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形式,不仅承载着创作者的艺术追求,也呼应着社会的文化期待和审美需求。2023年暑期,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唐代诗人高适的视角,细腻地勾勒出了唐朝文化的几个重要时期,锚定了诸如安史之乱、永王叛乱等关键历史节点,凝练地展现了唐朝从鼎盛到衰落的文化变迁。在有限的影片时长内,如何平衡复杂的情节、众多的人物,同时兼顾历史的真实性和现实的呈现,选择恰当的主视角显得尤为关键。
影片中,李白和高适这两位文学巨匠的形象被深刻刻画。李白,作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其诗歌广为流传,人们对他的生平也颇为熟悉,这使得他在电影中的存在感尤为强烈。然而,选择高适作为叙事的中心,则更具挑战性。高适的文学作品传播度相对较低,公众对他的认知门槛较高。更重要的是,高适在电影中的身份复杂,既是诗人也是将领,如何平衡这两种身份,避免主题在文化与战争之间摇摆,是影片创作的一大难题。不过,影片通过战争场景与回忆的交织,巧妙地处理了高适的双重身份,使得影片风格既有战争的紧张感,又不失文学的浪漫与温柔。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以边塞诗人高适的视角展开,使得唐朝的硝烟从一开始就弥漫在银幕之上,而非仅仅作为背景的点缀。这样的处理方式,避免了将唐朝仅呈现为文学幻想中的盛世,而是通过历史的逻辑,串联起一系列重大事件,赋予了电影以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同时也不失诗意的辉煌。
影片巧妙地利用李白的西域背景与高适的汉人身份,展现了大唐盛世中不同文化和身份的交融。这种交融在两位主角的相遇与互动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电影中的“分野”与“融合”是两个关键概念,它们不仅描绘了唐朝的文化景观,也反映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高适和李白作为电影中的两类典型人物,他们的故事在分野与融合之间搭建了一个舞台,展现了大唐众多才子的风采。
影片的结构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二元补衬,即两个相互对立的范畴相辅相成、相互包涵。在人物性格和关键剧情上,高适和李白的形象相互重叠,相互影响,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扶持。这种补衬的结构,为影片增添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长安三万里》是一个复杂的文本,它不仅在影片的时长和历史内容上展现了其深度,更在需要用一个基本结构去把握这个现象级的电影文本,去解释这个文本的社会价值。影片之外,既有赞誉也有批评,尤其是关于历史题材的争论——电影是否需要严格符合史实。正如高适在电影中的感叹,“行路难”,讨论一部电影是一项艰苦但必要的工作。我相信,《长安三万里》不仅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更是中国动漫电影在历史题材领域的重要突破。它的成功将为中国电影开辟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