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某个脱口秀时,我看到了一个让人备感不适的表达:“乐观的原因是愚蠢”。当下,我并不知晓自己是否是乐观主义者,对于大多数的社会问题和新闻,我大多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完本片后,追溯这个问题,有了一点模糊的认知:作为历史上基本一直保持独立文明和间歇性繁荣的中华民族的后代,是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另一个长期处于苦难和歧视的人种的。我们永远无法想象,自出生起就要面对繁荣理想的社会、与注定低人一等的身份之间产生的巨大割裂,这样成长起来的数代人,会有怎样的想法和情感。

1

在鲍德温的文字和Samuel Jackson的冷静旁白中,观众有机会来到Medger,Malcom X以及Martin的身边,一瞥他们遇刺前的生活和表达。而在鲍德温与耶鲁教授的辩论和无数次的演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意识到,人性的偏见、愚蠢、冷漠和残暴,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也就是无知。了解需要勇气,勇气的基础来自毫无偏袒的、客观的教育,这种教育并非限于童年记忆,更应在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上持续一生。但事实上,这一点确实很难实现。

你很难置之度外地讨论“我们生来平等”这种概念性的话题,因为概念离真实生活很远,且常常被误用于激发人们的感情。但需要注意的是,鲍德温讨论的不是概念,而是真实存在的人(他自己,他所熟知的美国人们,包括白人和黑人)所过的真实的生活,以及真实生活中那些让人无法逃避的恐惧和残暴。我们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以贬低他人来维护自我、以个体行为取代集体特性、以各怀鬼胎的意见领袖取代道德权威——都应该能够意识到,生活的艰难让人们难以正视现实,因此我们需要大量来自商人和消费主义创造的幻觉,来对消那些常人无法解决的整体苦难。

我从未真正了解过美国的黑人斗争史,这一点需要承认。我们都知道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对汤姆叔叔的宽容感到失望或不解,抑或对姜戈大杀四方的自由之路振臂高呼;但事实上,这不是一个可以盖棺定论说fight is over的胜利故事,在社会新闻和日常的表达中,你依旧可以感受到,人心的隔离从未远离。

今天,我们有着大量的纪录片、纪念馆和摄影集,目的在于将很多的图片和资料定格,展示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不会主动接触和回忆的痛苦。毕竟,当痛苦成为常态,人性会倾向于习惯和漠视。因此需要把这些资料用特定形式或放在特定场所,变成永恒的证据。引自《来自他人的痛苦》,美国至今没有一座专门纪念黑奴奋斗解放历史的博物馆(未核实),原因在于执政者不希望激化当下人们容易失控的对立情绪,同时该书的作者还提出,统治阶级不希望通过承认血腥历史而打破“美国例外”的美好错觉。

属实讽刺。

2

鲍德温让我想起西塞罗。对于出色的作家和思考者,当历史的车轮碾压而来,你是否应该接下话筒向你的人民讲演?当你表达的同时需要承担必然的后果,那么是否有必要为理想和概念背负十字架;毕竟更多的拥有真正改变现实力量的人(例如Bobby Kennedy)却不愿做出“meaningless moral gesture”的起因,正是这种沉重的责任。

在现实中踽踽独行的人,不会是乐观主义者,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熟知现实,更是因为能力有限;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你是否尽力了?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来自自我的责备便可放下,那也是唯一需要警惕的责备。

自疫情开始后,我跟朋友们数次感叹过一句话:“历史就在当下”。事实上,绝非重大事件才可以被称作历史,变革动荡、意见碰撞、总结研究让历史持续在当下发展着。今天我们奉为圭臬的固定观念和理性常规,来自于无数先驱付之以血的梦想。

如果今天我们做不到同样挺身而出的勇气,至少不要再让无知,淹没那些闪光的人性尽力后留下的成果,否则你会无法直视他们噙满热泪的双眸。


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egro(2016)

又名:我不是黑奴(港)

上映日期:2016-09-10(多伦多电影节) / 2017-02-17(美国)片长:95分钟

主演:塞缪尔·杰克逊 / 詹姆斯·鲍德温 / 哈里·贝拉方特 / 马龙·白兰度 / 乔治·W· / 布什 / 迪克·卡维特 / 雷·查尔斯 / 加里·库珀 / 琼·克劳馥 / 托尼·柯蒂斯 / 多丽丝·黛 / 鲍勃·迪伦 / 苏梅里娅·哈里斯 / 奥黛丽·赫本 / 查尔顿·赫斯顿 / 

导演:哈乌·佩克 / 编剧:詹姆斯·鲍德温 James Baldwin/哈乌·佩克 Raoul P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