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传媒越来越发达。不仅仅传统媒体在转型,自媒体的出现更是让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更加及时和准确。在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只能靠电视,报纸,广播等等,而且人们会本能的觉得只要是电视上播出的新闻,那它肯定就是真的,完全就没有想过新闻也会造假的可能性。同时如果政府部门的不良形象被新闻记者们捕捉到了,引起负面舆论和公众哗然,那么该怎么办呢?04年的香港电影《大事件》就讲述了一个危机公关的故事。

开篇就出现了一个足以载入香港影史的8分钟长镜头,这里面还有一个小花絮:当初这组镜头因为难度太大,设置组专程邀请拍摄过《指环王》的摄影师来港亲自操刀,结果后者在研究了剧本后发现,拍摄难度之大超乎自己想象。婉拒之后本土摄制组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大概只用了3天时间就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得不说香港之所以曾经被称为“东方好莱坞”,跟一代代香港电影人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可惜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已成明日黄花,真的让人不胜唏嘘。

影片男女主角分别由任贤齐和陈慧琳担任,这两人都不是科班出身,杜琪峰启用这两人挑大梁真的是勇气可嘉。一众配角都是香港电影里的黄金配角:张家辉,许绍雄,任达华,林雪等,甚至还有内地实力派演员尤勇的倾情加盟。任贤齐可能年轻一辈的小朋友已经不熟悉了,在当年以一曲《心太软》红遍大江南北,随后参演了一系列的电影电视剧。可惜上天给了他一副好嗓子,但却没有给他一个好演技。参演的台版《神雕侠侣》,《笑傲江湖》,《新楚留香》,卡司阵容在当年都是豪华级别的,可惜表演堪称灾难级。唯一的贡献可能就是这几部剧里好听的片头曲片尾曲了,“歌红剧不红”“烂片出神曲”的典范。其后参演的电影一直不温不火,任贤齐的长相在男神扎堆的娱乐圈谈不上英俊与帅气,而且在荧幕前没有“镜头感”(不上镜),加上因为没接受过正规的台词训练,他的弯弯口音真的很让人出戏。直到2016年的《树大招风》,才给了我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跟他同病相怜的陈慧琳,也是我最喜欢的香港女艺人,在当年是跟王菲齐名的天后级人物,演戏上也是个新人。在这部电影里的角色偏于类型化,给人感觉深度不够,也缺少身为张家辉的上司应有的威严。相反一众配角老戏骨们精彩的表演撑起了这部电影:“欢喜哥”是全篇的欢喜担当,为这场严肃紧张的警匪对峙增添了一丝黑色幽默;张家辉演绎的警察冲动,暴躁,不惜违抗上级命令也要捉拿任贤齐为首的悍匪团伙,从他身上看到了日后影帝的影子;尤勇饰演的杀手冷静,睿智,也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他与任贤齐在厨房合力做饭的那场戏,还有最后电梯隔间里生死一线间还在互相调侃的戏(也为最终结尾埋了一个伏笔),都将两个大盗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香港电影里警匪片已是一个成熟的类型,警匪间各种各样的斗智斗勇观众们也是见多识广。《大事件》在题材和关注点上仍然让人眼前一亮,但是片中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按片中陈慧琳饰演的警察原话来说:从头到尾这就是一个展现给传媒和民众的秀)和传统传媒积弊所在,影片只是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并未深挖。但是该片放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不得不佩服杜琪峰导演的超前眼光,同时也在深深思考一个问题: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如何分辨哪些信息是真实的,哪些信息是虚假的,当“眼见为实”都不是真相时,我们还能相信谁?片中有一段戏让我印象深刻:面对大众传媒向警方索要最新的实时资料,公共关系科的负责任人对陈慧琳说:“只要对实时传回的现场影像剪辑恰当,加以适合的配乐,哪怕实际上是警察劣势也会给民众一种警方已包围住匪徒的假象。”放到今天这已经是娱乐圈的炒作或者政府公关时用到的标准手法了, 只要官方或者资本垄断或者控制了舆论,那么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就是他们愿意让我们看到的“真相”。当今各种流量小花、小鲜肉们在粉丝眼里人人都拥有完美的品格,而这就是背后经纪公司或者团队精心“包装”“剪辑”的结果。他们真实的一面永远不会被粉丝看到,正如电影里香港民众只能看到警方面对匪徒时的英勇,而永远不会看到他们是如何的狼狈(如果反派没有录下视频放到网上,那么警方重塑公众形象,挽回市民信心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尽管如今的信息社会异常发达,但是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依然存在。大环境下我们普通人仍然只能是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想想还真是让人感到无能为力又无可奈何呢。

大事件(2004)

又名:Breaking News

上映日期:2004-06-10(中国香港)片长:90分钟

主演:陈慧琳/张家辉/任贤齐/林雪/任达华/许绍雄/邵美琪/张兆辉/尤勇 Yong You/丁海峰 Haifeng Ding

导演:杜琪峰编剧:陈庆嘉/叶天成 Tin-Shing Yip

大事件相关影评

苏隰
苏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