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小黛
公众号:抛开书本

如果你熟知于克里斯托弗·马洛,那么你对这部电影也不会陌生,因为它还算严格意义上忠实原著的改编。演员们表演时的台词都是按照剧本里的“古英语”,不带字幕的观看让人听来颇感费解。事实上,人们不禁要怀疑,用古老的文学语言改编这样一部有四百年有余历史的剧作,真的有意义吗?更何况,如果它还不幸没有改好的话。

电影改编自克里斯托弗·马洛享誉盛名的剧本作品,相异于传统意义上的浮士德传奇。故事讲述一位年迈伟大的学者浮士德博士,不满足于自己拥有的学问,为追求无限的知识以征服自然,他毅然决定与魔鬼的侍从——梅菲斯特签订协议,将自己的灵魂兜售给魔鬼,换来此后二十四年里所有的欲望。浮士德博士逐渐在王国和教会之间开始一场充斥戏谑的旅程,伴随着青春,快乐和肉欲的满足,他戏弄主教、辱骂上帝,与海伦发生关系,对一切的神学嗤之以鼻。他一脚踢开所有的神学,与它们划清界限之余,拼命地投靠魔鬼的阵营。在这里,浮士德的偏执到了一种丧心病狂的地步。可是他终究忘却了之前立下的誓言,二十四年的盟约到期,浮士德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却已经后悔无望,没有退路了。他又想起天堂至福,对撒旦咬牙切齿,但这最后几分钟的忏悔已经没有任何用处。地狱门口大开,浮士德博士被地狱恶魔带走,成约,人毁。一切极致的快乐,膨胀的欲望,都随他埋没于黑暗的地狱,不复存在。

伊利莎白时代,除了莎士比亚,没有任何人的话剧作品能与《浮士德》获得的争议相抗衡。西方历史上关于浮士德传奇著作的演绎也未有统一的意见。我们已经见过许多浮士德的故事流传的版本。有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狂妄的极致,有莱辛的《浮士德》理智与信仰的融合,有歌德的《浮士德》传说的扛顶颠峰,有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杨·史云梅耶拍摄的定格动画的华丽诡谲。浮士德的故事是一个经典的传奇,它为后人的再次阐释和想象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天地。尽管理查德·伯顿直取最原始的版本进行改拍,但其最终拍摄的电影却掺杂混合了各种元素。

这部由理查德·伯顿导演,极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色彩的电影,几乎从未有人将之标榜上恐怖片的称谓,但是它依旧揭示出了类型电影强烈的戏剧碰触。,包括哥特式的建筑音效,制片人罗杰·克曼所展示的亚类型电影的独具风格,以及全片显露的追逐马里奥·巴瓦(Mario Bava,意大利恐怖电影导演)华美独特风格的狂热脚步。尽管电影被理查德·伯顿改拍得有些夸张造作,过分荒淫,但是该片的优点在于,它更容易吸引住类型片粉丝的眼球,并且使好莱坞电影与恐怖电影得到了古怪又自然的兼并融合。

稍不同于原始的剧本,改编电影拥有一个丰富的开场,暗黑的灯光,恐怖的骷髅,诡异的配乐,之后又迅速向观众展现了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视觉冲击。当然显而易见,其中一些手法的运用沿袭自马里奥·巴瓦的电影作品《The Haunted World》和《黑色安息日》,比如森林的设计,红蓝色交替变换闪耀的灯光,还有非恒定摄影镜头。其中最夺人眼球的场景便是穿着华丽,通体绿色的伊丽莎白·泰勒出现在地狱的入口,那般炽烈,如火焰般燃烧,两人一同沉坠,伴着尖叫声电影随之落下帷幕。这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The Crimson Cult》中芭芭拉·斯蒂扮演的形象,令人毛骨悚然,久久难忘。

聪明而又博学的浮士德博士,为了世俗的淫欲,也就是与海伦的云雨之欢,用自己不朽的灵魂与魔鬼作交换。他在人间度过二十七年放荡荒淫的生活,将七宗罪付诸事实,还从一些其他事物中获取了无形的邪恶力量。人想成为神,僭越神的地位。事实上,这种不体面的骄傲与傲慢,正是当世人的写照。马洛的时代属于文艺复兴时期,这时代的人尝尽了知识的快乐,却还不知道人的局限性。他们大概漏看了古代希腊罗马哲学中一再强调的“骄傲这种原罪为一切恶之极”,也因此才有浮士德的不甘为凡人。浮士德的悲剧反映了人文主义者最终未能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的历史真实情况。剧中数次浮士德都有悔改的机会,但他都一一放掉了,主要是因为那句“我要忠于Lucifer,他是伟大的,我也要同他那样。我要享尽这世间一切逸乐,得闻世上所有知识,并且与最美丽的女子做爱”。当我们一次一次看到浮士德放过这些机会,叹息之余,很难不发现某些这个浮士德的特质在我们身上的投射。

该片拍摄预算很低,背景布置和影片格局却让人看来十分美妙生趣。人们看到烛台,古籍,以及可怕的头颅,这些都俘获住了观众的心,引发出一股古旧的哥特情怀。整部影片拥有完整的视觉观赏性,令人毛骨悚然的同时又步步紧随剧情,这离不开好莱坞公司匠心独运地运用了许多恐怖电影里常有的点子和想法。电影绚丽的摄影场面由Gábor Pogány全程掌控,另外还有电影配乐师萦绕于心的抒情诗调,配合女声主唱郁郁寡欢又阴柔暴烈的歌曲,直逼人心。尽管有些元素的应用现在看来显得有些过时老套,可能在当时特效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尚成熟。但是电影所展现的饱和的色调运用还是依旧令人瞠目。

电影的弱势在于角色的分配。理查德·伯顿理应更擅长于发挥自己在电影中的主导角色作用,因为整部片子应该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但是全片的亮点反而聚集在了配角伊丽莎白·泰勒身上。电影的配角队伍由牛津大学戏剧专业的学生组成,他们将伯顿的执导抛掷一旁,各自演绎,又难以跳脱。再看,伊丽莎白·泰勒成了全剧的中心之眼,全片给了她过多的荧幕时间,使你不得不注意到她强大的存在。这样便削减了浮士德其他诸多方面的罪孽欲望和邪恶释放,仿佛他兜售灵魂仅仅就为了与伊人同床共枕。

电影的优劣是一场艰难的判局,尽管它似乎缺少了最主要的实质性内容,但哥伦比亚公司还是选择上映此片。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浮士德。我们身处的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一个人主动或被动的对知识进行无穷的追寻,但只有少数的人愿意停下来反思一昧追求知识所可能带来的苦果。对进步之神的热烈信仰,恰巧成为现代人的两难。用最简单的话讲,浮士德博士让我们看清楚替代性邪恶与净化救赎的意义。

这是一部悲剧,最终,我们会铭记魔鬼那令人深思的回答:“地狱没有局限。因为我们所在处就是地狱,地狱在哪里,我们便在哪里。”


发表于《看电影》2012年第2期“天地街”,禁止转载。<图片1>

浮士德游地狱Doctor Faustus(1967)

又名:魔鬼天师 / 浮士德

上映日期:1967-10-10片长:93分钟

主演:伊丽莎白·泰勒 / 理查德·伯顿 / 

导演:Nevill Coghill / 理查德·伯顿 / 编剧:Christopher Marlowe (I)/尼维尔 柯希尔 (Nevill Cog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