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伯特唐尼近些年的代表作人尽皆知,可他早年有一部经典的人物传记电影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那就是1992年的《卓别林传》,当时他也就二十多岁,却要演绎卓别林的一生,那时候特效化妆还没有现在成熟,给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化妆成八十多岁的老人看起来很难真实,但通过唐尼富含细节的表演成功地消除了所有违和感,他完美的展现了卓别林在不同时期的情感和状态。眼神动作都十分可信,仿佛与角色合二为一。
啊...对小罗伯特唐尼演技的夸赞没必要再赘述了,我还是说说电影吧。让我们把视线从唐尼转到卓别林,《卓别林传》的开头结尾极其精彩(中段由于电影题材,难免会显得有一丢丢流水账),尤其结尾部分的每一句台词都值得仔细品味和推敲,那蕴含了电影中的卓别林对自己整个人生的反思感悟。
卓别林塑造了那个给大众带来欢乐的带着圆顶礼帽的流浪汉,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的辉煌。可他从来都不是只想让大家"欢乐"而已。他想要做的更多,有更大的野心,但也是他的野心让他被"整",让他无法反抗,让他"无家可归"。他的人生太复杂了,电影没办法表达完整,在这就更说不明白。捡几个让我感触深刻的说说。(其实整部电影到处都是感触,实在是信息丰富!我简单说,简单说,哎!不过还是建议自己看吧!)
卓别林默默无闻时约定以后一定会带初恋女友去那个自己明明预约好,可前台却不让进的高级餐厅。但等到他有所成就,可以随意出入各种高级场所时,那个女孩已经不在了,身边人早已不知道换了多少次。好在陪他到最后的人还是初恋的样子,记忆中的她就是爱情的模样。绝妙设计!
电影中会把极其紧张的情节用卓别林默剧的经典手法表现,又贴主题又反套路,还能缓解压抑的基调。主人公各个阶段的状态,也能使各个年龄段的观众找到共鸣。
哎,我这次又说的太多了,完全无法控制,最后一点!卓别林为什么抗拒有声电影?!
从他的角度来说加入有声对话会影响自己的创作表现,他认为电影不应该是那样,在当时他的看法也许很有道理,但是他错了吗?从事实来看,错了,他自己也妥协了,毕竟现在的电影绝不是他当时想象的样子。电影结尾处,作为一个老人,他缺乏安全感的说自己的电影"真的过时了",这是多么的苦涩和无奈?可能年轻时的他不想让电影变成另一个样子,可能他不想失去对电影的控制,不管当时具体是出于什么原因,他还是对电影的发展方向产生了误判。他说"我...嗯...他只是让人们开心了,也不错..."大众更多的只看到了欢乐,而当权者才看到了"意味深长",想想如今,作为从业者,我们会不会仍然想错了某些行业的发展方向呢?但可以肯定的是,卓别林的电影仍然是艺术,但艺术!被置于何地?

卓别林Chaplin(1992)

又名:卓别林传(港) / 卓别林与他的情人(台)

上映日期:1992-12-18片长:143分钟

主演:小罗伯特·唐尼 / 杰拉丁·卓别林 / 保罗·瑞斯 / 约翰·肖 / 莫伊拉·凯利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丹·艾克罗伊德 / 玛丽莎·托梅 / 佩内洛普·安·米勒 / 凯文·克莱恩 / 玛丽亚·皮提罗 / 米拉·乔沃维奇 / 凯文·杜恩 / 黛布拉·摩尔 / 戴安·琳恩 / 大卫·杜楚尼 / 

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 / 编剧:威廉·博伊德 William Boyd/布莱恩·福布斯 Bryan Forbes/威廉姆·高德曼 William Goldman/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