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开头的时候以为是又一个梦之安魂曲。
看完之后就在想,void真是个好词。
虚无,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个艺术家真能表现虚无,那就能说他达到了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我不是想说这是个多么伟大的电影,我也才给了四星而已。比起先锋形式什么的我觉得我还是古典派。
而且在这样一部电影里你不难看出导演极端的个人化情调和自我膨胀。

先吐嘈,有人说摄影牛逼我还真不觉得,Roger Deakins那种让人眼泪都掉下来的大全景才叫牛逼。虽然我对电影里那些俯拍长镜头非常佩服并且对于他是怎么实现如此效果一点idea都没有,我还是觉得这种摄影方式不叫牛逼,只能说他勇气可嘉。个人来说我认为好的摄影应该是能承载感情和意义在里面,不只是视觉效果好,或者拍摄难度大而已。

接着说情感和意义。人的大脑是自觉地想要make sense,所以普通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先讨论剧情,所以才有那么多成套的编剧技巧和讲故事的方式。如果你一部电影过了半还不能让观众知道“我要讲一个这样的故事”,或者“我要让你们知道这样一个道理”,观众是要拍桌子骂娘的。可是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完全make不了sense的电影。他是意识流的。说的明白一点就是一个鬼魂投胎之前飘来飘去进入不同时空的故事。
但如果说他只玩形式无病呻吟我可不同意,实际上我对这种意识流的方式非常喜欢。生活本身就不是那么dramatic的。我之前大学的戏剧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戏剧,就是把人的灵魂放在火上烤”。这能达到一种非常戏剧化的效果,把人放入一个困境,然后所有观众围观他的痛苦和挣扎。这确实是戏,是好戏。但人不可能每天都活在戏里。戏仿一下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把人的灵魂放在天上飘”,飘到哪都行,连根线都没有。你可以想象这就是一个人死之后的思想活动。所有的俯瞰镜头,所有疯狂的俯冲和变形,只是为了表现他的思想和视角“。

这就涉及到我为什么要把这片影评叫自由与受限。表面上看这部电影是非常自由的,纯主观的视角,每一帧画面都不拘泥于平面的构图,甚至可以在墙壁之间来回穿梭,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自由切换。说他是游魂的视角一点不错。
但受限在于,这个主观视角的本身是受限的,我们甚至看不到他的脸,他是摄影机的背后,我们看到他所看到的一切,听到他听到的声音,进入他的身体他的生命,可是他从来都不思考。他自己的”声音“是被屏蔽的。实际上这也是电影本身make不了sense的原因。导演用一个鬼魂的纯主观视角来观察世界,却没有用俗套的画外音的方式来告诉观众这个主角在想什么。只看不想,观众可以从所有拼凑起来的视觉碎片里随便pick up自己想要的。
这可能要涉及到摄影机的功能和在电影中的身份什么什么的,看与被看,关于这个我还得再想想⋯⋯

然后说回这部电影,我依然觉得void这个词用的好,不是电影的最后一个“投胎”的镜头代表虚无,而是整个电影。电影里大量的性爱镜头,还有堕胎(天啊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原来是这么回事),吸毒,都是人的原始欲望发挥到极致的效果。电影里出现很多次的女人的乳头,裸体,(妹妹跟哥哥在一起的时候就从来没好好穿过衣服⋯⋯)以死为开头,以生为结尾。说到底人的一生也不过是虚无,能认识到这一点不容易,这么拍了一部电影就更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我并不特别喜欢这部电影但还是要推的原因。

结尾在love旅馆里takes forever的做爱镜头用得很妙,没有什么用人的原始欲望来表现人生无意义更好的了。

另外有人说在不同时空的转换很棒,其实他只不过是用了大量的match action的转场,比如从一个抬头的动作转到另一个抬头的动作,从一个洞转到另一个洞。我觉得这不过是拍mv的基本功,在电影里用多了反而有点掉价。这种转场很讨巧还不难拍,我有个同学刚刚拍了个短片全部都是用这种match转场,她只是让两个演员在三个不同的地点做了相同的动作再剪到一起而已。但我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电影是要在写分镜剧本的时候导演就在自己心里剪好的。

最后,我想说我没有特别爱他的摄影和其他种种,唯独爱这个表现虚无的想法。说他伟大太过了,但能把虚无想明白了的导演,就真的不简单~

遁入虚无Enter the Void(2009)

又名:嗑到荼靡(台)

上映日期:2009-05-22(戛纳电影节) / 2010-05-05(法国)片长:161分钟

主演:内森奈尔·布朗 / 帕兹·德拉维尔塔 / Cyril Roy / Olly Alexander / Masato Tanno / Ed Spear / Emily Alyn Lind / Jesse Kuhn / Nobu Imai / 

导演:加斯帕·诺 / 编剧:Lucile Hadzihalilovic/加斯帕·诺 Gaspar Noé

遁入虚无相关影评

Stacey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