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Sniadecki是哈佛人类学感官实验室的一员,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史杰鹏。经史杰鹏介绍,哈佛人类学感官实验室是一门校内选修课,各成员间风格各异,总体的宗旨是打破常规人类学纪录片的制作方式和思维。

他参与拍摄了九部社会纪录片,其中2014年的《铁道》是他在中国历经三年,在四十余趟火车上拍摄的。在拍摄中,他丝毫不掩饰他的拍摄行为,因此记录素材中有许多人群直视镜头的段落,于是观察与被观察的角色也时时在他与记录对象中转换。一口流利的中文,鲜明的外邦形象更加给他“怪异”的记录举动带来种种注目与揣测,而这些或好奇或防备或抵触的目光,也组成了他对人群的社会性描述,使影片不同于寻常的社会调查式纪录片。在2017年的《荒漠沙海》中,史杰鹏探寻美墨边境的索诺拉沙漠,每年有大量墨西哥难民尝试穿过这里,偷渡至美国,同时也有很多人就此永远留下。在《荒漠沙海》中,史杰鹏延续探索边缘世界的创作动力,但在处理影片因题材而具有的政治立场时,史杰鹏展示了一种从记录行为出发,指向媒介的反思,从而使影片的风格形式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变奏。
在《铁道》中,摄像机跟随火车上标志性的流动售货员走入人群,展示复杂众生相。特写镜头刺激感官,嘈杂的人群,脏乱的过道,猪肉小贩带血的猪肝,加之长时间的固定镜头带人进入催眠状态,唤起观众的铁道经验,观众仿佛与导演一同,置身于一条条疾驰的火车上。接着镜头深入人群,旁观他们的交谈,捕捉神色语态,中国特色的语境就此展开。最后走向个人,面对面直接地接触他们的情绪、观点,记录个体的喜怒哀乐,带出丰富的潜在文本,使铁道中的地域特色更加强烈。打工女害羞又克制地期待终点的新生活,中年妇人哀叹身上家庭的重担,年轻小伙子对房价、婚姻的焦虑,都交织在疾驰的铁道上。
而在《荒漠沙海》中,导演同样结合了固定长镜头营造感官效果,尽可能拉近观众与异域荒漠的距离,伸手不见五指的夜,一望无尽头的荒地,时不时可发现旅人遗落的衣物,写满鼓励语句的空水壶,引人追思这片土地所承受的复杂往事。但与刺激感官的段落不同,片中的采访段落都采取了声画分离的方式,采访的画面被“黑屏”所替代,只听得见被采访者的声音,产生了一种间离效果,这与《铁道》中完全的浸入式不同,感官与叙事在此片中朝向了不同的方向。同时,配合声音出现的不是完全的黑屏,而是在远处拍摄的暴风雨,幽冥之中不时有电光爆炸在银幕上,与娓娓道来的故事结合出一种诗意。这样减少了煽情的成分,防止难民的苦难在媒介传播中被“滥用”,同时在倾听中,观众也有所反思。
从《铁道》到《荒漠沙海》,追求感官的实验性影像和具有政治色彩的叙事碰撞,产生了变奏。导演敏锐的观察力,带出了表现力十足的影像,同时,史杰鹏不忘自己作为白人男性的特权,不做与墨西哥难民真正感同身受的姿态,他克制又充满反思的立场是一种自知的坦诚,这与他独特的感性一起,构成了耳目一新的人类学记录影像。

荒漠沙海El mar la mar(2017)

又名:無邊之境(港)

上映日期:2017-02-10(柏林电影节)片长:94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乔舒亚·邦奈达 Joshua Bonnetta/史杰鹏 J.P. Sniadec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