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导演Petro Costa的新片Juventude Em Marcha始终在记录片和艺术片之间游走。一方面,它极力强调写实性,影片的主角就是导演在街上撞见的一个真实生活在里斯本底层的黑人移民。同时,重复的对白与静默的人物在影片中贯穿始终,也映证了导演力图写实的动机,他想把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静态片断不着修饰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导演显然并没有刻意克制自己个人对整部电影的驾驭,因此本片的写实是一种带有鲜明个人烙印的写实,这也就让电影的对底层群体生活的记录丧失了基本的客观性。从某些角度来看,导演太少考虑到观众的感受,他将重复与虚无在电影中演绎到了极致,从而使电影的乏味程度超过了绝大多数正常人的忍耐限度。所谓的孤独感、空虚感缘于生活本身,然而当太多的艺术考量参杂其中,其重量绝非一般生活所能承载。
  
值得肯定的是,这部电影的摄影非常讲究,黑白对比有力地弥补了某些非专业演员演技上的欠缺。如影片中老棚屋中的“黑”与政府新建的“福利房”外墙的“白”,一边是忧伤而迷茫的黑暗,一边是理性而冷漠的白亮。这两种布景反复交替出现,强烈的对比让影片在视觉上显得非常“硬”。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故事发生的大背景被虚无化了,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只是一个失去坐标的狭小舞台,人物在上面如同演话剧。直到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镜头里才出现了一幕稍微柔缓一些的画面:近处里斯本城市公园的河流上有人荡舟,远处公路上车辆疾驰而过。在这时,电影才给观众一点点松弛的契机,从而认识到这部电影不是发生在非洲或阿拉伯,而是一个欧洲国家。
  
电影对于静态生活过分的描摹也成就了片中极具特色的背景声响。大段静止长镜头的延续让观众有余力去注意到背景中隐约潜伏各种声响。在这点上,影片很细致很写实。各种来自生活的声响,电锯声、隔壁的低音炮、孩童呢喃,这样一些平时总是被忽略的声音在静默中冒出了芽,既为这部极其干燥的电影增添了微小的情趣,也成为观众去揣摩片中人物内心活动难得的线索。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这些声响。我也曾经在某些黄昏时分在阳台上侧耳聆听,专注于这些平日里过耳即忘的响声。很难描述它们具体是什么,它们可能来自冰箱、自行车或电视,他们可能来自街上、庭院或住家,他们混杂在一起,成为一种朦胧而亲切的市井之声。当然,这些又扯远了。
  
最后,还要提到另一部有些相似的中国影片《艳粉街》。同样描述底层居民搬迁的故事,这部电影可谓彻底的写实,制作电影的人退到了角落里。片中也有一些很长的静默,不过还算拿捏有度。我相信一些小细节可能也有导演的意志在其中,比如片中某位人物习惯性的擦鞋的动作,不过即便是假的,仍旧给人细腻的真实感。与之相比,葡萄牙影片多了一分情调,少了一分真诚。看来,电影的艺术性和写实性很难完美融合。

前进青春Juventude Em Marcha(2006)

又名:青春向前行(台) / 年轻人,向前一步走! / 回首向来萧瑟处 / Colossal Youth

上映日期:2006-11-23片长:155分钟

主演:Ventura / Vanda Duarte / Beatriz Duarte / Gustavo Sumpta / Cila Cardoso / Isabel Cardoso / Alberto 'Lento' Barros / 

导演:佩德罗·科斯塔 / 编剧:Pedro Co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