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個人觀後總結。前半部分是觀看過程中同步記錄的事件時間軸,後半部分是一些隨想。


越戰期間相關節點性事件

1954 日內瓦協議:北緯17°為界,越共統治北越,法國統治南面

1955 南越共和國建立,法國勢力徹底退出越南。

1960 肯尼迪當選總統

1962 古巴導彈危機

1963 南越政府支持天主教鎮壓佛教民眾(70%人口)

1963 吳氏兄弟和肯尼迪相隔18天遇害。LBJ接任總統。

肯尼迪遇刺後吳庭艷妻子對肯尼迪夫人傑奎琳·肯尼迪說:“現在你知道是什麼感覺了吧?”

“越南戰爭證明我們(美國)不是一個歷史的例外,我們也會經歷糟糕的戰爭。”

Lyndon Johnson猶豫派出更多美軍前往越南,當年是大選年。同時擔心中國像介入朝鮮戰爭一樣介入越南局勢。

1964 國會幾乎全票通過《東京灣決議》:授權總統可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击退对美国武装力量的任何武力进攻。

1965 美國正式派駐地面部隊進入越南

和家人告别的赴越士兵

對越採取行動的機密文件-US aims
We are prisoners of our own experience...it’s very very difficult to dispel ignorance if you retain arrogance.

1966 17歲的北越女孩,帶上了海明威的書,在時刻可能面臨美軍轟炸的盤山小道上度過了自己的生日。

1966 勞工階級家庭的適齡應征人員不足,導致中產階級開始受到影響。

1966 美國國內反戰聲音四起

Slogen on the wall of a battlefield hospital: We treat them,God heals them.

1968.1.31 春節開始,北越勢力全面進攻南越重要城市,認為所到之處的民眾都會起義加入他們。然而並沒有。北越損失慘重。

美國戰俘

1968 馬丁路德金和羅伯特·肯尼迪先後遇刺。

美軍到達前,80%南越人生活在農村;而到了1960年代末,一半的人口住進了城市,西貢人口漲了3倍到達300萬,一半的難民沒有固定住所。

1969.1 Nixon就任總統。

bgm來自當時美國國內的搖滾音樂節,節奏歡快動感,同時畫面是戰地現場慘狀的快速切換——擔架、死者、被槍指著的越南居民。

1969.9.2 胡志明去世。

北越某處陣亡將士墓園

1970.4 尼克松派兵進入柬埔寨。

1970.5.4 肯特大學發生警衛隊槍擊反戰集會學生事件,4名學生死亡。

1971 尼克松透露出計劃訪華的意向。

1972 尼克松訪華。河內擔心中美緩和會使得像1954年中蘇支持日內瓦協議分裂越南一樣,越南逐漸失去中國的支持。

1972.5 美蘇簽訂反彈道導彈條約。隨後幾個月尼克松逐步收縮在越軍事打擊規模,高舉和平旗幟,在同年11月連任。

越戰老兵反戰團體

1973.1 停戰協議簽署。美軍俘虜逐漸被釋放。隨後幾個月,北越的南下進攻便開始。同時,尼克松被捲入水門事件中。

美國戰俘坐上回國班機

獲釋軍醫對回國班機上的空乘如是說道

1974 尼克森遭彈劾

1975.4 最後一批美國人離開西貢。大量南越人逃離西貢。

1995 在越南答應釋放所有接受“再教育”的囚犯,同時提供失蹤美國士兵遺骸的信息後,美越貨運正常化。


心心念念很久卻苦於騰不出一段完整時間盡量連續地看完的一部紀錄片。10集以時間為序,歷史敘述從最早法國人在越殖民的時期開始講起。

二戰後世界格局與地緣勢力洗牌,日本退出東南亞地區,法國在胡志明率領的越盟的抗爭下也逐漸退場。胡計劃在河內建立共產政權,這使得很多有宗教信仰以及異見者轉移至南部。南北越隨後以北緯17度為分界線分庭抗禮,前者受到美國方面的支持。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認為東南亞的政治格局如果不加干涉,紅色政權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席捲亞洲大陸,這註定是戰後奉行的反共扼共國際戰略的美國所不樂見的。扶植的吳庭艷政府腐敗墮落,而北面的勢力也遠比想象中得頑強。美國並不願意擴大局部戰爭,因為擔心步朝戰後塵,招致中國方面的大規模介入(彼時中國已經提供了物資和軍事訓練方面的援助),同時紅色浪潮襲來的壓力始終盤旋在美國高層決策者的頭頂。

肯尼迪上台之後延續路線,並對北越展開軍事空襲。然而從始至終南越的本土政權都是腐化的短命政權,越南戰爭此時實質上是北越共產勢力(黨內權力已逐漸轉移至黎筍)同美國軍事力量的對抗。

1963年林登約翰遜上任,繼續擴大對越軍事投入和轟炸力度,然而在越展開的軍事打擊收效並不理想。美國在越南局勢中既無法實現政治目的,又很難光鮮地全身而退,陷入兩難泥沼。

65年美國正式向越南派遣地面作戰部隊,大面積轟炸北越要地,試圖有所進展。未果。隨後幾年美國國內反戰聲浪漸起,能否妥善處理對越問題將影響高層政局。

承諾南越政府在其危急時刻提供全力支援的尼克松因醜聞辭職,南越崩潰,美軍徹底抽離,越南統一。二十年後美越重新恢復正常外交關係,然而戰爭帶來的傷痛和割裂卻依舊深埋在兩國的社會中,揮之不去。


看到紀錄片中途時,我徹底喜歡上了了解戰爭這件事。表面上刀光劍影的背後,往往是政治的博弈、價值的碰撞、家庭的破碎、凡人的苦難,以及最重要的——在直面死亡時展現出的,最純粹、最完整、最無掩飾和保留的人性。本片並不是純粹的戰地紀錄片,鋪陳兵力火力的對碰、雙方死傷情況、詳述地方特定戰役都不是篇幅中的重點。片中的插曲是個很有趣的敘事線索。我所觀看的“水山漢化”版本非常詳細地在每一處插入音樂響起時在字幕中註明了曲名以及隨後的歌詞翻譯,其中主要是當集展示的年份區間內流行於美國本土的搖滾或流行音樂,這一線索成為了片中很好的觀察越戰不同時期美國國內民間對戰爭的態度的切口。

片中呈現了雙方國家各自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戰爭故事。楊文梅的父母是法國統治時期的政府官員,紅色勢力在北面掌權之後舉家欲逃往南越,然而姐姐卻執意要留下,親情就此被時代浪潮沖散;與此同時的大洋彼岸,丹頓·克羅克打小崇拜書中故事裡的美國英雄,甚至以離家出走的方式脅迫父母同意其參軍入伍,伸張正義和實現個人價值。斯人已逝,生命永遠定格在青春的年紀,而殘留世間的人卻徒長年歲。談及收到陣亡通知書時的記憶,丹頓的姐姐和母親都歷歷在目,鏡頭前的她們表現出的卻是令人心疼的坦然和平靜。

人們在指稱戰爭時往往在名字中冠以國名,仿佛戰爭的主體是兩個或多個宏大的、高高在上的國家概念;然而實際上的每一場戰爭,其真實的承受主體,都是一個個直接介入其中、抱持著堅定的信念或未解的疑慮、給親人和家庭留下苦痛、而自己的肉體和心靈遭受長久折磨或永恆消滅的、和你我無異的普通人;而宣揚戰爭、鼓吹戰爭、挑起戰爭的人,往往是些永遠不用也不會親臨戰場去感受死亡的人。

片中美越雙方的老兵在鏡頭前的呈現姿態稍有不同。北越老兵大多著軍裝,談吐更加堅實有力,談及戰爭經過時也帶有一些自豪的語氣。對於他們來說,越南戰爭或許是一次掃除阻礙統一的敵對勢力、結束百年殖民屈辱史、構建嶄新現代民族國家的必經陣痛;而在美國老兵的眼中,此役帶給他們的更多是一種多重撕裂。他們為貫徹國家意志懷揣一顆以正義使者自居的心踏上陌生土地,然而迎接他們的卻是冷眼和唾沫;他們被迫攻佔毫無戰略意義的山頭,或是無奈燒掉疑似越共的村民的茅草房;而九死一生重回故土時,發現瞬間置身於國內反戰的聲浪中,甚至頂上了“Baby killer”的蔑稱。自始至終,他們都在生死和價值的漩渦中被撕扯。

第十集中北越老兵阮玉說:“我們在越戰後開始反思戰爭——對實現正義這場戰爭是否有必要?戰爭對嗎?”對我而言的疑惑是,美國介入越南局勢的直接原因,真的如其所說,完全是為了遏制共產主義在東南亞的鋪開?還是如下所言,想要維持美國在戰後秩序中的引領者地位,靠武力堆疊國際聲譽?雖然一場戰爭背後的原因往往不會是單一排他的,好比上文那張“Top secret”中的US aims一樣。

相比起政客時常將戰爭作為一種選舉手段,美國普通國民對越戰的看法也經歷了種種撕裂。在正式派駐地面部隊進入越南之前,除了那些慘遭切割的家庭之外,這場戰爭的進展和情況似乎並未頻繁出現在公共討論中。然而隨後,國內的反戰情緒在影像資料中被一步步地催化,在美萊村屠殺被曝光之後達到一個新的頂峰。此情此景之下,人們很難不自問這場戰爭的意義。美軍以“擊殺比率”作為每場戰事勝敗的關鍵依據,這無疑從兩方面帶來了非常惡劣的影響——美國國民並不在意擊殺的敵人數而往往更在意陣亡的我軍數;為了擴大“戰果”,無辜的越南民眾無情地化為冰冷的數字被捲入這一個無意義的“戰爭除法”之中,而平民的死亡又反過來激化了反戰的聲量。說到底那些高聲宣戰,期待通過一種構想的、藉助本國現有軍事力量狐假虎威的間接姿態來滿足自己內心抽象的民族或國家自豪感的人們,在戰事爆發之後卻常常會表現出對殘手斷腳、血泊尸體等種種戰爭陰暗和殘酷面的易感和脆弱,悔不當初地開始反思一開始的暴言。最後一集中受訪的一位美國女士——曾在美萊村事件之後氣憤地將美軍成為“嬰兒殺手”——在看到肅穆的越戰紀念墻之後卻邊流淚邊向鏡頭為自己曾經的言論道歉。我不懷疑她的情感,無論是憤怒還是悔恨我相信都是真實的,只是它們都廉價粗淺得可笑。就像所謂的“願意為了金錢替你保守秘密的人可以為了更多的金錢出賣你”的提法一樣,能夠僅憑碎片信息就輕易給宏大事態定性的人自然很容易通過同等尺度的“反信息”來翻案。

嚴以律己。

令我感觸非常深的另一部分是一位位出現在拍攝於幾十年前的黑白照片中的人們,在片中完整地坐在現代的攝影鏡頭前,或沉重、或驕傲地回憶往事。從五官上我認出他們是同一個人;但從眉眼中我又發現他們已今非昔比。我為他們死裡逃生感到欣慰,同時意識到,比歲月更嚴酷的,是戰爭強加給他們的一切記憶。

就像費里齊講到的那樣,倖存者們如今的功勛、地位甚至生命本身,都是建立在無數敵人和同伴們的亡魂之上,因此對他們來說,無論這場戰爭如何定性、取得了怎樣的成果,他們、他們的家屬們、所有以任何形式介入這場戰爭的人,其戰爭記憶中註定會有一條難以忽視的,由痛失所愛而留下的無法愈合的傷疤。無論如何解讀,從什麼角度撫摸,它都只會帶來最純粹和直接的痛苦。

此時此刻,正在讀保寧的《戰爭哀歌》。

對於殘存者們來說,戰爭是一場虛無的颶風。它闖進你的生命並肆虐其中,挾走生活中的一切美好情感和對未來的希望,留下一片需要用盡餘生去清掃的陰霾,再倏地消失不見。死者的痛苦就此終結,轉而堆疊到了生者的身上。我在想,如果我站在了懇求一槍了結的瀕死戰友面前的話會作何選擇。那時候,只有我有能力決定痛苦的歸屬。扳機成了一種痛苦轉移的按鈕,按下它,解脫對方,折磨自己。選擇不這麼做的人,是不是不敢為對方承擔這份轉移痛苦呢?這是否在所謂的“心有不忍”之外,還有一層自我保護的意味呢?

軍人這一印象裡擁有無比堅毅情感和鐵血意志的形象,在第十集的採訪中,當美國和越南受訪老兵們談及自己的陣亡戰友們時,無論是先前面帶驕傲地敘述抗美作戰的越南老兵,還是自始至終若有所思語氣平緩的美國老兵,無一不噙淚哽咽。

我忘不了臨近片尾時,出現在整部紀錄片中的一張張講述者們的面孔。伴隨著O’Brien和緩平靜的朗讀聲,他們或凝視,或沉思,或望向虛空。就像小熊英二在《活著回來的男人》最後說道,歷史是由傾訴著和傾聽者共同搭建的,我們有義務將他們的歷史留存下去。南越美國大使館最後的電報末赫然寫著:“Those who failed to learn from history are forced to repeat it.”那麼傾聽、搭建、反思、銘記,就應該是我們面對戰爭和一切歷史傷痛時應該採取的姿態。

片尾曲《Let It Be》by The Beatles中,孩子們坐在曾親歷戰爭的直升機裡左摸右碰,臉上洋溢著好奇和快樂。美國老兵們有的在多年之後重回越南,與曾經的敵人和曾經的自己和解。

回看當今世界,有人在進行戰爭,有人在掩飾戰爭,也有人在鼓動戰爭。在高聳的國益面前,個體不過是車輪下的齏粉。而無法跳脫出正邪、善惡、成敗、侵略與被侵略的固定框架,就註定無法跳脫出以國家和民族為中心的單一語境,從最根本的人的、人性的角度懲前毖後,走向未來。謹以此片自勉,望永遠能在狂熱中保持清醒,永遠凝望深淵,而不倒向深淵。


越南战争The Vietnam War(2017)

又名:越战

主演:彼德·考约特 / 

导演:肯·伯恩斯 / 琳恩·诺维克 / 编剧:杰弗里·沃德 Geoffrey C. Ward

越南战争相关影评

千念