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选择看这部电影,完全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的。
《想吹就吹,吹得响亮》。
但与译名的略带欢乐不同,这部电影却是冷峻而残酷的。
男主人公还有五天就可以从这个名义上为感化院,却不比监狱好多少的地方解脱出来。他似乎可以嗅到自由的味道了。而在感化院的这段时间中,他也试图变得乖戾。
但意外发生了。导火线就是男主的弟弟前来找他,并告诉他母亲要把他带到意大利。男主为此感到焦虑和困扰。因为他认为,母亲会毁掉弟弟的未来。自己小时候就是跟着母亲的,但母亲为了自己的生活,却将他看做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他始终认为自己变成这幅样子,母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弟弟是自己一把拉扯大的,他绝不可以看到弟弟重蹈自己的覆辙。于是他开始试图寻求转变。但一切都是那么的艰难,他遭到了同伴的羞辱,甚至与母亲的谈话也是以争吵而悻悻收场的。
男主的焦虑终于转化为了难以抑制的愤怒。在一次访谈过程中,冲突爆发。他挟持了自己看中的一位女孩作为人质。而他提出的要求就是见到母亲,让她发誓要把弟弟留下来。母亲妥协了,而男主此时却还提出要与这个被自己挟持的女孩去喝上一杯咖啡。最后,在喝完咖啡之后,男主举起手,平静的被逮捕。
全片很是安静,听不到什么配乐。在影片的最后响起来的警笛和汽车奔驰而过的声响也因此显得格外刺耳。就像是一把利刃,划过苍茫的天际,直达我们柔软的内心。
在我看来,男主人公有着一根筋的简单和直率。因为爱弟弟,所以他要把他留下。因为喜欢这女孩,所以即便冒险还要和她去喝一杯咖啡。这似乎是一种可爱。这个少年躁动的内心中还有一份诗意的情怀。
我一直对少年罪犯有着不大不小的同情。因为我相信,他们的背后有着更深层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就像男主人公,他也是因为在小时候没有得到应有的来自家庭的关爱才会迷失自我。而作为承担着教化少年重担的感化院,在我们看来却就像一个冰冷的监狱,没有一丝的关爱,有的只是刻板与冷酷。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部《恶狗帮》。他们试图反抗,却终究逃不出这铜墙铁壁的禁锢。少年们在这里得不到任何的感化,反而增添了更多的绝望。
当少年举起手来,他知道自由将离他越来越远。而他那心中纯真而又简单的美好情愫,就盛开在他曾经悸动的心上,被风吹散。

想吹口哨我就吹Eu când vreau să fluier, fluier(2010)

又名:我想吹口哨就吹口哨 / 当我想吹口哨,我就去吹 / 想吹就吹,吹得响亮 / Eu cand vreau sa fluier, fluier / If I Want to Whistle, I Whistle

上映日期:2010

主演:George Pistereanu / Ada Condeescu / Mihai Constantin / Clara Voda / 

导演:弗洛林·谢尔班 / 编剧:Catalin Mitulescu/Florin Ser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