这样的故事意思又有多大呢?

好了,八集短片七集都如此平庸,好在《爱死机》S2还有唯一的亮点:S2E8《溺亡的巨人》

(下有剧透,慎入)

3

《溺亡的巨人》几乎没有什么科幻和未来的成分,只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

某日海滩上突然出现一具巨大的溺亡巨人的尸体。

一开始人们很好奇,还有点敬畏之心。

后来他们再也没有害怕,直接爬到巨人尸体上玩耍。

后来尸体开始透露出死亡的味道。

再后来人类将巨人的尸体肢解得不成样子。

他的骨骼和阳物成为镇上的陈列。

而海滩上仅剩下一些巨大的残骨,供海鸥停歇。

这个阴暗的没有什么起承转合的“故事“,当然具有强烈的象征色彩。那么溺亡的巨人到底象征什么呢?

当巨人刚刚出现时,画外音这样描述:

我们无法判断巨人的年龄,但其古典的嘴巴和鼻子,表明他曾经是个谨慎谦虚的年轻人。
这是一张贵气的面孔 华贵而富有魅力与其巨大体型所蕴含的蛮力不符。他荷马史诗般的俊美体型,更接近真实版的阿尔戈号溺水船员或者奥德赛英雄,而不是我此前见过的那种等身人体雕塑。

这两段话无疑为我们理解巨人的象征留下了线索 --- 从狭义上说,巨人有如古希腊雕塑中的人体一般,代表着青年时期的人类内心里的那种纯净而美好力量,就好像古希腊罗马及文艺复兴时期迸发的伟大的人性之美,人性之力。

所以我认为,巨人,代表的是人类的古典精神。

但在现代后现代,古典意义上人性之美与人性之力正在被异化,其中不乏技术因素对人性的侵蚀。今天的世界,古典精神已经沦落,人们热衷于用功能满足欲望。人类再没有“美”,而只有“用”。

这也许就回到了“爱、死亡、机器人”这个命题的核心 --- 技术是否会异化人性?

关于巨人的象征,豆瓣某网友也提出另一种看法:其实巨人象征的不是别的,正是“历史”本身。这倒给我新的启发:今天的时代早已与历史断层,人们按自已实用和功利的目的而肢解着历史,让历史面目全非以至于几乎没有存在过。

不管是象征“古典精神”还是“历史”本身,《溺亡的巨人》最关键的是这句话:

令我着迷的,不仅是他巨大的身形,但最重要的,还是他确凿无疑的存在本身。不管我们生命中还有其他什么不确定,这个巨人,是绝对存在的,让我们一瞥一个与我们类似的世界。在那里,我们这些海滩上的观望者,不过是不完美而弱小的复制品。

至此我们应该对人类所拥有的美好的东西有所敬畏,对自身的狂亡和渺小有一点起码的自省。

4

《溺亡的巨人》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哲学意涵,是因为它并不是来自一个动画短片脚本,而是取材于英国60年代新浪潮派科幻小说的代表人物J.G.巴拉德(J.G.Ballard)的同名短篇小说。

J.G.巴拉德1930年出生于上海,童年即遭遇二战的战火。也许是因为战争在他童年经历中留下的阴影,在他二十多岁开始文学创作时,就已露出荒诞、恐怖和阴暗的调性。1973年,他的《撞车》面世,成为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

简单说《撞车》讲一个绝望的恋物故事 --- 执迷于性事中的主人公,在一次撞车事件之后发现:撞车几乎就是性体验。在一次次自残自毁的撞车中,男女主追求自我的释放,以至于一步步走向毁灭。

这部小说于1996年由巴拉德本人改编为剧本,大卫·柯南伯格执导,成为电影《欲望号快车》

巴拉德另一部众所周知的改编电影,是斯皮乐伯格根据他的自传体小说《太阳帝国》拍摄的同名电影。巴拉德后来作品里呈现出来的悲观主义,也许能从这部电影里找到某种根由。

是的,发起科幻写作新浪潮的巴拉德,对技术与人类的未来是悲观的,这体现在《溺亡的巨人》小说原文的结尾部份:

被剥去了全部肉剩下的骨架仍然伫立在海边,泛白的肋骨杂乱无章,像一艘废船的木料。承包商的小屋、起重机和脚手架已经被拆除,沿着海岸被冲进海湾的沙子已经掩埋了骨盆和骨架。在冬天,这些高而弯曲的骨头一片荒寂,只被海浪拍打着,但在夏天,它们为厌倦了大海的海鸥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栖息地。

而《爱死机》S2里《溺亡的巨人》结尾时的画外音作了改编:

但对我来说 巨人依然活着。我常梦到他复活,那大步跨过镇上街道的庞然大物,一路拾起自己的碎片,往回到大海的方向走去。

无疑原文比起短片更令人绝望,作为大众传媒的动画片,无论如何还是加上了一些光明的尾巴。

而到底喜欢哪个结尾,可能就是件很个人的事了。


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二季Love, Death & Robots(2021)

又名:爱 · 死 · 机械人(港) / 爱 x 死 x 机器人(台) / 爱、死亡 + 机器人 / 爱、死亡 & 机器人 / 爱、死亡 & 机器人 第2辑

主演:诺兰·诺斯 艾米丽·奥布莱恩 艾洛蒂·袁 艾克·阿玛迪 米歇尔·C·博尼拉 诺希尔·达拉尔 安德鲁·霍克斯 德博拉·卡尔多纳 阿亚娜·哈威夫 史蒂文·佩西 乔恩尼·赫恩 朱莉·内桑森 斯科特·怀特 彼得·弗兰森 琪塔·昂赫 阿莱斯·洛森 彼得·迈克尔 弗雷德·塔特西奥 南西·利纳里 本·吉鲁 布莱恩·基恩 塞巴斯蒂安·克罗夫特 比阿特里斯·戈迪尼奥 米格尔·阿莫里姆 米迦勒·博迪 玛丽亚·特蕾莎·克里西 阿奇·马德基 亚历山大·洛博·莫雷诺 斯蒂芬·卡皮契奇 布鲁斯·托马斯 杰夫·伯格 安东尼奥·阿尔瓦雷斯 维克托·勃兰特 瑟吉·诺普科 迪特尔·詹森 克里斯·考克斯 

导演:蒂姆·米勒,肉食部门,罗伯特·瓦利,吕寅荣,里昂·贝雷尔,多米尼克·博伊丁,雷米·科季拉,马克西姆·卢埃尔,西蒙·奥托,艾略特·迪尔,亚历克斯·比蒂

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二季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