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12-29

天雨粟 • 芭芭拉:影评

芭芭拉(影评)

大部分德国电影看起来都是很闷的,闷的让人忍不住要拉进度条或至少看看还剩几分钟。换句话说,是缺乏戏剧性,缺乏引人入胜的故事主轴。这也许和德国人长于思辨而拙于叙事的风格有关。但这一特色也是辩证的,叙事技巧的缺位有时反而带来主题的突显,成功的德国电影不用任何的花俏,就能以其难以比肩的思维的深度正面冲击人的灵魂,如《窃听风暴》、《伯纳德行动》。《芭芭拉》这部影片在12年获得两项欧洲电影奖的提名,算是一部学院派佳作,但总体而言并未达到以上二者的高度。但正是这样一部中规中矩的影片,却可让人得窥德意志电影的招牌式特点,又可看到近年来德国电影的转变。

一.关于自由的“异议”

有关柏林墙的历史一直是德国电影热衷表现的(说题材来也怪,二战与冷战题材的德国电影总是佳作不断),《窃听风暴》、《再见列宁》、《通向自由的管道》都属上品,而这类作品基本上都以“自由”为母题——为苏联控制的东德代表着封闭与专制,而西德的符号就是自由。因此成千上万的东德人就是抛头洒血也要挖通那条“通向自由的管道”。
——————————我是跑题的分割线————————————————
热衷于在电影里谈论自由的国家,一个是美国,再就是德国,但这二者对自由的情结与表达方式却截然不同。在美国,自由是一种习惯、一种传统,是触手可及、不言自明的东西,像是《肖申克的救赎》里,一旦失去,理所当然应该用尽全力去夺回。而在德国,自由大概是一个永远的追求、一个文学中不变的母题吧!因为在历史里,德国人从俾斯麦的铁血政治到希特勒的狂热独裁,在现实生活中大概从没尝过自由的滋味。因此,“自由”二字对他们来说是极为抽象化、精神化,甚至是神化的。德意志文学与音乐都追求“终极性”,像歌德的“浮士德精神”,席勒在游戏中“完满的人性”,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追求,还有哥特式教堂仿佛要伸到天堂去的屋顶。正是对自由的极度崇拜,表现出自由在真实生活中的缺失(谁会膜拜触目皆是的柴米油盐呢!)很多德国影片都是这种自由情结的写照。
————————————跑完回来——————————————————
难能可贵的是,在《芭芭拉》这部影片里,我们看到了德国人对这种情结的扬弃。女医生芭芭拉曾像无数东德人那样舍生逃向西德,从劳教所释放后被分配至一家乡村医院工作。她曾有过不甘,却在种种经历后在最后一刻放弃了再次逃向西德的机会,留在了东德沉默的土地上。
台版《芭芭拉》的译名为《为爱出走》,很多网友认为是《为爱停留》,但这两种译法事实上都较为片面:“为爱”显然不是芭芭拉最终留在东德的全部原因。其中当然有对安德烈医生暧昧的情愫,但也有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芭芭拉本身思维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影片前半段安德烈通过那幅画,给芭芭拉讲的那个寓言中就得到了明晰的表达:教授给一群学生示范人体解剖,但大家的眼睛都聚焦在书本上,没有人认真观察尸体,以致错把右手当成左手。芭芭拉最后显然明白了安德烈的意思:与其一味追求“自由”这个虚无缥缈的终极价值,不如关注现实里一个活生生的“人”。因此,她最后的决定是放弃“自由”,活在当下。
这种“人本主义”的选择无疑是对以“追求终极”有执念的德国电影的一种背叛。这可以说是美国文化与价值观入侵欧洲的一个佐证,也可以说是近些年来德国社会的变化:自由对于他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精神奢侈品,而是生活中渐渐习以为常的东西。文学世界总是和现实生活互为补充:人们得不到什么,就总爱谈论什么。一旦被人们所占有,它就会走下神坛——这是对自由的祛魅,也是关于自由的启蒙。人们常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反过来也一样成立:“自由”母题的退出也许使德意志最光辉的精神黯淡,但对普通德国人的权利与自由而言,又何尝不是大幸?

别赚我的眼泪

典型德国导演的毕生绝学,就是在影片开始十分钟内闷死你。要达到这个效果他们有三大杀招:第一个,如前文所述,就是抛弃所有“包袱”的故事情节,第二个,恐怕就是砍枝伐叶、光秃秃直愣愣(或说是极简主义)的叙事方法,还有压抑到骨髓里(或说是零度情感)的表演风格。当然,近年的德国电影已力求转变,来满足普通观众对观影享受的期待,像《罗拉快跑》、《再见列宁》的叙事与表演都极为跳跃丰满。
但《芭芭拉》这部电影,虽说是12年的新作,却是招牌式的德意志风格。单看女主角——尼娜·霍斯在影片中的表演——几乎是同一个表情从头到尾有木有?笑都不笑嘴角上扬不超过三次有木有?配上她那圆如铜铃又总直勾勾看人的眼睛很恐怖的有木有?(以上排比句与整篇高端洋气的行文风格不符,望诸君脑删)。要在中国,这种演员要被成为面瘫花瓶了(其实她长得也。。),但放在这部影片里,却毫无违和感,为什么?——因为所有角色都一样(囧),反而是演技自然,五官灵活的安德烈医生看着格外让人出戏——怀疑他是美国跑过去,开朗随和的间谍同志~~~
——————————好,我们严肃一点—————————————————
影片的点睛之笔是在结尾,要是整个影片只能打三星的话,结尾绝对是五星:黑夜里翻滚的海,怒吼的风,芭芭拉面无表情地转过头去,扶起单车行走在沉默的土地上……第二天清晨,失落的安德烈大夫突然看到归来的芭芭拉,两人眼神交汇……卡……字幕滚出,影片结束,所有复杂的情绪和意蕴都被扔到一片虚空中。看到这里,真的感觉所有的表演与对话都是多余的,真正感人的电影拥有直指灵魂,震撼人心的力量,而不是通过夸张的抒情与描写赚取人的泪水。赚取泪水靠的是加法,是把桥段、噱头、卖力的表演统统相加,而震撼人心靠的是减法,是将所有附带物统统抛弃,突出故事自身的力量——这样出色的结尾,德国电影“不会讲故事”的传统和尼娜·霍斯的“没演技”反而成了加分项。让我们试想一下,同样的故事,让在拍出了《唐山大地震》的凯歌导演会讲出怎样的结尾:
黑夜的海面上下着雨,芭芭拉全身湿透哭倒在岸边,朝船夫大哥嘶哑地喊着:“给西德的亲人们带个好~~~我不能走~~~东德的人民还需要我~~~~~但我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blablablablablabla~~~~~~~~”

近几年来才渐渐发现,情感的压抑与克制,甚至于直接从叙事中剥离情感,反而比过于泛滥的“哭腔”更能震撼人心。人都有受虐的倾向,有时潜意识里都想被什么东西惹哭,所以往往所谓“煽情”只是一种技巧,几个桥段一出,观众的眼泪啪嗒啪嗒地就掉了,这时事先发的面巾纸就派上了用场(凯歌导演真的不是针对你,各取所需OK没问题)……这其实是人类的某种本能,是动物性,而不是人的特性,人的特性是思考。因此,好的电影总是留一片空白,留一段路给聪明的观众自己,而不是用各种元素把电影塞得满满的。这也是为什么,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种叙事极为冷漠洗练的书格外撼动人心。在这个方面,为囧萌囧萌的《芭芭拉》和尼娜·霍斯举个“赞”。

芭芭拉Barbara(2012)

又名:女医生的秘密(港) / 被恋爱的秘密(港) / 为爱出走(台)

上映日期:2012-02-11(柏林电影节) / 2012-03-08(德国)片长:105分钟

主演:尼娜·霍斯 / 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 / Rainer Bock / Christina Hecke / Claudia Geisler / 

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 / 编剧:克利斯蒂安·佩措尔德 Christian Petzold

芭芭拉相关影评

si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