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北京,很不幸,没看成《异形:契约》的点映,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天幕彩云体验了一把超级巨幕,看了热度都快过了的《神奇女侠》(这个次也是够次的哈...)
这篇长评从昨晚一鼓作气写到现在,也不图什么,既不是因为有多喜欢以至于要盛赞,也不是因为有多讨厌以至于要怒喷。豆瓣标记也只是给了三星,非要找一个写长评的理由,可能就是因为很久没有看到拍得这么认真、在主题上具备这么大野心的超级英雄电影了吧。不论从什么角度去看待,都难免被它的这份认真打动。何况就现在看来,《神奇女侠》对DC、甚至对整个超级英雄热潮的影响,显然也是非同一般的存在了。既然如此,认真写一篇长评,作为来自观众的一种响应,感觉也挺好、挺必要的。
想废话都感觉没什么好废话的了,开门见山吧。

进入正文之前,先列一把观点:
1、
超级英雄电影中的“善恶”之分往往拍得儿戏、也被当作儿戏,我认为真正触及过人性善恶议题的三部作品:《黑暗骑士》、《守望者》,以及,《神奇女侠》。当然,最新加入这个阵容的一部,也是这里面最弱的一部。何出此言?不急,且听下文细说。

2、
女权、反战主题在本片中的重要度统统低于善恶思辨(也可以说是包含关系),这点非常好,因为第三幕中所有起承转合都是围绕这个最重要的主题在发生的,这年头已经很少见到高潮打戏跟主题不间离的商业片了(当然,没有主题的更多...)。

3、
作为一个两家不粉的路人,我认为DC在本质上还是DC,因为加入笑料、调高亮度就说DC为了翻身被漫威同化的人,要么高估了漫威,要么察觉不到DC的本质特色,这点不太想花时间解释了。

4、
视听上的最大遗憾:在《超人:钢铁之躯》贡献了至今仍无人超越的最惊艳的超级英雄打斗戏之后,自蝙超以来,DC最后的正邪大战就拍成一个样了,还是那么没新意,还是那么视觉疲劳,渲染了半天的年代感和建了半天的特定环境完全没有体现,为了表现大战的“大”,最惯常的手段就是把周边的东西毁到没剩什么渣,或者两个大佬的光芒大到四周黯然无光,在一片黑暗中燃火决斗,从这一点上看,妥妥败给漫威(举例美队23、奇异博士、银河护卫队,都各有辨识度,各有记忆点)。


不像蚁人、银河护卫队那样可以废材到底,可以将各种行为动机“功利化”,同样作为漫画中极其理想化的高大形象,神奇女侠和美国队长在电影化进程中都面临一大难题:如何才能让时下观众以更舒适的姿势,接受角色那种光伟正标配式的精神追求?毕竟在以“丧”“现实”为主导思潮的当下,对这种理想的天真与不现实避而不谈,显然难以让观众买账,还很容易沦落到自卖自夸的尴尬境地中去。所以,如何在自我调侃和输送角色精神之间达成平衡,实际上是《神奇女侠》和《美国队长1》都要面临的问题,而这两部电影显然有各具特色的应对手段,我也觉得它们(嗯,即便是饱受诟病的后者)都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美国队长1》中有一个蒙太奇段落,讲的是注射完血清的罗杰斯并没有如愿奔赴战场,而是穿上了他的定制服装,和还原度负值的希特勒、大胸短裙的女郎们配合演出了一场又一场政治意图强烈的军中表演,直到后来一次契机的出现,才真正让罗杰斯摆脱了这场show。这种观众预期、角色预期的双重落差就巧妙地应对了上述的难题,让观众体验到理想主义者在现实情境中会遭遇的真实。即便这种“真实”在电影中几乎只是微量的,也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可信度,引发同理心,同时,这种处理还很好呼应了现实中的漫画书籍在彼时的影响。
而在《神奇女侠》中,这种处理集中体现到了对克里斯·派恩这个角色的利用上,他代表的、一个凡人对世界更接地气的认识,让他对女侠而言的意义远不仅是一个男友那么简单。
在戏内,他对满腔热血的女侠难掩珍惜和疼爱,在对她的能力与来历报以惊异和敬畏的同时,又深知她的类“圣母”意识迟早会让她尝到苦头,所以他对她而言,又像一个在世俗层面为她引导与护航的兄长。而对银幕外的观众来说,女侠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天真与锐气,都在派派这个角色种种言语、眼神回应的二次包装下,变成一个个洋溢着少女气息的可爱笑点。
直到真正上了战场,当我们终于和他一起发现,她有的不止是天真,还有一份与生俱来的、支撑她去天真的资本时,多多少少都会收获一些热血和感动。这时候,投入战争对抱有使命的女侠而言,所谓“成人礼”的属性就更加张扬和突出了,在这种观感的冲击下,我甚至会感觉自己像一个父亲,像在看着一个从小胸怀大志的女儿,踏上她梦寐已久的征程,面对前路无数的未知与已知,优雅、自如、坦然、勇敢地去应对,去寻找她自己与别人的世界之间的平衡。
有《美国队长1》不功不过的尝试在前,《神奇女侠》选择利用一个随行角色进行更集中、更长线的润色处理,可谓是本片最大的优点之一了。从社交网络上被频繁刷屏的结果来看,这个角色的成功塑造,也是本片在口碑上收获如此光景的重要原因吧。与此同时,那种在神明降世的设置下容易产生的不和谐感在《神奇女侠》里,也因此几乎不见踪影,这可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女导演独有的处理方式。

关于女权
我认为本片中的女权元素无论是在比重上还是处理上都非常恰到好处,强烈反对以刻意、投机之说给它贴标签的做法。先不说女权、肤色问题在主流好莱坞已成为“不立则反”的新常态,也不说女导演、女主演、女英雄配置下的必然成效,即便只说故事本身,女权色彩在其中的贯彻也完全合乎情理:出身于没有男性的天堂岛,这使得对神奇女侠来说,在人类世界中对女性权益的争取本来就是时时刻刻的不自觉行为,是真正建立在平权基础上的女权。并且,在这样的人设基础上,“不女权”绝对不只意味着不女权,而是会连最基本的剧作层面都不完善的。虽然导演自己也说了,这不是什么女权电影,“这只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题材天然就适合写命题作文,是能够在不失娱乐性的同时间接反映女权的。(你看你们人神的共享爸爸——宙斯连战神都全造成女的了,这意思难道还不是不言自明吗?男女平等这事,细究起来说不定还便宜男性了)最后,《神奇女侠》的主题其实和女权离得很远,甚至可以说远高于女权——神性视角下的人性善恶思辨。不少过分看重女权的观众实际上可能忽略了本片更重要、更深刻的议题。

关于反派
这一回,反派人设的合理性值得肯定。乍看起来还是战斗力有名无实、还是很中二,但实际上是一个难得思维非常清晰的反派。有人会说,为什么看不惯人类还不直接毁灭人类?显然,如果直接毁灭人类还怎么证明人类本恶呢?还怎么向众神证明人类应该毁灭呢?所以阿瑞斯待在人类世界的真正目的是——提供作恶工具(人家自己说了,比如制造生化武器的灵感),以诱发人类恶行的发生,从而证明人性本恶。这个设计我就觉得非常好,是神话与现实两个维度空间的平衡,不会因为这种说法就干扰到现实历史,同时从“灵感”下手、对由多个个体掀起的工业文明时代的如此阴谋论式解读又有一定说服力。
当然,如结局所示,阿瑞斯没有意识到的是,人作恶并不能证明人性本恶,而是人性中恶的部分因为作恶工具的产生而被外化释放的结果,是被引导的结果,而神奇女侠就发现了人之善的存在,进而意识到自己应该去引导善。
可以见到,这个角色对于“神奇女侠之所以是神奇女侠”,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优秀的反派让正派更了解自己,就像小丑让蝙蝠侠认识到自己是The Dark Knight,阿瑞斯对于神奇女侠的意义在于,他真正帮助她完成了对自我三观的完善(详见“关于主题”),而并非只是打个怪通个关那么简单。没有他,神奇女侠也不会完成成长。

关于使命
即便在没有正式认识自身身份的时候,戴安娜也早已坚定认为自己的种族——亚马逊人就是为了“给人类带来和平与美好”而存在的,这点始终不变。但起初她对这份使命的理解是存在误读的,进入人类世界后的所见所闻与千锤百炼,才让她真正理解了这份使命,并懂得如何去完成。在开篇,以母亲之口引出的神话风插叙实际上把阿瑞斯诠释为一个势不可挡的捣乱鬼形象,而这也是女侠心中自幼认识到的阿瑞斯,她认为人类世界之所以世风日下,是且只是因为阿瑞斯的存在,他因为“嫉妒老爸宙斯造出来的人类”而为非作歹、蛊惑人心,让原本善良的人类饱受战争与天灾的苦难,“拯救世界”此时对神奇女侠来说,只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杀掉阿瑞斯,就能拯救世界,让世界回归和平与美好,再简单不过了。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她慢慢认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最重要的认知变化就体现在“人类并非本善(或者唯善)”上,并最终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并非为人类“除害”,而是要面向全人类去终身践行的;完成它不可能一劳永逸,这特么就是一件最任重而最道远的事,需要付出的精力与耐心远远超出她曾经的想象。

关于主题
这一部分可能就是本文最重要的成因了,关于主题,实在是有很多想说的。包括它的野心,也包括它的力而不逮。
首先从神奇女侠的角度,来看看她的善恶观是如何一步步完善的:
1.坚信人类本善,生命可贵,战争之神阿瑞斯是唯一的罪魁祸首,杀掉阿瑞斯(注意了,阿瑞斯是个神,不属于彼时在女侠认知中“本善”的「人」这个范畴)就可以拯救世界。

2.在杀掉“假”阿瑞斯(德国统帅军官)后,戴安娜首先遭遇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毒气运输继续,产生自我怀疑),进而碰上真·阿瑞斯(再次坚定,继续战斗),最后在阿瑞斯的推动下面临终极疑难:人类本恶还是人类本善?若结果是前者,意味着对宙斯的完全否定,阿瑞斯倡导的毁灭才是最佳选择。若结果是后者——事实上已经不存在这个假设了,因为根据目前的逻辑链来看,如果人性本善,人类就不会主动发动一场场战争。所以这个所谓终极疑难的最根本形式是:人到底是恶的还是善恶并存的?

3.在目睹爱人为了争取和平而选择牺牲的举动过后,神奇女侠找到了与毒药博士这个所谓“人性本恶”代表互为对立的反面例证,进而得出人性善恶并存的结论,并认为重要的是人的选择,而爱能拯救这一切(或者说能帮助做出选择)。在这个认识下,她选择杀死了一心想要毁灭人类、视人类本性有恶无善的阿瑞斯。

现在我们倒回来看这个辩证过程,简言之:神奇女侠经历了“人性本善”到“人性善恶并存”的认知蜕变。这个时候,我就不得不提出那个让我最终为它感到遗憾的问题了:在人性本善、生命可贵的意识主导下,你会去杀人吗?在不作其他非暴力尝试的前提下?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神奇女侠却杀了(如果说不见血不一定死的话,把钟楼撞塌能让一个狙击手致死吧?更不必提其他段落难以估量的强大杀伤力了。这些都显然被有意淡化了)。我不断寻思往复,一个听到“把士兵送上战场就是让他们去死”(对话大意如是)会为之动怒的女侠,一个从未考虑电车难题的女侠,一个即便同族人被人类杀害、也坚信原初观念的女侠,一个认为阿瑞斯才是唯一祸根的女侠,会一上战场就把德军理性地当作“杀一可救十”的敌方,在不去辩证对峙双方战斗动机的情况下,为了“在最激烈的战场上找到阿瑞斯”,而毫不犹豫地杀死那些生命吗?更别提我们都知道的,一战这个时期的集体非正义本质了。

即便是二战中戴斯蒙德·道斯这种最普通的军人,都会在战场上,因为信仰的驱动而把为敌的日军当作平等人来对待,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做出救助伤残敌军的举动。而女侠作为一个具备旁观条件的神,甚至不存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问题,却完全没有过保全所有人(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尝试,所以我认为这一点在她的思维逻辑上是说不通的,这也最终造成了本片最大的致命伤——前面杀过的每一个人,都使得最后“刀下留不留人”这个表现神奇女侠犹豫的情节 ,流失了每一分的思辨意义。

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想来并不是太难解释:如果让神奇女侠进行非暴力尝试(理论上还很可能成功,毕竟你看人家道斯都可以做到让自己起码良心过得去),那超级英雄还“超级”在哪里?拍着拍着就变成复古纪录片之盖尔加朵的慈善事业了吧。在战斗力无法体现的情况下(或者更准确地说,只在第三幕体现),要增加多大的篇幅,在商业考量上要有多冒险,这些都不言而喻了。这么看来,你就不难明白《守望者》坐拥的漫画基础是有多么得天独厚,而深度探讨了此类议题还在2008年取得全球10亿美元成绩的《黑暗骑士》是有多么伟大了。

无论如何,《神奇女侠》的口碑和票房双丰收,对DC乃至超级英雄类型片都是一件好事,一来鼓舞了前者,二来结束了一枝独秀的局面,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据说扎克·施耐德因为女儿自杀的关系(每次想到这事都好心痛...),已经完全退出了《正义联盟》的后期制作,华纳为此请来《复仇者联盟》的乔斯·尾灯接替扎导,除了后期之外,甚至还有更多的补拍、重拍工作。这么下来,《正义联盟》的最终面貌可能又要和我们想象中的模样大有不同了。
期待。

感谢阅读!

神奇女侠Wonder Woman(2017)

又名:神力女超人(台)

上映日期:2017-06-02(中国大陆/美国) / 2017-05-30(中国香港/台湾)片长:141分钟

主演:盖尔·加朵 / 克里斯·派恩 / 康妮·尼尔森 / 罗宾·怀特 / 大卫·休里斯 / 丹尼·赫斯顿 / 埃伦娜·安纳亚 / 露茜·戴维斯 / 萨伊德·塔格马奥 / 艾文·布莱纳 / 尤金·布雷弗·洛克 / 莉莉·阿斯佩尔 / 艾米丽·凯里 / 丽莎·洛文·孔斯利 / 安·奥戈博莫 / 弗洛伦丝·卡松巴 / 杜晨·科洛斯 / 

导演:派蒂·杰金斯 / 编剧:艾伦·海因伯格 Allan Heinberg/扎克·施奈德 Zack Snyder/贾森·福克斯 Jason Fuchs/威廉·马斯顿 William M. Marston

神奇女侠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