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深壹- 宋玚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思考:世间万事万物的关系是什么?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又是什么?最终,经过无数大贤的论道与佐证,先人们将之概括为两个字:相生。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涵盖了中华文化智慧和气质的结晶。
然而,如今的人们却似乎遗忘了许多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十集纪录片《传承》(第三季),带领人们重拾充满先人智慧的非遗。其中,第六集《相生》,记载了两个非遗的故事:竹江郑氏竹蛎养殖技艺和青砂器制作技艺。在这之中,观众走进非遗,深入体会“相生”之道。
[视频]
以技艺证技艺,对比彰显传承特质
《相生》的两则故事通过“技艺与技艺”的对比巧妙衬托出非遗的精妙之处。第一个故事里,将郑惠茂传承的扦竹养蛎与岛上其他人家所用的挂蛎方法作对比,扦竹养蛎需要砍竹,依靠潮汐插竹子,而挂蛎则简易许多。在影片中,蟹肥鱼壮的季节,其余人都要去滩涂讨“小海”以增加收入,只剩下郑惠茂和妻儿对着一院子的竹竿发愁。对比之下,竹蛎传承有多“难”,立即体现了出来。
第二个故事中,将青砂器制作技艺与远近闻名的打树花作对比,以主人公王龙磊之口说出“青砂器有五百年的历史,我就在想怎么让青砂器让更多人知道,用一种形式表达出来,让人们观看,就像打树花那样。”在这里,呈现出的对比是同为省级非遗却知名度更高的打树花,突出了主人公希望青砂器能够摆脱“砂锅”的代名词,像打树花一样在作品中融入设计和美感,进而走入艺术殿堂的美好愿望。
这两组对比出现的时间都非常巧妙,一是在牡蛎收获遇到天气影响之后,一是在制作青砂器“冬奥冰壶”出现困境之时,运用对比,既突出了非遗传承的现状,也体现出传承人的坚守和执着。
郑惠茂面对海潮下的这片田地,所思量的不仅仅是丰厚的回报,还有郑氏家族这门古老技艺的延续。再繁复再吃力,这是郑惠茂心里对生活最踏实的守望。王龙磊三十三岁,已到一个不容许犹豫的年纪,而他所坚持的,只有一件事,让青砂器登大雅之堂。两个故事,两位主人公最平实的期盼,才是《相生》最打动人心之处。
以智慧生智慧,多面展现“相生”主题
第六集名为《相生》,也是以“相生”为中心推进展开,这之中的“相生”,表现在不同层面。
首先,扦竹养蛎和青砂器制作分别是依托五行中的“水生木”和“土生金”这两个概念,这是物质层面的“相生”,这不仅将两个不同的故事串联起来,更体现了祖先创造这两种技艺时借取了“五行相生”的思想,表现出中华传统智慧的实用功能和在实际层面的更广泛意义。
其次,故事中人物的沟通方式也遵循了“相生”的法则,第一个故事中,为了让郑氏族人重温先人的事迹,重燃扦竹养蛎的信心,郑惠茂精心安排了一场祭祖仪式,席上推杯换盏间的沟通,促成了谈话的顺利进行。第二个故事中,为使父亲支持自己学艺并帮助自己烧制“冬奥冰壶”,王龙磊拿出棋盘和父亲对弈。棋盘上飞车走马只是表面的厮杀,棋盘两端的父子对话才是真正的博弈。最终,父亲心里有了答案。
一桌酒席,一盘象棋,中国人表达情感和态度的方式总是圆融含蓄的。正是看似简单的一个“场域”,促成了沟通的和谐,使人与人之间也达到了“相生”。这种“相生”,蕴含着自古传承的民族精神,蕴含着以小见大的解决之道。
以万法归一法,深入透析传承方式
关于非遗传承的道路,始终有一个问题摆在人们眼前:究竟是固守传统还是适当创新?影片中的两个故事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第一个故事中,郑惠茂坚守扦竹养蛎,拒绝采用挂蛎的“创新”方法;而第二个故事中,王龙磊渴望改变青砂器的器型,做出像“冬奥冰壶”一样的工艺品。那么,两个答案孰对孰错?其实,这也是影片着力想传达的要点:创新与否,并不重要,能否让非遗守住其魅力,才是关键所在。养竹蛎费时费力,但口感优于挂蛎,故郑惠茂坚持不改变;独特的矸子土造就了结实耐用的青砂器,改变其外形使之成为像紫砂、瓷器一样的工艺品,走入艺术的殿堂,这也是为了让青砂器更好的被世人所知。
留住好手艺,宣扬好作品,都是为了让非遗更好的传承下去。采用什么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非遗的内核不能变。
普通的黄土在匠人的巧作下浴火成砂,平凡的海蛎在渔民的培育下缘竹成材。传统从未过时,只是我们常常忘记它的用法。所谓“相生”,“生”的是物质间的奇妙作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与人的圆融互通,是传承的绵延不绝。因为有中华儿女,所以“生”技艺,因为有民族精神,所以“生”传承。
[深壹评论|《传承》(第三季)第六集:《相生》以智慧“生”技艺,以传承“显”精神]

传承 第三季(2019)

主演:未知

导演:张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