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觉得米兰•昆德拉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太过虚无缥缈,我想,看过了《十四岁的母亲》,就能够具体地感受到,生命中最沉重的,不是别的,正是生命本身,它不是司马迁那么一个轻描淡写的比喻“重于泰山”就能够体现得淋漓尽致的,也不是曹冲那样以称象的方法,搬来几块石头就可以称量出来的。
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早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了,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已经把它背得滚瓜烂熟,甚至人云亦云地搬出来作为我理直气壮地“早恋”的借口。但是今天,当我熬到凌晨三四点,终于把11集的日剧《十四岁的母亲》看完的时候,忽然觉得生命是那样的沉重,沉重得即使爱情和自由叠加起来也是无法比拟的。
十四岁的未希,纯洁得就像一张白纸,长着稚气未脱的可爱的娃娃脸,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直到在一个晚上,与比她大一岁的恋人偷吃禁果。两个月后,她被证实怀孕。未希坚持着要把孩子生下来,为的是“要与肚子里的宝宝见上一面”。于是她的世界完全改变了,未希受尽旁人异样的目光——昔日的好友对她嗤之以鼻,热衷于炒作的小报记者对她纠缠不休,所谓的“男朋友”不负责任地离去……但是这些都不及疼爱她的父母面对她的时候那无奈的眼泪那样让她伤心。然而,面对这一切,未希仍然微笑着,因为她开始懂得生命的沉重,以及“母亲”这个神圣的字眼里面包含的深刻含义。
如果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承受生命的沉重,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母亲。“所有的母亲都是伟大的。”对于莽夫马特拉齐来说,他并不介意被大多数人视为挑衅齐达内发怒的阴谋家,但是他耿耿于怀并且永远不会承认的是他辱骂了齐达内的母亲。也许他不会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他朴素的情感,于是他只能这样直抒胸臆。是的,记得在棉棉的博客里看过一篇转载的文章,说倘若能够交换生命,母亲一定是最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子女生命的那一个人,因为子女就是她身体里掉下来的一块肉。
十四岁的未希承担起生命的沉重,在那个万念俱灰的冬天,这个女孩迫不得已地过早成熟起来。当我们十四岁的时候,还在教室里囫囵吞枣地背古文,或者捧着攻略书长久地坐在电脑屏幕,玩那个时候很流行的RPG游戏。也有人开始约会了,躲在学校阴暗角落里缠绵悱恻,说不定也像未希一样做爱然后怀孕,但是她们都偷偷地到医院里堕胎。她们都害怕了,因此惊惶失措。再没有哪一个十四岁有未希的十四岁如此坚韧,即使是最有天赋的天才球员,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妖人”的,像法布雷加斯、列侬、鲁尼等等,他们在十四岁的时候也还是每天骑着自行车到训练场训练而已。
可惜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婴儿被习惯地遗弃,出于各种的目的,有的人不愿,有的人不屑,还有的人不敢去承受生命的沉重,尤其是在贫瘠的山区,有关遗弃婴儿的报道已经多得让人厌烦了。那些弃婴的母亲,她们丢失了作为一个母亲最后的尊严,她们也许还会为自己的行为而沾沾自喜,然而在十四岁的未希面前,她们就如同被照妖镜照回原型一样呈现出一个沆瀣不堪的灵魂。
最后想到了自己,也有了足够的理由去惭愧。在未希勇敢地一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冷漠对抗的时候,我为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而难过,为一个早已潇洒地另觅新欢的女孩而怀念,那些所谓的“爱情”,其实,比起未希的艰辛又算得了什么?曾经为《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亚纪感动,但是未希更加难能可贵——亚纪得到了所有人的爱去守护自己的生命,而未希,是以自己瘦弱的肩膀承受起一个生命。
以母亲的名义,十四岁的未希坦然面对生命之重,那张清纯的娃娃脸是如此的坚毅而恒久。任何的艰难险阻,在伟大的母亲面前,都是微不足道而苍白无力的。

14岁的母亲14才の母 愛するために 生まれてきた(2006)

又名:14岁的妈妈 / Jû yon sai no haha

主演:志田未来 Mirai Shida/田中美佐子 Tanaka Misako/山口纱弥加 Sayaka Yamaguchi/生濑胜久 Katsuhisa Namase/三浦春马 Haruma Miura/谷村美月 Mitsuki Tanimura/北乃纪伊 Kii Kitano/高畑淳子 Atsuko Takahata/海东健 Ken Kaito/金子沙耶香 Sayaka Kaneko

导演:佐藤东弥 Tôya Satô/佐久间纪佳 Noriyoshi Sakuma编剧:井上由美子 Yumiko Inoue

14岁的母亲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