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看进去,感觉拍得蛮真挚的,毕竟属于导演的自传半自传了。其实芳仪也不是真的那么不懂事吧,年纪还那么小,无非就是一直吵着想回美国(回到她觉得更熟悉的地方),以及叛逆期与妈妈经常拌嘴,其他就都还好,就是青春期小女生该有的样子,我甚至觉得在那个年纪芳仪的表现算是比较成熟了(是导演的偏袒吗?)

妈妈对死亡感到恐惧,所以一直把死亡挂在嘴边;爸爸熬白了头拼死拼活给家里挣钱,回到家还要面对情绪消极的妻子以及母女的矛盾;芳仪虽然经常与妈妈吵架,她觉得妈妈总是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没有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但芳仪一次次抗议说“妳为什么总想着要死”“妳想死那妳就去死啊”,大家为什么没有感觉出她的恐惧与不安呢?她只是不会说软话,但那种害怕与担忧的心情,几乎是溢于言表了吧,她还只是个孩子。只能说,一个家庭,各有各的烦心事,互相顾及不到彼此的情绪,于是造成了互相伤害。

我觉得电影真挚的地方也在于此。在我想来(或者在观众想来),随着电影逐渐收尾,一家人应该慢慢意识到彼此做得不对的地方,妈妈开始振作起来,爸爸耐心居中调停,芳仪学会体贴爸爸妈妈,芳安也变得乖巧懂事。但导演显然不想这样处理这个故事,临近结束,爸爸、妈妈、芳仪三人间甚至爆发了一场大争吵。同一屋檐下,各有各的苦,并且有苦说不出,现实中的家庭其实是不是也这样呢?哪有那么多的恍然大悟,更多的是,争吵过后,随着气消了,大家又一如往常地相处,没有谁对不起谁,一家人没有隔夜仇。电影的结尾就是这样处理的。

相比之下,思婷更像是一个bug般的存在。不介意芳仪的“美国人”身份,委婉地调停芳仪芳安两姐妹的小矛盾(借回家给芳安开门?),对于同学对芳仪的中伤给予维护,劝说芳仪放下对妈妈的心结与芥蒂。简直就是在芳仪的每一个雷点上给予援助啊,也太贴心了吧这个幼时的邻居好友。是导演期盼当年的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位贴心好友吗?还是事实真的就有。这就不得而知了。

电影的场景也不多,主要靠演员的演技撑起整部电影。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饰演芳仪芳安的小演员,演技都很自然(妈妈稍微有点夸张,感觉显得有点神经质),使整部电影看下来都挺流畅的。

比较不自然的,是剧本堆叠了太多矛盾,身份认同的模糊,妈妈的癌症,爸爸面临着买房的经济压力(为什么非得换房子不可呢明明当前家里条件确实不太好),芳仪面临的校园冷暴力,最后还来个芳安的肺炎,一家子一下子遇到这么多麻烦也是没谁了,想不天天吵架都难。因为矛盾太多,显得有点像在刻意制造冲突。

另外一处处理得有点草率的,是身份认同这一点。电影名字虽然叫《美国女孩》,电影中也多次点到身份认同与文化差异这些,但都没有深入展开探讨,点到即止,在校园与家庭这两端,导演无疑在家庭这端着墨更多也更重,家庭冲突的爆发更能牵动观众的情绪,最后芳仪的成长,也是在家庭争吵爆发并离家出走之后完成的。所以身份认同的内核在哪里?在同学间的嘲讽?在老师的体罚?在被迫剪短头发?在家长同学对差生芳仪的排斥?在骑马的自由而在家在校并不自由?最后芳仪在家庭中完成的身份认同,是对家的认同,一种更私人化的认同,“这样妳还是想回美国吗?”不想了,因为家人在这里,“我”与家人已经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和解。那文化价值方面的呢?没有,或者说没有更多更深入的探讨,所以观众看完电影以后,更深的体验应该是,这是一部讲述家庭伦理的电影,而非价值冲突的电影。

文不完全对题,这是一个挺大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立意的问题。或者一开始就不要取《美国女孩》这样一个稍微有点哗众取宠的名字,或许电影给人的预期与看后的感觉就不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但总的来说还不错,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叙事流畅,演技自然,确实有加分,起码看着舒服。给三星。

ps:我在想,导演可能也意不在探讨身份认同的问题,因为芳仪在与爸爸的一次谈话中曾说到:“你怎么就知道我想做'美国人'呢。”意即在她的认知里,她不觉得自己是美国人也并不想做美国人。因此身份认同这一点可能并不在芳仪身上,而在外在的环境,作为一个移民,无论在美国亦或台湾,都存在着被敌视的危险,两边都看不起她,所以芳仪置身其中其实是无可奈何又十分痛恨。或许导演想说的是这一点。但在电影中,这些敌视被一笔带过了,最主要的作用无非是使芳仪在学校的处境变得艰难起来,好像并没有更多的东西可说的。


美国女孩美國女孩(2021)

又名:American Girl

上映日期:2021-12-03(中国台湾)/2021-10-31(东京国际电影节)片长:101分钟

主演:林嘉欣 / 庄凯勋 / 方郁婷 / 林品彤 / 高慧君 / 夏于乔 / 曾宝仪 / 

导演:阮凤仪 / 

美国女孩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