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主旋律,歌颂真善美,是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伟大文艺作品的共同特征。然而,不知何时起,我们的“主旋律电影”成为了人物空洞、剧情老套、细节出戏与剧作粗糙的代名词。这当然不是因为现今的观众全是天生反骨,而主要是因为剧作水平不能跟上思想高度;偶有想要求变求新的,却又流于表面,未及肌理。《我要当老师》就是其中代表。
诚然,影片的立意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影片拟通过剖析新时代思政教师的成长历程,回顾旧时代师者的风神,进而对当代青年的精神状态与“育人”在新时代的表达进行探讨。由此衍生出的人物设置也不乏可观之处:主角生长于一个“白事”家庭,正可作为“生命教育”的绝佳引出;为保研削尖脑袋的学生,混日子的高校“老法师”,正是“内卷”浪潮对人们精神的扭曲的写照。
然而,立意的深远无法掩饰电影本身在剧情、人物、细节与剧作本身的薄弱。从剧情上来说,人物的行为不能符合他们在特定场景下的必然逻辑,而是为冲突而冲突。例如,老教师把主人公从送遗像的路上拽下,让他去参加考试;这看似是对学生的关心,但对正举行葬礼的死者家属而言,这却是对生命的漠视;这不符合老教师蔼然仁者的形象。
从人物上说,人物不仅因为剧情的不合逻辑而显得割裂,还不能成为真正凝练的艺术形象,而只是某些刻板印象的集合体。虽则提到了“专业选择”“校园贷”“直播”的社会热点,但承载之的人物只在主人公的几句台词里打上几个标签,而没有什么真正深入人物内心的描写;关注的问题多则多矣,然而全都浅尝辄止,食之无味。
从细节上来说,影片更是脱离实际,不符合高校现实。哪所高校还在“跑操”?主人公离开教学比赛去“救场”时,怎会不和领导至少在微信上说一声?至于泛滥而俗套的背景音乐、缺乏张力的运镜、干枯的场面调度与甜腻的摄影,这些剧作上的粗糙之处,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这样的脱离现实的剧作,怎们能真正反映高校思政教师——特别是青年的——面对的真正的挑战,展现他们真正的才干与担当?怎么能真正触及到新时代“师者”的内涵,怎么能真正共情青年人成长中的迷茫或失落?这样的主旋律电影,虽则有主旋律的形,却失之真、失之善、失之美,怎么能称得上真正的主旋律电影?
思想的巨人,剧作的矮子,难道这就是主旋律的宿命吗?这显然不是真的。看看我们的前辈们吧!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那么丰富的细节,那样深的对旧时代女工的关怀,全来自第一手的实践考察;气势恢宏的《大决战》系列,那样深刻的对国共成败的剖析,全来自剧作上的成熟。主旋律创作者们,如果想把人类的真感情、真善良、真美丽留在文字、镜头里,只有深入生活,深入思考,找到思想与现实之间的关节,然后才能真正把高远的立意化为坚实的剧作!
借用电影中的一句对白:观众不喜欢大道理,喜欢听“小道理”。因为“大”总是虚浮,而“小”却更接地气,更有现实意义。主旋律电影不妨把自己放“小”些,才能留住观众,才能真正成为伟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