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座城池》出预告片的时候才看了《weekend》没多久,于是冷不丁地从预告里大量的固定镜头和静态的演员调度里看出了戈达尔般的文艺气息。当时心里的感觉是,这电影,要么惊为天人要么狗血淋头。于是忐忑地翘首以盼良久,终于看到了实片,感觉真是喜忧参半。

基本上,导演把一座城池定位成实验电影的基调,个人觉得是没问题的,问题是在于有了这个基调却没到那个火候就略显尴尬了。片子有不错的开头,有韩寒式的自白叙述,有确实看着很磕碜的演员,也有能把演员表现得更磕碜的镜头设定,这一切都很好,但也过于单薄,导致电影撑到一半的时候,现场明显有观众失去了耐心开始肆无忌惮的唠嗑打电话(当然这种行为在电影院里非常恶心人,强烈呼吁大家对此行为竖起代表月亮的兰花指)。

《一座城池》这样的小说要改成电影,我认为只有两条路线,要么变成一部生活话唠剧,如同失恋33之类,凭借快节奏叙事和贫嘴段子赢得广大半文青半三俗人员的喜爱,将其推成小成本神话;要么就一鼓作气将实验进行到底,挖掘原作的讽刺精髓和意识流跳跃式创作法,将电影变成真正的文艺片,誓将伪文青从观众里挑出来并且闷到睡着,让他们闭上觉得电影无聊就要聊闲天的嘴,并且在电影结束睡醒后不敢说不喜欢以免被嘲笑没有品味。

可是我们看到成片,两者定位都不符合,也却都沾了那么一点边。比如电影里面拼命地制造了各种冷幽默的笑点,从林夕的旁白到建叔的表演,很有些贫嘴电影惯有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导演可能为了不流于俗,又用了大量的固定镜头和长镜头,并且在调度演员的时候常常让他们表现出戏剧性的静态感,这种设定几乎是贫嘴电影的受众不能忍受的。我看到豆瓣里有短评不耻本片镜头设计,认为小儿科,而电影院里也听到后排唠嗑的群众表示这太文艺了他们不能理解。

这就是问题。为了看段子而来的观众接受不来视觉上的慢动作,他们没功夫去琢磨为什么这镜头拖这么长导演到底想要让我看什么,因为他们纯粹是看故事的。而为了电影性而来的观众则会觉得这片力量不足欠了火候,段子深度不足,镜头表现又不够丰富。

并且,不得不说,全片几乎是靠房祖名,也就是林夕这个角色的旁白撑起来的,而那些旁白几乎跟小说里的句子是一致的,这就跟新版红楼梦似的,让你有种还在读原著的感觉,从而丧失了电影属性。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它肯定不能完全展现文本语言的魅力,但它却有独到的解读方式,而如何解读全赖导演功力。就跟小说里说“他害羞了”,有的导演就拍演员颔首面飞红,而有的导演会拍演员手握拳状,松开,又蜷缩这种细微动作。

《一座城池》把旁白沦为了画面的解说,并且贯彻到了末尾,那这就是暴露了镜头表现力的不足,这是导演前期准备工作的不充分。最后它的呈现效果是,确实挺好笑,但那基本是归于韩寒原作的功劳,而让观众觉得费解的或者学生气的部分反而是导演带来的。

不过把一个写得本身就很零散的小说改编成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算不容易,林夕这个角色从初恋开始就习惯性躲在内心的城池,到最后也能勇敢的跑出去,虽然热血最终是涂在了地上,但隐隐约约也传达出了几分启示。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走在一条“电影差不要紧,营销好就行”的不归路上,《一座城池》这样的电影也算能带来点不一样的色彩。我完全理解中国导演们陷在又想搞艺术又要赚钱这个两难境地有多痛苦,这个问题除非中国人民精神文明情操集体全面升级,不然难以解决。

《一座城池》在我看来也是纠结中的诞生品,从它的上映一拖再拖就能猜测到这本子应该没少受官方折腾,有人表示电影在情节上削减了很多小说里的讽刺性,这点来说,我认为大家都该明白,很多事情,不是你想讽刺就能在电影里讽刺的。

我在心里相信电影的剧本第一稿与定稿会差异诸多。这也是为什么看着片子在银幕上播放,虽然遗憾,却也莫名感怀。

一座城池(2013)

又名:The Ideal City

上映日期:2013-09-18(中国大陆)片长:98分钟

主演:房祖名 Jaycee Chan/王太利 Taili Wang/黄瀞怡 Albee Huang/谢芳 Fang Xie/李长江 Changjiang Li/杨地 Di Yang

导演:孙渤涵 Bohan Sun编剧:孙渤涵 Bohan Sun

一座城池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