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看电影的过程中感到难以忍受的沉闷,几次想要中途放弃,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最后发现,它就这样沉闷到了最后。

作为贾樟柯电影的爱好者,近期重看了他的《小武》和《三峡好人》,真心觉得太好了,尤其是《小武》。然后在网上意外发现一个贾樟柯2010年为《电影手册》推荐的十年十佳(2000-2009),排第一的就这个片,其他的九部都听说过,其中一些也很喜欢,而对这个电影和导演之前完全没有了解,满怀着对发现一个新的领域的兴奋,我立即找来这个片看了,结果,我只能说,我完全领会不了导演的意图,把握不了这个片的主题,甚至看不下去。

4:3画幅的电影很少了,这是为数不多的一部,然后整个电影几乎都是室内(占到大概四分之三)和门口,巷子(总之视线被严重遮挡的)的小全景和中景,固定镜头,长镜头,而且长到要已经突破了我耐心的极限,主要是它长得让我觉得没有任何信息量和美学上的意义。《都灵之马》,《伦敦来的人》都是2个半小时的片,30个镜头左右,但是《都灵之马》第一个镜头就让我觉得异常牛逼,看完觉得震撼。可是这个片里面就是人物坐着,镜头定着,神经质的就一些生活上的琐事唠叨个没完。

看到一半的时候,考虑到也许是我对电影背景和导演背景缺乏了解阻碍了我理解这个片,于是我暂停去搜索,了解到这是葡萄牙导演拍的葡萄牙平民窟的故事,再脑补了一下推荐者贾樟柯的电影,继续主动自觉的去探索作者独特形式之下的动机。但是除了他这样极端挑战人耐心的形式,我真没有发现什么。
   有几处外景极端不自然的构图和光线,室内经常除了部分人脸,其他都是黑暗,主角是个底层黑人移民,从头到尾几乎就是一个表情,故事的内容就是他跟几个子女的聊天,场景主要也就在那几个环境之中切换,因为镜头长得让人物理性的走神,我已经难以找到在那些神经质的对话,和那首反复了无数遍的诗歌中,究竟隐藏了导演怎样的深意。

也许这更应该算是一部实验电影吧,它真的太特别了。
在中途走神的时候,我一度想到,一个关注底层的艺术电影导演,他创作电影的目的,难道不天然的富有传播他的电影,引起他人关注这些底层的人以多少改善他们的贫穷的责任吗?把形式做到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甚至阻碍内容理解的地步,那是不是说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为了形式的突破,可以利用包括他人的苦难在内的一切作为素材,而不富有人道主义的责任呢?
  
  
  (发现不打分还不能发评论,忠实当前的观影感受,给一星)

前进青春Juventude Em Marcha(2006)

又名:青春向前行(台) / 年轻人,向前一步走! / 回首向来萧瑟处 / Colossal Youth

上映日期:2006-11-23片长:155分钟

主演:Ventura / Vanda Duarte / Beatriz Duarte / Gustavo Sumpta / Cila Cardoso / Isabel Cardoso / Alberto 'Lento' Barros / 

导演:佩德罗·科斯塔 / 编剧:Pedro Co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