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观众(包括我自己),很容易戴上有色眼镜,去认为一个来自中国的女导演,会拍出哪些想当然的陈词滥调(譬如作为女性的弱势地位),或者是矫情造作(沉湎于某种情绪)。

这种想法,当然很不正确,但我想说,对《骑士》最神奇也最有色眼镜的评价是:它一点都不女导演!甚至很野很大气,很man很细腻。

再不然就像朋友说的,不仅要鼓掌,它更值得脱帽致敬。

赵婷令我想到的,不是嗑类型、吃硬骨头的女汉子凯瑟琳·毕格罗,而是伊斯特伍德,或者李安,还有那些在西部片历史征战的大导演们。

众所周知,李安的独特才华,在于跨越不同族群背景的人文故事,以亚文化,次文化甚至是有违主流的电影人物,去打动世人。在美国的华裔,英国人的《理智与情感》,断背山上的牛仔,沦陷时期的上海,太平洋上的印度少年,伊拉克战场的美国士兵……他似乎无所不能,在写全人类的故事。考究这一切根源,固然与导演本人的温文性格有关,又何尝不是一个华人试图在好莱坞立足的写照。

赵婷的《哥哥教我唱的歌》和《骑士》,外景选择都在美国的印第安保留地,生存环境比较艰苦。关于印第安领地的故事,前年还有一部发生在怀俄明州的《猎凶风河谷》,值得推荐。

赵婷为何选择少数边缘的印第安保留地?

你可能会得到一些个人冲击的故事,赵婷的说法是,被布雷迪·詹德罗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接连拍摄相似题材背景,其实更有利于新导演的成长。比如不少新人导演,会选择三部曲创作,那不是意味着你在以李安为榜样,亦或者你想成为杰兰(锡兰)和贾樟柯等电影节好手。事实上,即便你只是想一鼓作气,那也比其他人要容易成功得多。

三部电影,相似主题的反复捶打,不仅能施展自己的长处,也能在这个过程,发现自己的限制与不足,从而更加游刃有余,去拍摄其他题材。被神话的毕赣,无论他正在做的,还是之前完成的,实际上也是一个类三部曲的打磨过程。

赵婷前作像是新手上路的风格练习。到《骑士》里头,她所挑战的,就是传说中好莱坞电影制作的谋条定律:不要跟动物与孩子一起工作。后来,国内媒体不知为何,误植出来一项:水。

《骑士》不仅是真人真事,而且是让现实中的詹德罗一家去饰演自己,即布雷迪·詹德罗,蒂姆·詹德罗,莉莉·詹德罗,还有那些马。

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个取巧投机的事情。今年,伊斯特伍德让真人在电影里扮演自己的《15点17分,启程巴黎》却翻了车,而且成片一片狼藉。那可是一个惊险,弘扬主旋律,打击恐怖分子的英雄故事。

《骑士》前半段有点缓慢。中段开始,布雷迪找到驯马工作,与这种伴随人类历史文明前进的动物,重新建立联系,彼此间的接触与亲近,耐心反复的交流,令人非常感动。通过镜头的运动,包括大范围的旋转环绕和跟拍,你仿佛能感知到人与动物的沟通,尤其是那种伴随共情的信任,互相理解,释放对方的天性与能量。

许多人可能不太理解,布雷迪为什么一定要选择骑在马背上,当个风光的牛仔。这不仅有危险性(被踩碎的颅骨),似乎也不太能够保障一家人的生活(需要人照顾的妹妹)。

简言之,《骑士》说的不过一个人类的驰骋梦想,而放弃梦想,又比追逐梦想难太多了。不见得骑士就得傲立于世,只不过,赵婷刚好选择这片土地上为数不少的刚强牛仔们——就如同阿伦诺夫斯基拍摄《摔角王》,李安去拍拳王阿里的《马尼拉之战》,从赛场,舞台到聚光灯,无数电影描述过这一类人物。愈简单,却愈有力量。

通过时长不短的驯马工作,《骑士》成功说服了观众,能在草原上,与骏马一起奔跑,是很神奇的时刻。人类不仅可以超越自己,更可以感受自然的博大。

不少人把《骑士》的摄影,封为了马力克大神的魔幻时刻再现。但在我看来,《骑士》的故事,显然跟马力克不是一路子。马力克推崇神游九天之外的去叙事,《骑士》却扎扎实实,反复围绕布雷迪的纠结、不甘与遗憾说事。无论是照顾朋友,还是超市被求合影,你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绪波动,痛苦,不仅能被感受到,而且需要出口。

布雷迪在围栏里,用独门技法让马从桀骜狂躁到放松驯服,产生变化。他同样不厌其烦地,帮助朋友做康复训练。一件看上去有效的事情,与一件看上去无效的事情(朋友显然无法重新上马背),它们最终的目的却是一致的:不要忘记梦想。而那匹不再能站起来的马,那个生不如死的牛仔,它们都是布雷迪的生命投射。

选择继续驰骋,还是选择家。选择慷慨一死,还是选择遗憾。

骑士The Rider(2017)

又名:再生骑士(港) / 重生骑士(台)

上映日期:2017-05-20(戛纳电影节) / 2018-04-13(美国)片长:104分钟

主演:布雷迪·詹德罗 / 蒂姆·詹德罗 / 莉莉·詹德罗 / 卡特·克利福德 / 特丽·道恩·鲍里尔 / 莱恩·斯科特 / 坦纳·朗道 / 詹姆斯·卡尔霍恩 / 德里克·贾尼斯 / 

导演:赵婷 / 编剧:赵婷 Chloé Zhao

骑士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